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赴東盟留學生跨文化傳播

2020-09-10 07:22譚淑玲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22期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東盟國家留學生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對國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國際社會也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一帶一路”進一步密切了我國和東盟國家的聯系,而且我國赴東盟國家的留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多,這些學生在東盟國家生活、學習,他們的文化習慣對文化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赴東盟國家留學生跨文化傳播的相關內容,旨在為我國文化傳播與交流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指導。

關鍵詞:“一帶一路”;東盟國家;留學生;跨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2-0030-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東盟國家華僑華人譜碟跨文化傳播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9BXW075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國家交流頻繁,不同國家、地域和民族之間的文化碰撞也在加強。具體分析文化碰撞可以發現,文化碰撞是否強烈與文化主體的接觸規模有顯著的關系。以中西方文化交流為例,改革開放以后,隨著西方企業的進入,我國社會涌入了大量的西方人員和思想,而且我國輸出了很多目的地為西方國家的留學生,大規模的人員往來、經濟交流等,使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了深入的交流,由此實現了相互影響。而當前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進一步拉近了我國和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很多國家的關系。就東盟國家而言,我國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的規模有了明顯的擴大,這加強了跨文化傳播,所以做好相關分析對跨文化傳播工作的開展有積極意義。

一、跨文化傳播的基本解釋

要對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的跨文化傳播進行分析與研究,首先需要明確跨文化傳播這個基本的概念。從基本的概念理解來看,所謂的跨文化傳播具體指處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與信息傳播活動,也涉及各種文化要素在全球社會中遷移、擴散、變動的過程,及其對不同群體、文化、國家乃至人類共同體的影響[1]。就跨文化傳播的具體分析來看,其主要涉及兩個層次的傳播。一是日常生活層面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在日常交往互動中的融合、矛盾、沖突與解決方式等;二是人類文化交往層面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統的差異,不同文化之間進行交往與互動的過程與影響,以及由跨越文化的傳播過程所決定的文化融合、發展與變遷。

二、赴東盟國家留學生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價值分析

從跨文化傳播實踐分析來看,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勢必有一個主體,赴東盟國家留學生就是這個重要的主體。從統計的相關數據來看,2015年,中國—東盟互派留學生約19萬人,其中以中國赴東盟的留學生居多,約12萬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泰國、印尼、越南等?;凇耙粠б宦贰背h的推進,中國—東盟之間的聯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所以雙方計劃實施“雙十計劃”,即在2020年的時候,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雙雙超過10萬[2]。目前資料顯示,我國廣西是東盟留學生的重要集中地,約占全國東盟留學生的1/10。從具體的分析來看,人數規模不斷擴大的留學生,對跨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偨Y分析相關資料,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各國先進文化思想的相互傳播。從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可知,東盟國家大都是儒文化圈國家,和我國的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東盟國家的文化氛圍有了明顯的變化,所以東盟國家的文化和我國的文化有顯著的不同。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東盟諸國雖然整體實力不如我國,但是在部分領域仍有值得我國學習的地方。留學生是當代年輕人的寫照,他們思維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比較高,能夠很好地對自身文化和外來文化進行吸收與應用,從而成為自我進步的動力[3]。留學生在學業結束后歸國,其行為習慣、文化修養等又會對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播,而且這種文化傳播是相互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近年來的音樂、電視劇等能夠在泰國、越南等國家大受歡迎,留學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留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實現了影響群體的擴大,而且留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相處,為解決國家、民族之間的問題提供了突破口。從現實分析來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群有固定的思維模式和文化習慣,當兩種不同思維習慣和文化習俗的人群在一起生活的時候,必然會產生矛盾和摩擦[4]。在化解矛盾的過程中,人們可以不斷發現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習慣背后的文化差異,基于文化差異強調求同存異,這對于制定國家、民族問題的基本解決方案或者規劃有重要的參考意義。簡言之,留學生跨文化傳播為文化傳播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料。

三、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以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為主體的跨文化傳播開展措施

在共建“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中國—東盟國家的經濟往來日益密切。經濟往來推動了其他方面的交流,其中互派留學生便是重要的一項內容。從現實分析來看,之所以要互派留學生,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可以為雙方經濟往來而服務的專業性人才。當然,互派留學生勢必進一步加強跨文化傳播,所以基于留學生討論跨文化傳播的具體措施有突出的現實意義。以下是基于實踐總結的跨文化傳播措施分析。

(一)嚴格把握選派留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現實分析來看,要強調以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為主體的跨文化傳播,必須強調的一項工作是嚴格把握選派留學生的綜合素質[5]。從現實分析來看,留學生在其他國家就是中國的代表符號,其一言一行均體現著中國人的素養和水平,所以在選派留學生的時候,如果不做好把關,那么部分留學生在國外的狂悖言論、恣意妄為等均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對中國、中國人以及中國文化的基本印象。在目前的互聯網社會環境下,境外留學生出言不遜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規避這樣的情況,在選派留學生的時候,需要做好如下兩方面的工作。

首先,嚴格執行規范的留學生選派程序[6]。從留學生選派程序來看,需要遵循確定名額—提出申請—復核申請—審批通過—準備—留學這個過程。所謂的確定名額具體指學校確定選派留學生的名額數量。確定并公布名額數量后,由學生自主提出申請;相關機構在申請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基本調查與考核,完成申請復核工作;在各方面工作執行的基礎上,通過滿足條件的學生的申請;申請通過并確定最終的名額后,組織機構應告知相應學生,由其做必要的準備工作;學生準備工作完畢,再由組織單位進行統一公派。從實踐分析來看,要嚴格執行規范的流程,這樣可以規避諸多不確定因素。

其次,需要針對留學生開展一系列教育,主要強調愛國教育和責任教育。其中,愛國教育主要強調留學生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以及愛國情懷,而責任教育主要明確留學生自己所擔負的責任。一方面,其作為優秀學子被選派,需要有一定的責任和擔當;另一方面,其作為中國留學生,具有維護國家、民族的責任和義務。通過一系列教育工作的開展,留學生的整體表現會更加突出。

(二)強調留學生文化教育工作

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的跨文化傳播工作需要的第二項重要工作措施是強調留學生的文化教育工作。從文化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來看,其主要強調兩項內容。一是明確文化的基本含義,讓留學生們更懂文化。留學生在東盟國家生活,自身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習慣、處事風格等均會被歸類于文化范疇。在文化教育中讓學生明確這一點,其對文化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二是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在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明確教育的重點,同時對需要教育的文化內容進行強調,這樣,學生對文化的認知、體驗等會有更深的理解,其在行為習慣中的表現也會更具中華文化特色。

四、結語

跨文化傳播是目前社會大環境下不可避免的內容,因為國際密切的往來勢必推動人員互派、經濟貿易等工作的開展,而隨著這些工作的開展,人員交流和文化碰撞便會發生。在文化碰撞中,尊重獨特的文化并實現傳播,使文化內容更具包含性,對化解較多的爭端和矛盾有積極的意義。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強調以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為主體的跨文化傳播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宣揚中國文化,這對中國—東盟的持續性發展意義顯著。

參考文獻:

[1] 楊開雨.“一帶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傳播應關注個體傳播者——以中國赴東盟國家留學生為例[J].文教資料,2019(31):64+78-79.

[2] 張建,李源,梁勤超.“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武術跨文化傳播論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9(012):1-6.

[3] 何明霞.“一帶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傳播的再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8(11):18-19.

[4] 賀明瑤,高蘭英.“一帶一路”背景下民族品牌跨文化傳播文本的重構方案——以通訊企業華為為例[J].中國商論,2020(3):99-100+103.

[5] 朱媛媛.“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策略——以《遠方的家》特別節目《一帶一路》之新加坡段為例[J].視聽,2019(4):27-28.

[6] 蔡丹.“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英語課堂跨文化傳播探究[J].速讀(上),2019(02):28.

作者簡介:譚淑玲(1980—),女,廣西南寧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猜你喜歡
跨文化傳播東盟國家留學生
本期導讀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澳門:古代與現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
中西文化差異下影視傳播的現狀與對策
俄將加強同東盟國家軍事合作
都市電影中正面形象所帶來的跨文化傳播
北京外國留學生的規模與結構
東盟兩次危機全靠中國伸援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