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流行性乙型腦炎研究

2020-09-10 08:42李廷東
康頤 2020年2期
關鍵詞:乙型腦炎流行性

李廷東

流行性乙型腦炎,通常又被稱為乙腦。其導致發病的病原體,因為是在日本列島發現的原因,所以流行性乙型腦炎有時也會被成為日本乙型腦炎。相關醫學研究表明,流行性乙型腦炎主要分布地為亞洲的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傳播的途徑為蚊傳播,因此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發病大多為夏秋季節。通常的情況下,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病屬于急起發病,在發病之后通常會伴隨著高熱、抽搐、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呼吸衰竭等癥狀,嚴重時則會導致人喪失生命。并且有些重型患者病在治愈后往往也會留有一定的后遺癥。

綜合的來看,流行性乙型腦炎屬于人畜共患的疾病,實際不僅是人類,包括許多動物如豬、牛、馬等等,實際上都屬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攜帶生物。這中間尤其是豬,更是成為了流行性乙型腦炎的主要傳染源頭。一般的情況下,乙腦病毒會在蚊--豬--蚊等動物之間進行循環。此前有相關報道表明稱,在蝙蝠的機體中曾剝離出乙腦病毒,并認為蝙蝠極有可能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長期宿主,但總得來看缺少必要的理論支撐。因為,流行性乙型腦炎主要還是蚊子的叮咬進行血液傳播,而按蚊、庫蚊、伊蚊的一些種類實際上都可以都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這中間尤其是三帶喙庫蚊更是成為了流行性乙型腦炎的主要傳播媒介。那么,我國關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研究是怎樣的?

1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人群與病理特征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人類普遍容易感染流行性乙型腦炎,而在感染后則多呈現為隱形感染的情況。當前,流行性乙型腦炎顯隱形感染比為1:(300-2000)左右,并且人在感染后通??梢垣@得較為持久的免疫力。同時,流行性乙型腦炎還展現出來嚴格的季節性特征,因此感染人員多在夏秋蚊蟲肆虐的時候被感染。而乙肝病毒的感染人群也有很大的區別,這中間乙腦病毒的主要感染對象為10周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2-6歲的年齡段,始終都屬于易感人群。這中間,絕大多數成年人,通常因為隱形感染的原因,使得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這樣的情況下,剛出生的嬰兒同樣也可以從母體中獲得相應的抗體,但就近年來成年人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發病情況來看,發病的病例也有明顯的增加。

當然,流行性乙型腦炎近年來不僅感染人群廣泛,同時其病例上的癥狀特征對人體也有極強的危害。以至于,多數治愈的患者還會留有可怕的后遺癥。通常情況下,人體中的乙型腦炎病毒在積累夠一定數量之后,經過10-15天左右的潛伏期,病毒便會迅速進入到人體的血液循環之中,從而導致人體病毒血癥的問題。這中間呼吸衰竭、高熱、抽搐通常被稱為乙腦的三大重要病理特征。

初期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往往發病較急促,這就使得人體的體溫會急劇攀升至39~40℃,同時還會伴有相應的頭痛、嘔吐以及惡心、嗜睡等情況出現,這一階段的病程一般為1~3天左右的時間。而重癥的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則往往會伴隨著全身抽搐、強直性痙攣、中樞呼吸衰竭三大癥狀。而到了恢復期則表現為體溫逐漸穩定,精神狀態以及神經系統伴有好轉跡象。但即便如此,當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脫離相關威脅恢復健康之后,其往往也會伴有一定的后遺癥。這中間典型的流行性乙型腦炎后遺癥有智力障礙、癲癇以及偏癱等后遺癥,而這些后遺癥多半都會伴隨病人一生。

2 流行性乙型腦炎診斷技術的研究發展

目前較為常見的流行性乙型腦炎診斷方法為血清學診斷、病毒分離以及分子生物檢測三種方法。這中間血清學診斷的方法,主要為中和試驗、血凝抑制試驗與間接免疫熒光試驗等??梢?,這中間血清學的診斷門類十分得多,但我國應用較為廣泛的則為ELISA試劑,可ELISA試劑因為抗原為全病毒樣式,所以其存在著抗原純度不高的特點,并且還容易出現假陽性的情況。因此,在乙型腦炎腦炎的診斷技術領域,目前依舊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如周惠瓊、張海燕等相關科研人員,便針對這類情況,進行了相關的研究,進而使得近年來關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

3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預防研究情況

對于流行性乙型腦炎這種危害較大的疾病來講,工作的重點主要還是在于預防上,這也同流行性疾病預防的“防重于治”原則不謀而合。目前,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最好辦法,主要便為滅蚊與疫苗接種兩種方式。滅蚊自然不必多說,其在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高發地區,屬于日常性的工作。而作為流行性乙型腦炎防治工作的關鍵,疫苗接種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目前我國較為常用的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流行性乙型腦炎滅活疫苗,另一種則流行性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兩種類型。

這中間的滅活疫苗主要為鼠腦純化滅活疫苗與地鼠腎細胞滅活疫苗兩種類型,前者由日本研制生產,而后者為我國自主生產。這中間我國生產的地鼠腎細胞滅活疫苗,其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來已經在全國進行大面積的推廣使用。而隨著近年來,Vero細胞純化疫苗研究工作的深入,便為新一代的流行性乙型腦炎滅活疫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目前我國研究的減毒活疫苗只有乙腦SA14-14-2株,有著不良反應小、免疫效果好等特點,并且還出口到了諸多東亞國家。但因其屬于弱毒性特制的疫苗,所以同其相關的研究工作始終也都在深入。如馮云等人的研究便表明,將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SA14-14-2株放入重要感染媒介的致倦庫蚊體內,在蚊蟲體內并不會出現感染增殖的情況,同時也不會引起疫苗病毒的傳播。這間接證明了,我國自主研發的SA14-14-2株減毒活疫苗,實際上不會發生態學層面的改變,這就為其大面積使用奠定了一個基礎。

總而言之,我國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研究,近年來可以說處于不斷深入研究的階段。相信在不遠的將來, 我國對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相關研究,將更上一層樓,并研發出更為先進的疫苗,繼而為國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乙型腦炎流行性
自身免疫性腦炎預后以及影響預后的因素分析
大學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識、行為及中醫知識調查研究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有何不同
流行性感冒
小兒患感冒家長繃緊腦炎這根弦
血清HBsAg的研究概述
臨床護理路徑在24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護理中的應用
興國縣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分析
警惕病毒性腦炎的“偷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