?

合奏藝術的演奏技巧與作品賞析

2020-09-06 13:46李金波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摘? ? 要:本文通過民樂合奏協奏曲的代表作《西楚霸王》和《臨安遺恨》,結合現有研究成果對兩首古箏曲進行對比、分析與研究,通過兩首曲目演奏技法和段落的對比分析,探究何占豪的創作手法、演奏技巧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特征,以其更全面的詮釋何占豪在古箏協奏曲創作方面的技巧和創新性,深入思考何占豪古箏作品與中國文學的聯系,以及給古箏藝術所帶來的影響和價值。

關鍵詞:何占豪;古箏協奏曲;演奏技巧;作品分析

民樂協奏曲《西楚霸王》和《臨安遺恨》而言,采用的是現代化樂器與傳統樂器相結合的方式,突破了傳統單一古箏演奏模式,賦予了作品更高層次的技術性和張力,結合專業技巧的演奏,能夠展現作品更高的傳播價值和藝術性。

一、協奏曲的風格與特征

(一)古箏協奏曲與中國文學的聯系

何占豪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和演奏家,自身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與民族涵養,他所創作的音樂作品,一般都有著濃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內涵,在創作的歷程當中也為我國音樂藝術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尤其何占豪所創作的古箏協奏曲,與我國文學方面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二)作品風格

單就古箏創作而言就有兩種體裁,如協奏曲和獨奏曲,從古箏協奏曲作曲風格角度來講,何占豪先生更加偏向于民族音樂的滲透,所以在創作時,會將我國民族曲風和傳統樂器與西方音樂風格和樂器進行融合,進而創造出獨特藝術風格,并在演奏中賦予更加濃厚的韻味。此外,在選材上也更加傾向于民間旋律,這樣演奏起來聽眾耳熟能詳,與何占豪古箏協奏曲產生共鳴。

二、以《臨安遺恨》、《西楚霸王》兩首曲目的比較性分析

(一)、創作手法比較

創作手法

《臨安遺恨》這一優秀的古箏協奏曲,采用變奏的形式,結合岳飛的英勇形象,進行變奏的層次劃分,更加凸顯人物形象和內心情感,此曲原為中阮,因其局限性較強,所以后改為古箏協奏曲。

《西楚霸王》,是由多個主題組成,并采用頻繁變奏的方式來劃分整個曲目的層次感,而《西楚霸王》作為一首歌頌歷史人物的曲目,其創作手法不僅融入了傳統箏樂的特點及風格,同時也滲透了西洋音樂,借鑒其先進的創作理念和手法,賦予《西楚霸王》曲目現代化韻律,在演奏當中畫面栩栩如生映入腦中。

(二)演奏技巧的比較

1. 《臨安遺恨》的演奏技巧

(1)大撮

《臨安遺恨》古箏曲目中,引子部分和快板、以及句末等部分都呈現了強有力的大撮技巧,而中間部分可以進行觸弦點彈奏,使音色更加柔和、抒情。

(2)搖指

搖指的演奏技巧,一般都是為了強調音頭,但是根據遙指位置的不同,需要結合前后音節,或以堅實和明亮的音色呈現,或以綿長柔和的音色呈現,搖指則除了滿足音色的需求外,更為重要的是對樂音的持續。

(3)點指

點指是古箏彈奏中較有特點的一種演奏技巧,彈奏時雙手距離要近、要協調,切要注重小關節動,同時雙手彈奏的速度、彈奏的音色,以及用力程度等都要保持一致,以此呈現出先前推動的力感。

(4)抹、托

抹和托的演奏技法能夠使音色更加柔和且所呈現出的旋律更加跌宕起伏。其中演奏中抹和托技巧的使用,可以將情緒進行轉換和調節,根據曲目前后音調的對比,利用重音移位或對比的方式,來突出重音部分,呈現完整的曲目效果。

(5)滑音、顫音

滑音和顫音彈奏技巧的使用,需要根據曲目中所需展現的情感和節奏來進行不同程度的彈奏,如《臨安遺恨》的慢板部分和引子部分,需要使用滑音展現音色的柔美和旋律的婉轉,而在快板部分,則需要利用重顫及點音的技巧,來表現激烈的作戰場面。

(6)快速指序

《臨安遺恨》中的結尾和快板部分,都運用快速秩序的技巧進行彈奏,一方面突出了此技法的獨特性,另一方面也使彈奏的音色更加具有顆粒感和清晰度。

(7)右手搖指配左手掃弦

古箏曲彈奏中兩只手的配合需要非常協調,其中多技巧的融合運用,能夠突出樂曲所要表達的內涵與情感。如右手搖指搭配左手掃弦技巧的使用時,要注重速度協調性,遵循慢到快再到慢的原則,這樣呈現出的音色更加有力和明亮,具有顆粒感。

(8)泛音

例如《臨安遺恨》曲目中的第三章處有兩個小節使用了泛音技巧,速度需選用漸慢的方式,用右手彈奏曲目旋律,而左手則需按壓1/2處的琴弦,此時音色呈現較強的朦朧感。

2. 《西楚霸王》的演奏技巧

(1)抹、托、搖指組合

《西楚霸王》曲目中的第78小節,快板部分的彈奏,就需要運用抹和托,以及搖指等組合性技巧,結合小節中其他節奏,搭配上重音移位的演奏方式,來烘托戰爭激烈和緊張的畫面感。

(2)點指

《西楚霸王》曲目中一處運用了四小節的點指,用來加劇此曲目中所想要表達戰爭的緊張感,隨后是重復性的離心旋律共計8小節,在后續4小節的重復中,選用的是左手大撮搭配右手小撮的激發,以此彈奏的更加有力,節奏感更強,為后一階段中情緒的表現做鋪墊。

(3)搖指

《西楚霸王》曲目中第101到104小節是長搖指,在彈奏的過程中,需要旋律和情緒逐漸遞進,為后續105小節中情緒的爆發做準備,后面長搖指部分也是從低音開始,逐漸遞進,兩部分長搖指技巧的使用,雖然異曲同工,但是所呈現出的效果卻有所不同,前者演奏的平緩、柔美,后者音色和力度等都有所提升。

(4)琶音

曲目《西楚霸王》中快板部分有一段是弦琶音和雙手交替演奏分解的演奏技巧,此作用與搖指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夠利用多聲音響效果,凸顯戰爭激勵和緊張的畫面景象和情感。

(5)右手搖指配左手掃弦

《西楚霸王》中的快板部分與《臨安遺恨》都運用了右手搖指配左手掃弦的演奏技巧,但與《臨安遺恨》演奏處理方式卻有所差異,如在《西楚霸王》的快板部分中,需要將重拍落在右手的搖指上,輔助以掃弦的方式呈現,兩者配合協調,突出重拍。

(6)雙泛音

泛音演奏技法的使用,主要為了呈現音色的朦朧感,在《西楚霸王》曲目中第三樂章慢板部分,使用了泛音,用于對不同主題的變奏,呈現出延續的效果。

(7)滑音、顫音、點音

滑音凸顯音色的柔美,顫音凸顯緊張和擔憂的情感,而點音則是凸顯情緒的去起伏。如在《西楚霸王》曲目中就有很多音節中運用到了這三種演奏技法,不僅突出了主題,同時還用以表現人物內心情感和情緒。

三、作品分析

(一)段落性分析

1. 段落分析

《臨安遺恨》的引子部分共計43個小節,從第一小節鋼琴旋律為開篇,極富張力,情緒上也有了渲染和鋪墊,將激憤和悲壯之情做基調,為后續大撮和搖指等演奏技巧的使用埋下伏筆。隨后弦排和多組的運用更是將鋼琴與古箏兩者融合的優勢盡顯,突出了岳飛英勇的氣魄和偉岸的英雄體魄,此時鋼琴濃厚的音色與古箏亮麗的音色相融合并形成了對比,從古箏演奏開始就要對音色把控精準,且要干凈利落,更要突出剛勁的爆發力,以此渲染悲壯情感。為后續環境和氛圍的營造做鋪墊。

從第43小節開始到96小節是快板部分為第一樂章,主題的開始要以舒緩的情緒為主,D宮調為主旋律,此階段的演奏一方面要對音色、力度進行精細調節,另一方面演奏技巧的使用也要參考不同小節所要表達的人物情感,以及所要渲染的氛圍來決策,重點要呈現古樸的音色,來表達岳飛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情感表達

《西楚霸王》曲目中所講述的是項羽和劉邦楚漢相爭的史實,最后項羽被困四面楚歌,此曲演奏中運用古箏與鋼琴進行協奏,鋼琴低沉的音色引入,帶觀眾進入悲壯的畫面,隨后古箏單音的加入,更是家中了凝重悲情的畫面感。后續節奏緩緩向前,表達了項羽的無奈和悲哀,此時情感升華。另外,曲目演奏中琶音、三連音和刮奏技法的使用,提高了樂音的連續性,情感呈現遞進狀態,同時表達方式也更加清晰,到第38小節主旋律的呈現,更是點明了主題。

(二)作品內涵

通過作品《臨安遺恨》曲目中,選用大撮、搖指,以及掃弦等演奏技法,使旋律具有較強的爆發力,加上左手強大沖擊力的刮奏演奏技法配合,表達出英雄岳飛的人物形象,同時也凸顯其內心的悲涼與憤恨之情。再例如《西楚霸王》曲目中,何占豪先生運用右手搖指和掃搖的演奏技法,呈現旋律的緊張感和激烈感,用來表達項羽奮戰沙場的場景。

總之,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了解了何占豪先生箏曲創作的內容和結構,對何占豪先生在創作方面使用的方法有系統的了解和深入的體會。從我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何占豪先生在音樂創作上始終堅持著他的座右銘,即:“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音樂現代化”?!杜R安遺恨》、《西楚霸王》是廣為流傳的經典曲目。兩首作品均為描寫宏大歷史題材的古箏作品,本文將這兩首樂曲作為分析對象,陳述其創作背景、對比分析其段落和情感表達方式,并探究何占豪先生作品的內涵,并重點分析和比較兩首作品的演奏技法,經過這些深入對比研究,對演奏者和教學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曉紅,王琦.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音樂結構分析[J].黃河之聲,2019(02):53.

[2]馬瑜.淺談古箏曲《臨安遺恨》的藝術表現力[J].黃河之聲,2018(23):15.

[3]孔雅文.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藝術形象塑造探究[J].北方音樂,2019,39(03):72-73.

作者簡介:李金波:(1972—)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合唱指揮教學與樂隊指揮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論述《沁園春·雪》的藝術表現及情感的處理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指揮版本比較
莫扎特鋼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鋼琴教學中的作品分析
關于古箏演奏技巧發展的若干思考
海頓弦樂四重奏《騎士》的作品風格和演奏分析
淺談情感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達
淺談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淺談二胡傳統作品與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點及異同
談歌曲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