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9-10 08:44楊玲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閱讀有效性分析

楊玲

摘要:閱讀是學生流利掌握文本、增加見識的重要途徑,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只有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從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促使學生真正從閱讀中獲取知識、提升閱讀技能。其中,閱讀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閱讀習慣和能力的養成。因此,如何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是當下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研究對象,具體談一談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分析

前言

當前,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探究越來越深入,非常多的教師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意見和想法,為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教學工程,而且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思維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應尋求突破和創新,才能有效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本文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具有一定的意義,有利于結合前人已有教學思維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從而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一、有趣的教學內容能夠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般情況下,讓學生直接閱讀語文教材中的文字內容,會促使他們感覺到文字的枯燥和無趣,尤其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階段,小學生掌握的文字有限,同時他們比較活潑好動,如若教師直接將閱讀教學內容灌輸于他們,則有可能打擊他們的閱讀積極性,使其不愿主動去閱讀。因此,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仍需要教師從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著手,適當加入一些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有趣參考素材,以方便學生理解閱讀課文內容,并且讓枯燥無趣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從而讓小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進而實現有效地語文閱讀教學[1]。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閱讀課文為例,為了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其主動閱讀課文內容,教師可以事先從網絡上搜尋金華雙龍洞的景區參考圖片、景區視頻簡介等,并將這些參考素材與閱讀教學課件融合一體,從而在講解金華雙龍洞有關內容時,能夠立即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解到金華雙龍洞的景色,促使學生能夠結合這些生動有趣的素材內容,來深入了解和體會作者筆下金華雙龍洞的全貌,進而讓學生快速、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并且使其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二、注意教學提問的方式以引導學生有效地閱讀課文

適當的閱讀教學提問能夠引導學生有動機、有方向的閱讀,從而在閱讀中有效獲取知識、提升閱讀技能。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閱讀教學提問的方式,以利用有效的提問來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其中,教師應該根據閱讀課文的教學目標,向學生提出針對性的探究問題,從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學生的閱讀更有意義,更能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其從閱讀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文教材中的《女媧補天》閱讀課文為例,教師可以圍繞課文內容、閱讀目標提出針對性的閱讀探究問題,使得學生有動機、有目的去閱讀,從而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1.《女媧補天》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們能用課文中簡單的三個詞來概括女媧補天的過程嗎?

3.女媧補天中哪個地方最讓你感動,或者什么地方你覺得最神奇?

4.女媧補天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她想到了哪些辦法來解決?

通過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究課文內容,并從閱讀中逐漸尋找和獲取問題的答案,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得到有效的集中,有利于學生投入到閱讀課文情境,使得閱讀教學更具有效性。因此,有效的提問是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三、組織有趣的教學活動來鼓勵學生展開有效地閱讀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比較枯燥,大部分課堂時間都由教師控制,而學生得到自主閱讀的時間并不多,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仍要提升語文閱讀課堂的氣氛,以盡可能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閱讀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比方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互動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來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閱讀環境,以達到鼓勵學生閱讀的目的,使得學生有信心、有興趣的閱讀[2]。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閱讀課文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課堂部分教學時間,組織有趣的教學活動,如課文朗誦活動、問題搶答環節等,從而將閱讀課堂的氣氛提升起來,進而實現有效的閱讀教學效果。比方說,在課程教學的中后期,為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課文中的字詞句內容,教師可以簡單地組織學生展開朗誦活動,讓學生隨意選取課文的某一段落展開朗誦,以考查學生是否讀對、讀懂課文。其次,針對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師還可以提出適當的課后訓練問題,并以搶答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課堂表現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將自己的閱讀想法表達出來,進而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問題的簡潔性,盡可能提出一些易于回答又能幫助學生檢驗閱讀成果的問題,從而在有限的閱讀教學時間內幫助學生鞏固閱讀成果。比如,課文中“崛起”是什么意思?“之”的意思是?課文中運用了哪些詞來表現“中華不振”?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設計搶答環節,讓學生舉手搶答問題,以刺激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其主動投入到閱讀課堂氛圍之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閱讀是學生增長見識、提升文化涵養的有效途徑。但是,以往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反而會限制學生閱讀思維的發展。因此,在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走出傳統教學的束縛,從閱讀教學內容、教學提問、教學活動等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實施優化和改進,才能實現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映滿.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4(32):35-35.

[2]鄧敏.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方法[J].魅力中國,2017,13(6):175-175.

(保山市隆陽區芒寬鄉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閱讀有效性分析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