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2020-09-10 09:15李登元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德育教育分析

李登元

摘要:在當下社會紛繁復雜的背景之下,對學生群體的德育教育與培養很有必要,不僅能夠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還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使得每位學生都具備良好的思想品格。其中,歷史是初中的一門重要學科,而其與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本文以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為例,就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展開如下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德育教育;方式;分析

前言

初中歷史教材中有非常多著名的歷史人物、也向學生講述非常多浩瀚的歷史事件,而通過認知和學習歷史人物、事件,對提升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人文思想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歷史學科也是一門關于人文社會教育的學科,有利于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起到重要的指引。鑒于此,教師有必要在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以促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一、將德育教育理念滲透進初中歷史學科內容之中

通常多數學生認為記住歷史史實、事件以及人物,就能學好歷史、掌握歷史,但是卻不知道歷史事件、人物背后蘊含了哪些德育內容,促使學生的學習只停留于理論知識層面,這不利于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也會影響到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因此,在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滲透德育教育理念,使得學生意識到德育學習的重要性。其中,教師可以先從學科內容出發,針對學科內容,引入一些人文社會教育知識,以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比方說,在講解到某一歷史人物時,教師可以從歷史人物的生平經歷、社會貢獻方面,拓展相關的歷史學科教育內容,以做到對歷史學科內容的拓展與優化,進而促使學生領會歷史人物背后德育精神。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洋務運動》歷史內容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洋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對人物的生平經歷進行更多的介紹,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人物的同時,也能從他們的生平事跡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意志精神,從而對學生展開有效地德育教育。例如,歷史教材中提到了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歷史人物,那么教師可以圍繞這些洋務運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進行人物的介紹,將他們在洋務運動中的貢獻具體說明,并加入到歷史教學內容之中,促使學生了解當時的人們是如何在困難中尋求發展、創新的,從而利用對洋務運動的客觀分析來教導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點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1]。

二、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初中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

為了轉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思維,使得學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入與歷史課程內容相關的圖片、影像素材,以創設一個關于歷史知識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情境中展開思考和探究,從而引導學生從情境問題思考中領略到正確的思想精神,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那么在情境中創設中,教師仍然需要注意情境提問的方式,以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提出適合學生回答、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歷史教學問題,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投入進歷史課堂,真正愛上歷史課程,進而由此引導學生從歷史知識中挖掘有用的思想道德精神。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教學內容為例,這一課時主要向學生展現了當時宋代的衣、食、住、行、娛樂和傳統節日生活概貌。那么為了培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夠深切感受到宋代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導入一些宋代社會生活風貌歷史圖片,又或者是當時的代表古物圖片,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直觀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這些歷史內容,以營造一個關于宋代社會生活風貌的課程教學情境,并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分析宋代社會文明的特征,以使得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責任感。比如,以宋朝的中秋節、春節等重要節日為例,向學生展示當時的節日圖片,包括一些美味佳肴、知識文化的圖片內容,從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使其產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文化傳承使命感,進而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三、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初中歷史教學合作之中

與以往學生單方面學習相比,合作學習更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也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效地自我審視,進而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想品質,這也符合當下德育教育的有關要求。那么教師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讓學生形成合作,共同去探究歷史、領會歷史事件、人物背后的德育精神。首先,教師要做好基本的學生分組,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然后,針對合作學習組員的需求及能力,提出適合的合作研究話題,引導學生展開歷史話題的活動探究。最后,適當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知識的時間,從而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歷史問題展開細致地探討,促使其領會其中滲透的德育教育精神。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新文化運動》內容為例,教師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來展開《新文化運動》歷史知識的學習,從而讓學生初步了解教材中的內容。然后,給予學生獨立自主的時間,去查找這部分知識內容相關的歷史資料,從而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這樣學生更能體會其中的愛國主義思想。其中,合作小組中的成員可以互相分工合作,利用各種網絡搜索引擎,又或者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對《新文化運動》展開研究[2]。比如,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或口號是什么?當時的中國人時如何稱呼民主和科學的?陳獨秀認為只有這兩位先生才能救中國,為什么要高舉這兩面旗幟?在問題引領之下,讓學生深刻認知新文化運動,進而從運動中領會其中滲透的思想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也是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而且直接關系到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因此,初中歷史學科德育教育很有必要,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那么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情境、教學合作等方面,分析如何滲透德育教育,以促使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得到有效地德育教育培養,從而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思想,進而實現對學生的歷史知識與素養的雙向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紅利.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普童話,2019,5(39):190-190.

[2]王黎粒.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啟迪與智慧:教育,2020,27(13):62-63.

(普洱市鎮沅縣古城中學)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德育教育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