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成長輔導案例分析

2020-09-10 08:44張延飛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強迫癥心理輔導大學生

張延飛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進而導致不少人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甚至患有各種心理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強迫癥。目前高校大學生這一群體中,也不乏出現患有強迫癥的學生。對于這類大學生,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會受到直接影響,甚至無法順利畢業。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高校必須特別關注患有強迫癥的大學生,并采取積極措施對這類學生開展心理輔導,緩解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成長成才。本文以一例大學生強迫癥的具體案例分析,旨在對當前這類大學生的心理輔導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強迫癥;心理輔導

強迫癥是以反復出現強迫思維和(或)強迫行為等癥狀為主的一種神經癥性障礙。強迫思維表現為一些闖入性的想法、觀念或沖動,通常是個體主觀不想要的;強迫行為表現為儀式化行為,如重復的行為或精神活動,來緩解由強迫思維引發的焦慮。這些活動都具有非適應性認知模式的特點,引起痛苦情緒,損害個體的社會功能,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在校的集體生活,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成長輔導工作中,要更加關注強迫癥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走出強迫癥心理困境。

一、個案資料

(一)基本情況

小李,女,1998年11月出生,漢族,共青團員,山東省濰坊市人,農村戶口,家中四口人,有一個妹妹,已上初中。父母自營一家超市,規模比較大,家庭經濟情況良好。父母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溝通。當孩子講述內心的困擾時,父母十分不理解,而且父親還與孩子因此事起過爭執。2018年9月大學入學,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結果顯示該生為一級心理預警,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需要高度關注。

(二)主訴和初步印象

該生性格內向,初中一直學習名列前茅。初三時,學習壓力大,面對升學壓力,情緒難以排解,有種想要逃避學校的感覺。高中實驗中學就讀,初中時還是佼佼者的她,來到學校便成了班級的后進生,曾想努力證明自己,但是人外有人,實驗中學的學生都很優秀,自己卻成了不受關注的那一個。高三的一次次??汲煽円宦淝д?,更讓她情緒失控,她主動去醫院尋求幫助,確診患有強迫癥。

在大學,住宿舍是她最大的困擾。自己買了床簾,每天都把自己封閉起來,與人交往中出現各種嚴重強迫行為。我與她的交談中,明顯感覺到她的無助、焦慮和痛苦。

二、案例分析

在新生入學的SCL-90測試中,小李的異常因子包括:強迫癥狀3.37;人際關系困擾3.28;焦慮癥狀3.82;社交恐懼4.73;學校適應困難3.29。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小李知情意協調一致,個性穩定,主客觀世界統一,自知力完整,主動就醫,記憶力正常,思維清晰,人格相對穩定,并且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家庭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可以排除精神病。根據對臨床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小李的強迫行為出現在初高中青春期時期,她的經歷存在負性事件,對自我要求高,面對升學壓力成績落后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創傷,高中成績一直不見起色,得不到大家的關注成為引發創傷的觸發點。同時,具有“成績落后,不如別人,感到很丟人”等不良認知;個性特征偏內向,遭遇沖突和挫折時更多地使用退縮、軀體化、解除、投射、潛意識呈現等防御機制,而較少使用較為成熟的防御機制,伴有自卑、自責、焦慮、緊張、敏感等負性情緒,不能合理宣泄。

三、輔導思路和方法

(一)尋求專業幫助,進行心理干預

第一時間與學生談心談話,給學生單獨建立心理健康成長檔案,積極聯系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強迫癥專家,讓學生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干預,并建議學生在校期間定期到心理健康中心進行積極地心理干預。

根據學生的詳細情況,及時向上級領導和心理健康中心上報。系院和學校聯動,做好各種應急預案,處理措施方法,防患于未然。

(二)緊密聯系家長,做好溝通工作

及時聯系家長,邀請家長到校溝通信息,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積極向家長講解強迫癥的癥狀及應對策略,讓家長對孩子能夠產生共情,去理解她,呵護她,幫助她。平時也會定期與家長電話溝通,保持緊密聯系,做好溝通工作,希望老師、家長、學校能夠協同聯動,共同幫助孩子走出強迫心理。

(三)進行朋輩輔導,提供關愛支持

給小李宿舍其他舍友和班委開會,傳達學生的情況以及強迫癥患者的痛苦,希望舍友和班委能夠對她的困擾有同理心。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們能夠多去理解她,幫助她,包容她。班內積極組織有意義的活動,能夠帶動她積極參與,讓她能夠感受到身邊朋友對她的關心愛護。如果有任何突發情況,第一時間向我報告,并要求學生們對她的信息保密。

(四)細心呵護學生,幫助走出強迫心理

教給學生合理的宣泄方法,以及森田療法和行為矯正方法知識,當出現強迫思維和行為時,能夠自我緩解、自我調整。普及一些強迫癥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強迫癥,認識到強迫癥雖然很痛苦,但是是可以治愈的。引導學生,定期到心理健康中心進行專業干預,同時通過思想教育,引導她看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鼓勵她要樹立信心,勇敢的走出來,擺脫強迫癥的困擾,去擁抱美好的生活。

四、輔導效果

通過學生、老師、家長、學校的通力協作,以及定期到心理健康中心開展心理輔導,大家能夠對強迫癥患者產生共情,對強迫癥患者能理解、有耐心、愿包容、肯配合、去支持,在班級、宿舍、家庭都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共同幫助學生走出困境。

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小李平時能和室友一起參加一些兼職,性格開朗了許多。疫情期間,在家按時參加網課學習,情緒比較穩定。在家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變高,不再回避與父親的接觸。而且小李在家學出了駕照,以前總愛在家獨處,現在愿意走出家門多與外界溝通。

五、經驗與啟示

根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中各類心理疾病患者占56.3%,其中神經癥占34.7%,排在前四位的是強迫癥、抑郁癥、恐懼癥、焦慮癥。由此可見,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癥患病率極高,影響面較大,輔導員要尤為關注。當然,面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輔導員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首先,輔導員要積極參加一些心理健康培訓,增加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積累,能夠對一些神經癥有所了解,知道其癥狀及合理的治療方法,能夠給與學生合理的指導。

其次,輔導員一定要有愛心、責任心。及時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排查,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輔導員要給與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協調好各個方面,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幫助學生走出困境,順利完成學業。

最后,輔導員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協助學校心理健康中心開展各類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積極做出心理干預,助力學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樂觀、積極向上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1]肖澤萍.強迫癥發病機制的研究現狀[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26(4):331-334.

[2]江光榮.心理咨詢與治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8.

[3]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23.

[4]柴田田.學校背景下強迫癥學生的表現和教育策略[J].校園心理,2016,14(4):265-268.

(淄博職業學院?山東淄博?255000)

猜你喜歡
強迫癥心理輔導大學生
你不會是……強迫癥吧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為什么我們樂于逼死強迫癥?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兩種人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