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一樣的傳承

2020-09-10 07:22楊倩
鄉村地理 2020年4期
關鍵詞:土布侗寨侗族

楊倩

在黔東南這片秘境中,有著不計其數的苗鄉侗寨,每一個都有獨特的美——要么恢弘壯觀因民族建筑聞名,要么小家碧玉以山秀水美而迷人。在榕江縣栽麻鎮,就有這樣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侗族村寨,這里依然保留著傳統的侗布織染技藝。手工布紡織、植物染色,古法織染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在這里親見和體驗,這就是豐登侗寨。

從榕江高鐵站坐上榕江至九潮的農村客運公交,大約二十分鐘就到達豐登侗寨寨門口。整個寨子坐落在一個山谷里,四周青山連綿,一條蜿蜒鄉間的公路把這里跟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在寨子里,提起楊成蘭這個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不僅是村子里第一個走出去的大學生,還是傳統侗布織染技藝的守藝人,更是創立倚山人手造工作室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走出大山,圓夢都市

楊成蘭1986年出生于豐登侗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全家靠著父母耕耘的一畝三分地維持生計,日子過得緊巴巴。因為地處偏遠閉塞,寨子里的大部分孩子早早輟學回家務農或者外出打工,楊成蘭的哥哥姐姐也不例外。對于這些大山深處的村民而言,走出大山是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的夢想,楊成蘭的父母也期盼著她能靠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去。

楊成蘭比較幸運,念高中時獲得了好心人的資助??炭嗯Φ乃龥]有辜負家人的期望,于2004年考上了貴州民族學院法律專業,成為這個侗寨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大學生。然而,臨近開學還湊不齊學費,讓她一度面臨失學的危險,進退兩難之際,恰逢學校音樂學院成立首屆民族特色班,面向各大院系招考少數民族特長生,考上之后,四年的學費全免?!皩W費全免”的消息讓楊成蘭感到喜從天降,她毫不猶豫就報了名。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侗寨長大,從小就喜歡唱歌的楊成蘭,在這次招考中以第二名的好成績,成為一名特長生。減免了學費,楊成蘭才沒有后顧之憂,順利完成了4年的學業。

畢業后,她先后在學校當過老師,還到溫州做過早教培訓,并成了家。丈夫吳方俊和她是同鄉,從事著高薪互聯網工作,小兩口的日子過得穩定又安逸,也讓很多村民羨慕。

然而,城市雖繁華便利,抹不去的鄉愁卻始終纏繞在楊成蘭的心中。2016年春節回家,楊成蘭看到寨子里冷冷清清,感到很難受。在楊成蘭兒時的記憶里,侗寨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印染作坊,侗族婦女們種植藍靛、紡紗織布、染布曬布,“以前穿的衣服有溫度,有植物的香味?!睏畛商m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部分年輕人走出寨子外出打工,年輕一代的侗族人都不會織染侗布了。傳統的侗布制作技藝正逐步被機織布代替,侗族的傳統手工藝正在慢慢消失。不僅如此,外出打工也是賺辛苦錢,楊成蘭很心疼村子里的婦女們。

經過一番思考,楊成蘭毅然決定放棄城里的工作回到家鄉,通過手工布紡織、植物染色、天然織染再造產品創業,為貧困的家鄉織染出一片云霞。

返鄉創業,創建品牌

家人反對、人手短缺、資金緊張、市場遇冷,是楊成蘭創業之初面對的重重困難。

只有4萬元的啟動資金,楊成蘭把一棟民居改建成了織布工場,把豬圈改成染坊,成立了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她開始挨家挨戶的找織娘和搜集織布機,可是村子里大多數婦女都不愿意織布,認為制作土布工序繁瑣復雜又賺不了幾個錢,少數年紀大的老人家愿意做,但又擔心織出來不給錢。為了解決寨中婦女的后顧之憂,楊成蘭只能先給錢,不管織成什么樣都要。但此時如何打開銷路,楊成蘭還沒半點兒眉目。不僅如此,染布原料的供給也是很大的問題,村民不愿流轉土地給她種植藍靛。長時間受挫、沒有盈利,和她一起創業的兩位合伙人都撤股了,但這都沒有動搖她堅持下去的決心,“只要餓不死,我就要做下去?!睏畛商m性格里的韌勁再次被激發。

楊成蘭決定一家家的走訪,做通村民和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讓大家重新認識土布的價值。功夫不負有心人,村支兩委干部在了解傳統侗族織染技藝的價值后,幫忙協調流轉土地。楊成蘭率先在流轉的土地上種植藍靛,2017年下半年,村民們親眼看到種植藍靛有收益,都主動加入到種植藍靛的行列里來。與此同時,楊成蘭把大部分的經營利潤分給織娘,讓她們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從而充分調動起織娘的積極性。不光是豐登侗寨,就連周邊村寨的村民都被吸引,紛紛加入她的隊伍中。

染織侗布離不開植物染料。近年來,楊成蘭一直潛心研究,力圖不斷拓展植物染料的范圍。從藍靛、柿子、紅花、楓葉到楊梅樹葉,楊成蘭發掘出一二十種植物染料,將原來侗布單一的顏色變成了豐富多元的色彩。倚山人侗布因其獨特的手藝和染制方法,逐步贏得市場青睞,訂單不斷增多。

為了打開銷路,楊成蘭和愛人在淘寶上開了名為“倚山人手造生活”的網店,把純手工制作的侗布以及工藝品拍照放在網上。圖文并茂的展示,引得訂單紛至沓來,其中不乏來自日本、韓國的海外訂單。2018年,倚山人工作室銷售收入已達200余萬元,帶動當地200余戶村民脫貧。同年,楊成蘭被評為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先進人物。

在楊成蘭的帶動下,村里電商銷售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鄉人收到了來自黔東南這片土地的禮物,收到了來自侗族同胞的那一抹藍。

楊成蘭自喻為是“倚山人”,意思是從小生活在大山里,依賴著大山生活,她常常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印象,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個姑娘身體里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因為她的堅持,傳統手藝頻臨失傳的豐登侗寨,又恢復了織布、染布、曬布的場景。

木屋為伴,傳承手藝

如今,楊成蘭有了自己新的工作室,是在舊工作室對面的山坡上修建的,這個周邊面積加起來超過10畝地的工作室,集種植、染坊、織坊、晾曬、體驗于一體。在她的新工作室里,隨處可見織染的侗布——身穿藍色土布的姑娘,室內掛著的土布窗簾,桌臺上鋪著的土布桌布……簡簡單單的藍白兩色,質樸的色彩,素雅的風韻,卻創造出了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的藝術世界。這個美麗的姑娘就扎根在這幾棟木屋里,編織著她的侗布夢。

選棉、軋花、搓棉;絞紗、排紗、撿紗;染布、捶布、蒸布,手工土布紡織工藝極為復雜繁瑣,所有工序一步不落,織出來每一卷布都是時間與智慧的交融。

染布時,要加入藍靛膏,反復浸染后再清洗曬干,布匹才能最終上色?!耙猩饺恕笔冀K堅持傳統自然發酵過程,拒絕還原劑藍染。市場上的藍染大部分采用藍靛精與化學助劑,整個過程不需要時間的發酵,上色快、成本低,染出的色彩效果與傳統藍染相比更加鮮艷,但是這樣染出的布料對皮膚和呼吸道都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利于人體健康。

采用自然發酵的藍染,在進行藍染前需要在起缸時采用多種中草藥材、米酒、草木灰、藍膏按照一定比例在適當溫度下讓染缸自然發酵,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貴州地區通常在春季末期夏季中期起缸,冬季由于溫度低不染色還要封缸;自然發酵好的染缸會散發出一股清香迷人的氣味,染出的色彩自然淳樸,染出布料留有植物的余香,也不容易褪色。只是染色后每天都需要養缸,整個過程十分繁瑣。

除了傳統的藍靛草,楊成蘭還將柿子皮、密蒙花、朱砂根塊等原料蒸煮或搗爛擠汁,用以染成褐色、淺黃色等顏色的布匹?!耙猩饺恕钡闹参锶臼冀K秉持著追求環保的理念,在選擇植物時也是盡量挑選固色牢度佳的無公害染材,如蘇木、紅花、艾草、茜草、楊梅、梔子、柿子、枇杷樹等。天然草木染不添加有害化學劑,淳樸自然、無公害,受到很多大都市人的青睞。

在楊成蘭心里,藍染不僅是一項技藝,更是藝術,她在傳承古法織染技藝的同時,更是把技藝與現代生活元素融在一起制作出符合現代人欣賞水平的文創產品,這也成為了她工作的不竭動力。

秋高氣爽,晴日甚多,是晾曬侗布最好的時節,每到這個時候,豐登侗寨的田間地頭都飄蕩著侗布,這一匹匹布,是時光的載體,是歲月的傳承。

(責任編輯/孫晉楠)

猜你喜歡
土布侗寨侗族
侗族大歌在音樂課堂中的意義
侗鄉端午粽飄香
用土布貼畫留存美的生活
侗鄉學子愛家鄉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江南色織土布的現狀分析以及紋樣探索創新
侗族大歌文化內涵研究
杭州市土布文化產業化發展個案研究報告
《侗寨春曉》創作淺談
苗鄉侗寨乒乓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