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載陶鑄群英,為國育才

2020-09-10 08:55黃紅青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黃紅青

摘要:本文通過時間線索,介紹了立信會計學院從1928年建校起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展現了一所學校的精神力量和帶領者潘序倫等人的堅定信仰與不懈努力。同時通過學生的口吻抒發了對該校的敬仰與喜愛之情。

關鍵詞:立信會計;潘序倫;為國育才

日出日落,幾度寒暑。彈指一揮間,90年的光陰已然逝去,但“立信”二字在歷史泛黃的頁角中卻依然熠熠生輝。從1928年到2018年,整整九十年,對亙古不變的悠悠歲月而言,不過是一瞬;對蕓蕓眾生而言,卻是整個人生;但對“立信”而言,則是從萌芽到成長壯大的九十歲載風霜雨雪。九十年的寒暑,立信一路走來,有順流直上的風華璀璨,也有步履維艱的辛酸苦楚。九十年來不變的是對莘莘學子的不懈栽培。90年后的今天,桃李滿天下,倏忽間的一回首,已然驚天動地。

1927年,潘序倫老先生學成歸國,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具備現代意義的會計師事務所,并以《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將其取名為“立信”,次年創辦了立信會計補習學校,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前身,就此落地生根。同年,潘序倫老先生寫下“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的校訓,并以此告誡立信的萬千師生,無論對人對事,都要堅定不移地以守信為本。這二十四個字,便是立信的根,也是每一個立信人一生踐行的準則。從此,八方學子負篋而來埋頭苦讀,九州人才云集立信傳薪授業,共同致力于發展中國會計事業,書寫篤志辦學的教育華章。

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是立信飽經風霜,曲折發展的四十年。但仍有無數人才在立信的精心培育之下篳路藍縷、創荊辟莽。在立信的治學嚴謹、文化育人的培育之下,1927年來到立信的他,多年后成為了會計事業的杰出貢獻者。他對經濟學、會計學、政治學研究頗有建樹,對國家危難時期的命運見解深刻,留下了諸多學術以及思想著作,他是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第一人。他是顧準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治學勤奮、為尋求科學真理鍥而不舍的學者,是那個年代里的思想家和知識革命者。在立信立德樹人、立信塑魂的文化堅守與傳承之下,他于1928年來到立信,完成了從同學會主席到《沙家浜》郭建光的人物原型的完美轉身。他是李建模先生,是被譽為“財經戰線紅管家”、“中國現代經管之父”的杰出英雄模范人物。20世紀80年代,在潘序倫老先生以及諸多立信校友的帶領下,立信復辦。往后的四十年,是立信與時俱進,展翅高飛的四十年。這四十年里立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因而為國家培育了無數名國企總裁、銀行行長、大學教授、高校校長等會計人才及各行各業的應用型人才。無數名立信杰出的校友在立信的精心栽培之下,在這四十年里櫛風沐雨,勇攀高峰。

憶往昔,歲月在黑暗中流逝;看今朝,光明穿越時光而來。如水的歲月中,2017年的夏末我來到了立信,至今已近一個春秋了。這一年來首先是慶幸,慶幸自己選擇了上海,慶幸自己來到了立信,在這一年的生活中,我感受到立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感受到立信的與時俱進和優良校風,也感受到立信師生都弘揚的“誠信”品質以及砥礪前行的精神。中國會計博物館是我們的歷史積淀,圖書館、報告廳是與時俱進的場所,無數次的失物招領,是立信師生拾金不昧和“誠信”品質的體現;在一年的學習中,我逐漸挖掘到自己對財會方面的興趣,沉浸其中并樂此不疲,圖書館旁的河岸上便是我鐘愛之地,每日清晨響起朗朗書聲,圖書館或自習室也總能看到我埋頭研讀的身影。這一年來更是感恩,感恩立信給我帶來如此大的平臺,給了我一個投身經濟領域的機會。正如優秀校友楊崇藝博士所說:“立信是一所鑰匙型的大學,立信的招牌能幫助你順利邁向社會”。

也許立信是一所非雙一流學校,排名并不靠前,卻也培養出了一批批的堪比一流學府的人才;也許在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下,我將面臨的壓力注定比一些名校的學生大,但我也愿意堅守住自己的初心和理想,秉承立信教會我的精神——自尊,自信,自強,努力地在人生路上書寫自己的執著和向往,在立信的發展史上畫上屬于自己的一抹色彩和輝煌。

九十載春風化雨,陶鑄群英;九十載載桃培李,春華秋實。你如港灣,是這樣的海納百川,船舶得以???你似清流,是這般的潺潺不息,魚蝦得以遨游。我愿緊握手中的“鑰匙”,和無數的優秀校友一樣,不氣不餒,堅持向往,實現我的夢想,你的期望,書寫新輝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