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續視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研究

2020-09-10 10:55王朝陽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新疆地區發展研究

王朝陽

摘要:新疆地域遼闊,年積熱多,晝夜溫差大,擁有豐富的光熱資源,無霜期長,氣候干燥少雨,基本不會發生農作物病害的情況,是國內最適合果樹生長的地區之一。而且林果業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又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思想,對新疆地區來說,林果業就是最具地域特色、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產業,有一定的探討和研究價值。

關鍵詞:可持續視角;新疆地區;特色林果業;發展研究

一、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的背景和優勢

1.1有利背景

現如今,特色林果業正朝著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進行過渡,分散經營已經變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產供銷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不再追求單純的規模擴張,而是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高產、優質、高效經營。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會議開始,尤其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啟動,新疆的戰略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全國援疆加上中央政策的大力扶持,使新疆特色林果業呈現出嶄新的面貌。以“一帶一路”戰略思想作為指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紛紛打響,新常態下,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加快,內地產業接連朝著西部地區進駐,周邊國家乃至全球經濟逐漸回暖,都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錯失的良好機遇。

1.2發展優勢

1.2.1突出特色,穩定市場。堅持把加快特色林果業發展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區域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重點來抓,在保持原有生產規模的前提下,對特色優勢資源加以運用,大力發展優良品種,徹底打破“有優無勢”的尷尬境遇。

1.2.2包裝精品化,盡快申報優勢林果業區域保護認證資質。新疆不應被區域界線所束縛,要極力推動標準、收購、分類、包裝、品牌和檢驗檢測實現高度統一,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

1.2.3對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果品,要鉚足勁去做大做強。處理好產品定位問題,打造對外的品牌形象,制定科學的品牌戰略,打造品牌林果。

二、新疆特色林果業的發展現狀及整體布局

2.1發展現狀

近段時間以來,在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扶持下,新疆不僅在糧食安全方面屢創佳績,還憑借著當地的資源優勢,使農業產業結構朝著理想目標前進了一大步。南疆地區把實施林糧間作轉化為發展戰略來實施,集中精力搞好特色林果業,如今已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連年豐收,產量也十分可觀。

2.2發展布局

新疆特色林果的品類高達十幾種,比如人人熟知的葡萄、紅棗、紙皮核桃、哈密瓜、香梨、巴坦木等等。以下是主栽林果品種的分布情況:吐哈盆地建有若干個高效林果基地,主要種植葡萄、設施林果、時令水果和紅棗等;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也是同樣的情況;天山以南環塔里木盆地主產區的規模要更大一些,坐擁93萬公頃的種植面積,涉及到和田、阿克蘇、克州和喀什等地區,除以上的林果特產以外,還有核桃、紅棗、蘋果、杏子和香梨等。庫爾勒以香梨著稱,產品暢銷海內外市場;阿克蘇以蘋果著稱,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每年都會傳來大量的訂單。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集約化,是未來新疆特色林果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制約新疆地區林果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存在的矛盾

3.1特色林果基地建設相對滯后

3.1.1良種基地規模有限,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充足的資金投入,基礎工作無法落實到位,加上后期撫育管理不能及時、有效開展,導致基地規模難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偏弱,每年產出的良種苗木株數還不夠供應當年造林的需求,致使造林工作陷入停滯不前的苦難處境。

3.1.2采穗圃建設跟不上。全區急需嫁接改造的實生苗數量高達上千萬株,但優良品種接穗卻少之又少。果樹品種的更新換代大多是取決于市場需要,就比如和田“皮亞曼牌”石榴,每年的產量十分有限,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現象,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3.1.3缺乏充足的資金投入。林果業和農業、畜牧業有很大區別,見效周期長,營收效益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慢慢顯現出來。比如對低產低效果園的大改造,見效期相比一般項目要長很多。由于地勢復雜,即使投入巨額資金來打造精品果園,真正能達到精品生產標準的面積也不多。

3.2林果業管理水平難以提高,技術規程的落實難度大

3.2.1林果業發展布局和主栽優勢樹種都是提前制定好的,問題在于精細化管理難以落實到位。低產低效果園改造面積大,需要改造很多樹種,其中就牽扯到許多農戶的利益問題,加上技術人員少,很容易導致技術規范措施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3.2.2一些林糧間作果園種植過密,很容易造成郁閉、結果部位外移等問題,發生病蟲害也很難做到精確防治,最終的林糧產量自然只會一跌再跌。

3.3災害綜合防控體系建設嚴重滯后

新疆特色林果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缺乏完善的預測預報體系,檢疫檢測方式急需更新,信息化水平較低,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在有害生物、低溫凍害、大風、沙塵、冰雹等災害來臨之前,難以做到精準預測,相應的預防工作更是無從提起。

3.4林果專業合作社缺乏規范化的運作機制,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大部分林果專業合作社在組建方式、內部管理等方面均嚴重偏離合作社核心原則的具體要求,日常管理不規范,社會化組織程度偏低。加上社員數量不多,專業人才極度匱乏,技術獲取就會十分困難。

四、加快林果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建議

全面貫徹落實我國政府以及新疆自治區在2016年林業工作的具體精神體系,實施和構建新疆特色林果業轉型發展的規劃措施以及戰略部署,構建特色林果業發展區域,全面推動林果業的發展和完善,實施特色林果業轉化升級條件和路徑,按照相應的特點和林果轉型發展的戰略措施,加快新疆特色林果業產業化發展。

4.1.堅定不移的建設特色林果業良種精品基地,加強資金扶持

首先我們需要全面推動栽培的發展和完善,推廣新品種,應用新技術。在資金方面首先需要全面爭取得到政府相關的扶持資金,政府需要引導全面加快我國農村信用體系的建設,全面提高個人誠信意識體系,構建良好的征信條件,爭取得到貸款扶持,并且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相應檔案資料,爭取資金及政策傾斜。

4.2.增加林果業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林果業的科學管理水平

首先要全面加強對基地建設的管理,提高兩種生產的能力,全面加快升級換代的方式和措施,全面加強產業和科技院校的合作力度,聘用專業的專家制定相關的合作方案和措施,使用間作套種的發展模式做到落實林果業的措施,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最大限度的發揮土地資源的價值,保證糧食安全,解決畜牧飼料問題。

4.3.利用大數據產業優勢,提高林果業信息化水平

依托新疆地區大數據產業優勢,大力推動現代特色林果業。新疆地區的農戶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銷售范圍。如果能夠及時地搜集關于市場上的行情,農民就可以及時的生產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果品。比如新疆地區的農戶可以根據市場反饋的信息,調整自己所種植的品種。有計劃地安排所生產的產品,而不是只盲目的跟風種植,跟風種植生產出來的果品不會賣上好價錢,甚至還有可能形成虧損狀態。特色林果業信息化建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專家學者都曾提出這一見解,然而一直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完成這一建設。首先是對于政府來說,信息化的平臺,需要政府部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與這個平臺有關人員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

五、總結

新疆特色林果業作為勞動和技術密集型且相互結合的產業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林果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具有非常廣泛的從業人數以及較為深遠的發展前景,成為農民增收及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支柱產業。本文就主要針對可持續視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新疆林果業發展優勢與方向[J]. 吳松梅. ?現代農業科技. 2017(05)

[2]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 羅萬杰. ?新疆農墾科技. 2012(08)

[3]新疆特色林果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價[J]. 孫蘭鳳. ?新疆農業科學. 2009(03)

猜你喜歡
新疆地區發展研究
新疆地區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渠道管理措施研究
新疆地區非物質文化旅游經濟開發實證分析
新疆地區高中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新疆地區學前雙語教師培訓模式
淺談新疆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
對新疆教育干部培養的分析與思考
略談現代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