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與推動策略

2020-09-10 13:53張鑫淼
內燃機與配件 2020年9期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張鑫淼

摘要:農業機械化是我國三農建設的重要發展要求與必然趨勢。只有積極掌握現代農村的建設水平,摸清現代農業的產業狀況,獲取現代農民的實際需求,才能更好地掌握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本文首先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未來的推動發展可行策略,可為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推動策略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也處于積極的變革之中,機械化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標志,諸多生產環節實現了機具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手工性、人力化的應用模式,為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綜合提升農民居民人均收入貢獻了力量,形成了新的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人們應保持積極探索創新的態度去掌握發展規律,不斷基于當前現狀思考更好的推動策略,為開辟更加明朗的農業現代化、農機現代化道路提供動力。

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1.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積極發展成就? 目前,隨著黨和國家政府對國內三農建設問題的不斷重視,我國的農機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售后綜合服務等環節已經逐步健全相應體系,大量具有不同功能的農用機械化產品問世,在農、林、牧、副等多個產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國內的現代化農業機械產品涵蓋15項大類,包括近百種小類,品種數量遠超3000個。這些農用機械產品不僅僅滿足了國內的產業需求,也積極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以及非洲等國家地區,市場競爭力表現突出,在產品輸入地的市場占有比重較高。

1.2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客觀發展不足? ①農業機械化程度存在明顯地域差異。我國自古國土遼闊,自東向西、自北向南的跨度均足夠大,使得不同地區的地理、氣候等條件特征存在明顯差異,地質結構、土壤肥力也多有不同,因此總是存在一部分較為貧瘠的土地,也存在一些地區集聚了大量的農村勞動人口。由于不同地區的農業、農村、農民各自帶有典型的差異化標簽,使得農業機械化的推廣與發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我國東部地區,總耕地面積可達地區面積的三分之一,而實際擁有的農機產品則超過全國總量的50%;而在西部地區,總耕地面積占地區面積的24%,實際擁有的農機產品卻僅停留在15%水平線。

②農機具體品種的應用推廣存在短板。我國農機產品開發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果,但對于某些特定農作物以及特定生產環節而言,還存在一定缺陷。如用于水稻種植耕作的農機產品研發制造力度不大,加之水稻主要種植區多在南方等地,而當地的土地荒廢比例正不斷增加,使得我國總體的水稻作物產量呈下降趨勢;對棉花作物的機械化應用研究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對玉米作物而言,農機產品開發效率也明顯不足。國內一些農機廠商在研發制造具備節種、節肥、節水功能的農機產品上,暴露出水平較低、產能較低、性能較低的現象,無法做到大面積推廣應用覆蓋。綜合看現階段的農機產品,依然存在著某些機具產品存量過剩和產品需求短缺的問題,亟待解決。

③農業機械的市場推廣應用存在阻力。農業機械的市場推廣主要對象是廣大農民群眾,農民在選購市面上的農業機械產品時,主要是看中其可以節省作業時間、節約作業中的體力消耗,在此基礎上擴大產量,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農業機械的實際推廣應用中,一些產品的定價較高,這樣不少地區的農民還不能完全根據個人需求選購產品,常規農機產品的市場售價保持在5000元到10萬元不等,不少農民對這樣的投資成本尚且難以承受,即使當地政府已經就農機產品的推廣選購建立了補貼政策,也難以彌補農民實際生活的開支缺口。與此同時,很多農民自身接受現代科技的能力不強,他們沒有及時接受相關主管部門的專項操作技術培訓,或是在培訓中不能完全消化所有操作技能,對農機產品的操作應用也大大折扣。

2?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可行推動策略

2.1 關注地區差異,因地制宜推廣農業機械化? 在我國的廣袤國土中,地形地貌多變,地勢條件也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應針對不同的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臺地等地形地貌制定合理的推廣方案。也可以針對農區、林區、牧區等區域差異研究農機推廣模式。如在山區地帶加強小微型農業機械的應用,提高林業、特色糧食作物的機械化應用水平,推動山區地帶的經濟增長;在平原農區等環境中,提倡推廣使用大中型農業機械,并積極構建農機功能服務示范區域,保障典型作物的種植、施肥、田間管理、豐收等環節的全過程機械操作,促進平原農區的農業生產要素創新變革,推進農業生產集約發展;而在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的土地上,也應該就農業機械的使用先行設立勞作制度,著重關注機械使用體量與運行效能。

2.2 改進農機規程,嚴肅健全現代化管理體系? 現階段看我國已經就農業機械產品的推廣應用權益保護制定完善了相關法律法規,十分重視對產品性能、產品質量、產品效益等方面的管理。首先可以進一步加大對《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宣傳貫徹,開辟線上線下不同宣傳渠道,增強對農業機械化的宣傳輻射半徑與覆蓋范圍,讓更多的農民可以全面、準確了解相關農機補貼政策福利,同時也讓更多農民掌握到實用的農機操作方法。其次要不斷營造科學應用農業機械的氛圍,要讓農業機械化生產作業的理念在農民心中生根發芽,讓老百姓認識到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認識到農業機械化能夠有效解決部分三農問題,能夠保障農業產業規模與產量的雙提升,能夠合理增加農民人均收入,從而激發農民群眾愿意參與到農業機械化改造中。第三是要不斷健全和完善與國家政策關聯配套的具體措施與行動指導細則,有效維護農機制造廠商、農機銷售服務者、農機所有權歸屬者的合法利益,幫助農民真正理解和應用政府有關農機購置補貼的政策內容。第四是持續規范農機制造廠商在市場中的經營作為,進一步對農機工業體系標準進行完善,杜絕市場中出現劣質農機推廣和應用的現象,規避以劣質產品騙取國家政策規定的農機補貼等風險。第五是全力保障農民在購置農業機械后可以得到有效售后服務,使得農業機械可以在農忙時發揮最大功效。

2.3 培育專精人才,認真構筑勞動力保障機制? 我國應倡導各地更好更快地構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農業機械現代教育培訓體制機制。第一是要嚴格遵循不同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特點,對農機技術人員進行有條理、有重點的培訓,不僅僅要培訓農業機械操作員,還要培訓出一大批農業機械維修工,要保障農忙時節農機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作業,確保操作員對農機的操作嫻熟且規范,也要確保修理工可以對出現故障的農機快速排查并檢修故障。第二是要積極擴大農機培訓對象范圍,對更多的農民群體進行系統化的知識與技能培訓,努力造就一批知識體系豐富、操作技能熟練、農機管理思路清晰的現代農民,從而影響更多的農民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農業新生產方式的普及。第三是要面向各地的農業院校以及相關專業、農業產業研究所、農業機械生產廠商提出更多更高的機具研發設計要求,要以各地三農建設實際需求為導向,持續開發和供給現代農業機械。

2.4 搭建普惠網絡,持續解決農機社會服務問題? 我國各地應注重解決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存在功能不完善等問題,因此,各地應以統籌眼光與思維來發展農機服務主體,主體涉及不同區域的多重所有制結構,在此基礎上,有序建立縣、鎮、村一體化農機服務網絡,其中縣城應作為基層服務中心節點,村所或個體專業戶應作為基本節點,以鄉鎮作為中心節點與基本節點之間的重要節點對象,在該網絡中,倡導私人投資興辦實體企業,也積極面向國內外更多資本雄厚的企業成為網絡中的一份子。各地政府要發揮主導職能,組織建設現代化農業機械示范作業區,在區域自建自治的過程中總結經驗,釋放當地農機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影響力。

3? 結束語

我國農業機械化將在科技手段的不斷更新優化中得到更快的發展?,F階段,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建立創新思維,積極關注地區差異,改進農機規程,培育專精人才,搭建普惠網絡,不斷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保持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海波,趙鵬程.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活力,2017(3):10.

[2]馬巍,李昳,曲會朋.吉林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機質量與監督,2019(5):20-21.

[3]楊琛,糜亮,高鵬飛,等.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南方農機,2019,5(7):19.

猜你喜歡
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梨樹縣發展農業機械化凸顯成效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