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視域下安全產業發展模式的研究

2020-09-10 07:22韓文泉
信息技術時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產業鏈物聯網

摘要:針對安全產業基礎較弱,缺乏核心技術,龍頭企業偏少、市場松散雜亂等問題,提出了依托當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行業優勢,基于物聯網技術一體化布局安全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金融鏈,大力培育專業化、創新型安防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形成錯位發展、協同推進的產業格局。

關鍵詞:安全產業;產業鏈;物聯網

一、現狀分析

從世界界范圍來看,目前我國安全產業發展的總體狀況上呈現“跟跑”為主的態勢,發展速度較快卻不均衡,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一)多重因素相互疊加,帶動產業高速發展

一是我國在建筑工程中安防投入不足,安防費用僅占工程費用的5%,相比發達國家(一般為12%)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二是隨著大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逐步提高,頻發的火災事故促使安防成為主動需求,強制性安防政策迫使下游需求剛性化,驅動安防產業增速。三是“城鎮化”和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保持高位,為安全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二)產業規模越做越大,市場穩定前景廣闊

綜合國力的增強,帶動安全產業加大投資。據相關研究測算,安全產業近十年一直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長,目前全國安防行業企業已逾萬家,市場規模達萬億元。尤其是安全產業園區的建設,近兩年發展更快。

(三)低端市場競爭激烈,高端領域短板凸顯

在安防行業,因產業門檻極低,企業規模小、品種單一、科研水平低,導致行業內產品同質化、低端化現象較為嚴重。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走低價競爭的路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致使國內建筑消防系統不能正常使用的現象普遍存在,給公共安全帶來重大隱患。

(四)產業鏈條散亂缺環,龍頭領軍企業太少

現階段我國尚無統一的安防管理標準,安全產業鏈散亂缺環現象嚴重。以安防產品生產企業為例,目前國內生產規模前30名的安防企業市場占有率不到10%,而在發達國家,少數幾家龍頭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往往超過30%,一些國際巨頭的年銷售收入已達百億美元,差距明顯。

二、發展趨勢

《指導意見》確定安全產業的發展方向為先進安全產品研發產業化和安全服務新業態,發展重點為交通運輸、礦山開采、工程施工、危險品、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具體表現在:

(一)共享安防、智慧安防搶占新風口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安防大數據進行系統收集、快速處理的需求催生“共享安防”成為新風口,為整個行業帶來新一輪增長動能。隨著各類裝備輕量化和服務平臺的智能化,基于大數據的系統服務相繼出現且輻射面極為廣泛,帶動“眾包”“眾防”成為新業態。

(二)安消一體化、社會化成為大趨勢

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看,“安防+消防”的大安全服務模式優勢明顯,可實現協同效應,節約客戶成本,促進安防服務企業提質增效。另外,安防工作社會化的持續推進,將改變政府“包攬”的管理模式,提高社會消防安全意識,加快市場開放,給第三方專業公司帶來發展機遇。

(三)安防綠色化、網格化成為主流

隨著我國簽訂《蒙特利爾協議書》等協議,環保監管趨嚴,具有綠色環保優勢的安防產品市場呈穩定上升趨勢。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化,火災隱患也越來越多,促使以聯網報警、視頻監控和社會綜治為代表的安防網格化管理受到追捧。

(四)產品及服務日趨規?;?、專業化

隨著國內安防產品供應的增加,客戶可選擇范圍逐步擴大,從最初單純比較產品價格向更加關注系統維護便捷程度、提供技術難題解決方案等技術服務質量轉變,技術服務能力正成為安防產品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三、發展模式

(一)強化頂層設計、提升內涵建設

1.創新驅動,完善鏈條。堅持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堅持市場導向,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圍繞破解產業、人才、技術等難題,整體規劃安全產業布局,從宏觀、微觀等層面全視角、全鏈條構建創新體系,著力壯大產業規模,強化產業配套,加速打造高端智能、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

2.培植龍頭,集聚發展??偛炕睾椭行膱@區是集約式發展的“動力總成”,特色產業園是集群發展的有力支撐,而龍頭企業則是行業發展“方向盤”。必須整體,謀劃加大引進或培植龍頭的企業力度,龍頭企業帶動或整合現有的一大批中小企業走集約化發展之路,促進各個產業板塊健康發展。

3.跨界融合,開放共贏。樹立產業、園區、企業是三位一體的觀念,強化各產業園區的協調均衡發展,堅持放開邊界,與世界握手,與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互生、共生、再生”的產業環境,“互促、互動、互補”共同繁榮的商業生態體系,大格局才有大發展。

4.示范帶動,品牌提升。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要立足于當地資源稟賦才能接地氣,當前濰坊市安全產業鏈能否真正建立起來并發展壯大,關鍵就在于能否培育出當地品牌。要建立品牌規劃、品牌培育、品牌保護和品牌發展的長效機制,集中精力培育示范園區,打造特色品牌。

(二)創新組織架構,優化運行模式

1.設計框架。探索組建混合所有制的園區運營公司,積極爭取國家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利于園區滾動發展?;I建區域性安全產業高科技產業聯盟,搭建共享安防產業命運共同體。

2.功能組合。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金融鏈、人才鏈一體化布局,集中建設公共平臺,打造核心商圈。通過研發、生產、展示、交易、交流、投資、技術轉移等商務活動,集聚業內企業,走“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特色化”之路,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3.規劃引領。圍繞產業園區發展出臺優惠政策,積極引入國內外優質安全生產企業,共同營造產業聚集環境,促進集群效應發揮,推動產業規?;l展。以龍頭企業為依托,盡快確立、完善核心及配套產業鏈,努力做到增強區域安全產業活力,增強產業園區生命力,實現區域經濟飛速發展,實現區域地產快速增值。

4.業態配置。圍繞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動,重點發展智慧安防、智能工業制造及防控設備、安全服務、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車輛專用安全設備六大類安全產業,形成研發、產品、集成、工程、服務于一體的智能安全產業鏈。

5.整體推動。創新項目開發策略,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啟動配套牽引、滾動開發、招商、銷售、運營、管理等流程,加快推進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合作平臺搭建工程、推廣應用示范工程。

(三)圍繞產業鏈條,創新發展模式

1.加大“創”的力度。大力弘揚創新創業創富精神,出臺政策對安防領域重大發明和高端成果優先重獎,依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搶占先機、爭奪高地,依靠好政策、好口碑贏得人才和市場。

2.提升“聚”的能力。軟硬環境一起抓,依靠成熟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數據平臺聚集四方客商,以配套齊全、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迎接八方賓朋。

3.優化“享”的環境。建設“安防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對全市安防單位的數據目錄集中存儲、統一管理,開放數據資源,形成共享開放的命運共同體。

4.豐富“用”的場景。依托各個園區和平臺,將安防領域新裝備、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模式盡快推廣到安防實戰之中,擴大應用場景,拓寬使用范圍,共建安防生態體系。

參考文獻

[1]王建光.我國安全(應急)產業基地發展模式研究——以中國西部安全(應急)產業基地為例.[J]中國應急管理,2012-02:14-19.

作者簡介:韓文泉(1963-),男,本科,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科協副主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管理經濟學。

猜你喜歡
產業鏈物聯網
渝北:建設產業鏈上的經濟大區
農業產業鏈組織與規模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
推進內蒙古產業鏈現代化的思路和舉措
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成立
基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溫室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論智能油田的發展趨勢及必要性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重慶將重點打造千萬畝產業鏈基地
Apple Watch產業鏈上的企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