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雙循環”應對“持久戰”

2020-09-07 07:18
經濟 2020年9期
關鍵詞:內需財政政策雙循環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并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重點討論近期的經濟環境,以及下半年的主要方向和重點工作。

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馬曉河向《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表示,此次會議重點討論了近期的經濟環境,以及下半年的主要方向和重點工作,特別提出以“雙循環”應對“持久戰”,有以下方面需要關注:

第一,我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對外貿易依賴度是31%-32%,而當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在加劇,導致外部的需求環境發生變化,一個最大的趨勢就是世界經濟衰退,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是負的6%,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是負的8%,全球經濟萎縮,外需在下降。并且這種變化可能是長期的,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長遠打算。

第二,中國在崛起,經濟地位在上升,美國對中國產生了許多憂慮和害怕,因此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壓措施,在貿易、金融、科技等方面,以美國為首的單邊主義、民粹主義、保護主義,加劇了國際需求、外部需求環境惡化,這是更長久的。我們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認識國際形勢。

第三,中國目前是中高等收入國家,去年人均GDP是10260美元,而高收入國家門檻值是12535美元,我國離高收入國家門檻值只差18%。高收入國家門檻特征一是消費為主體,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二是內需主導,對外貿易度要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非常正確的。

此外,中央對宏觀政策的要求,從4·17政治局會議的“更大力度對沖疫情影響”轉為“確保落地見效”,指向下半年總量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或不再“加碼”。這種調整有何要義?

目前來看,上半年中央的一些宏觀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力度已經足夠大、足夠強,支撐我國經濟實現“六穩”和“六?!睉搯栴}不大。

如今,經濟增長在恢復,效果很明顯,從第一季度負的6.8,到第二季度的3.2,預計第三季度會更高。這表明,經濟正走向恢復通道,上半年的宏觀政策已經見效,下一步的核心是將這些政策具體落實,不宜再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

從世界看,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各個國家為了應對經濟衰退都采取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中國來說,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危險在增加,比如債務增加、價格上升,包括石油價格、股市價格、大宗產品市場價格、黃金價格等都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因此,為了應對輸入型通貨膨脹,我們也必須采取“穩”的政策,確保政策落地,總量性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將不再加碼。

最后,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可以看出,機遇和挑戰都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我們需要把握發展主動權。

從機遇看,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中,新的產業技術革命會帶來一些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包括新技術等。在國際需求萎縮和美國打壓中國的情況下,我們在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面補短板,其中在芯片、數字經濟等領域也有很多機會。

另外,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在擴大內需上我國還有空間,空間用得好,完全可以充分支持經濟發展。目前國際上兩大內需市場,第一是美國的內需市場,第二是中國的內需市場,2000年中國的消費是美國的8.4%,2010年是21.8%,2019年將近40%,我們的總消費跟美國的距離在縮小。如果中國下一步改革到位,分配制度到位,需求結構調整到位,我國的內需市場,特別是消費需求,下一步有可能會超過美國。

在比例調整方面,按照發達國家的內需消費占70%以上,投資占30%以下看,中國的消費市場是比較大的。中國的新基建包括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際高鐵,以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潛力較大,投資需求也較大,直接的需求大概就有17萬億元。

當然,擴大內需并不排除對外開放,在當前情況下,我國實行新的對外開放戰略,實施18個省份的負面清單,非禁即入等,以及在國際上開拓一些新空間,擴大朋友圈,簽署新的自貿協議,也會提升中國經濟。

(《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許亞嵐根據采訪內容整理)

鏈接:

本次政治局會議要點總結如下:

財政政策:繼今年兩會后,再提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強調注重實效。投資方面,強調要著眼長遠,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財政政策可能將集中在這些領域。

貨幣政策:再次重復兩會提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但增加了“精準導向”以及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昂侠怼痹鲩L。也再次強調了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

擴大內需: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會議還提出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

穩定就業:會議提出“采取有效措施緩解疫情對青年人就業影響,強化外出農民工就業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

改革開放: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繼續擴大開放。

資本市場:要推進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

房地產:再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維持5月兩會的說法,經濟回穩之后可能持續收緊房地產行業的政策。

供應鏈: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

創新: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環保: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實施一批長江、黃河生態保護重大工程。

猜你喜歡
內需財政政策雙循環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內涵
預算執行緊縮下的積極財政政策
打造內外“雙循環”安全生態系統
玩具產業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李奇霖:“雙循環”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下半年促經濟穩增長積極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財政政策轉型
中國高等教育的供給能力仍有欠缺
供給側改革下高等教育隱憂
淺析建國初期穩定物價的財政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