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訟標的相對論:以程序保障論為視角

2020-09-06 13:46姚君妍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姚君妍

摘? ? 要:現階段,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伴隨而來的專業訴訟也在與日俱增。在民事糾紛處理方面,一體化的訴訟標的相對論根本難以招架,其主要根源就是缺乏人本精神,對于訴訟主體過于漠視,只是偏向于程序利益。簡單來講,本文所提及的訴訟標相對論能夠為識別重復訴訟提供科學合理的參考依據以及滿足標準的行為規范,還可以確定既判力客觀影響范圍,并且還能夠提供理論支撐,具有分配程序資源的作用。

關鍵詞:訴訟標的相對論;程序保障;人本精神

目前的一體化訴訟標的論存在許多缺陷,要想真正意義上改善這些缺點,那么需要提高對訴訟標的相對論的重視,讓其不在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在具有會塑性的程序效果評價階段,將程序保障和訴訟標的相對論形式進行融合,從而影響到最終的程序效果。綜合性的評價分析形式擴大理論分析的視野,在實際工作中,法院法官也會正式“程序正當性說理”這項法務工作?;诖?,本文站在程序保障的層面開展訴訟標的研究分析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訴訟標的相對論的大致適用范圍

訴訟標的并不是訴訟法,而是實體法上的概念,也就是實體法的請求權。最初的時候,訴訟法還沒有獨立自主,行為規范都是以私法一元訴訟觀為主。另外,訴訟標是民事訴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事人請求法院重新受理裁判的對象。在糾紛程序中,需要采取一定框架用來區分對象,也可以將其界定為一種制度性的要求,此過程中經常被認定為量化過程,具有普遍性的特點。隨著實務和理論的發展,刑事訴訟也在制度規則方面也有著精細型的優勢特點,但是雖然形式規則得到完善優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有些時候反而讓制度規則變為實存名亡的擺設。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很多種,最為明顯的就是規則背后的影響因素。程序運作離不開法院和當事人的共同參與,而法院和當事人同樣也是程序的主體,只有權衡二者的利益關系,充分保障二者的權益,才會讓程序運行的有意義,不單單停留于表面形式。如果想要真正的成為程序的主體,那么利益支撐必不可少。

在法務工作中,民事訴訟屬于反復適用的程序現象,因此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對整體工作進行安定、明確,應用本文討論的一體化訴訟標理論能夠有效了緩解這個問題。簡單來講,一體化的訴訟標的論不管是在法律方面,還是行為規范方面都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在應對“需要評價程序效果”這個問題時,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但是以程序保障為主體的訴訟標的論就可以非常完美的應用評價程序效果問題。由此可見,二者有著不同的價值體現[1]。除此之外,民事訴訟經常被用作處理私權糾紛,可以將其視作一種行為規范,對各種層面的利益進行衡量。在訴訟中,法官不但要面對當事人的私權糾紛,還要考慮到司法資源配置、訴訟經濟應用以及自身權威維護等方面,通過合理調節,這樣也為訴訟標的論作為“補充性的行為規范”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站在理論淵源的角度分析,在以往訴訟標的相對論是站在不同立場的,反對一體化的訴訟標的論,總的來講,也就是一個代稱,對于訴訟標的定義來講不是統一連貫的,而是具有可變性的,都可以納入到訴訟標的相對論理論范圍。

二、訴訟標的相對論及程序保障視角

(一) 訴訟標的理論的工具性和動態性

根據最新的評價規范和行為規范的理論觀念,對于訴訟標的概念可以通過程序進行,可以站在程序保障的角度回溯評價程序效果。在訴訟處理期間,根據訴之聲明和訴之理由的抽象性特點,法院可以對此進行識別。這時,訴訟請求等同于訴訟標的。法官發出判決后,需要對既判力客觀范圍進行回溯分析,這是訴訟標的和程序保障就可以作為判斷的基礎。正因如此,在不同地區都存在這一強力說法,訴訟案件中存在“訴訟請求轉為訴訟標的,再轉為既判力客觀范圍”的動態關系。即使在其他立場可以對重復訴訟識別問題進行處理,但在識別既判力客觀范圍方面,對比先后兩個訴訟的法律規定不夠嚴謹合理,存在漏洞。由于前訴已經轉為既判力,無法進行比對,只能夠將前訴和后訴進行對比[2]。

(二) 訴訟標的相對論與重復起訴識別

將“行為規范”和“評價規范”進行對比分析,前者更加注重概念明確性,目前“國內舊說”概念比較清晰準確,而且也符合實務習慣,另外在表現形式方面也合理合法。就如上文所說,將其作為一種訴訟標的相對論能夠在行為規范方面對重復訴訟的識別問題提供科學指導?;诒容^法,經常為擴大糾紛解決范圍而將訴訟標的用來對前訴系屬效范圍進行評價,當做一個評價工具應用。由于前后兩訴都在系屬中,所以兩個層面的訴訟標的都可以直接進行對比。采取“紛爭事件”說,擴大訴訟標的糾紛解決范圍,使得整體程序呈現漏斗型。之后,法官靈活應用訴訟指揮權將先后兩訴整合、分析、處理,發現狹義的重復訴訟直接將其裁定駁回。

(三) 訴訟標的相對論與“ 既判力客觀范圍的擴大”

既判力客觀范圍屬于評價性規范問題,程序保障程度和訴訟標的之范圍會直接決定其大小。要是相較于前訴訴訟標的之范圍比較大,相關程序保障較為完善,隨之便可以擴大既判力。換一種說法,要是程序保障比較充分,其范圍就會擴展到另一個層面,也就是“請求權+法律關系”,在此情況下仍然具備正當性基礎。否則,會產生突襲后果[3]。簡單來講,當事人的系爭利益不斷擴大,那么律師參與度、審理精細度以及訴訟重視程度等都會相應提高,并且有著明顯的上升幅度。在重復訴訟審判過程中,不管是哪種規范,都將為訴訟標的相對論提供一個識別標準。在判斷期間,要是得到充分的程序保障,那么也有可能存在判決理由的正當性基礎。站在程序保障層面來看,訴訟標的相對論能夠提高當事人的利益和訴訟成本,所以要對既判力的客觀范圍適當調節,合理配置司法資源。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對于重復訴訟法務處理問題只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從而導致司法實踐混亂模糊。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梳理思路,將工作明確化、具體化,在現有的法律基礎上完善優化,在尊重宏觀程序價值和程序意識的基礎上,堅持人本主義基本原則,深入分析參與訴訟法律關系的各利益主體,從而使得當事人程序主體性得到真正體現。

參考文獻:

[1]董昊霖.訴訟標的相對論:以程序保障論為視角[J].當代法學,2019,33(02):130-139.

[2]張賽.論民事訴訟中的第三人程序保障機制[D].上海交通大學.

[3]何德超.訴訟標的理論與程序權保障之研究[D].20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