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研究

2020-09-12 14:08王廈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8期
關鍵詞:智慧物流人才培養高職院校

王廈

摘 要:隨著智慧物流的發展,物流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高。高職物流專業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分析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存在問題,并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希望高職院校培育出更多符合時代需要的物流專業人才。

關鍵詞:智慧物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5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20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物流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智慧物流的對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要適應物流行業市場變化的節奏,針對企業的需求,培養高質量的智慧物流人才。

1 智慧物流時代對人才的需求

近幾年,國家、地方等各部門頒布、部署了一系列的“互聯網+”物流政策。這些政策都積極鼓勵各級、各部門加快智慧物流業發展,并積極探索物流人才聯合培養的新路徑。伴隨著新興的智慧物流技術在物流行業中的普及、應用,對相關物流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技能要求,他們作為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懂物流的相關操作業務,又要掌握新興的物流信息技術。

筆者通過企業走訪、分析發現,民營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目前,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大中專院校,尤其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高科技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從而對技能型人才有了更大需求。大多數企業在挑選人才的時候,更注重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能否更快的適應新崗位,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力是否強,因此我們在校期間應該更多地培養學生這幾方面的素質,讓學生全面發展。目前,智慧物流發展前景較好,企業需要專業的智慧物流人才,除了他們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希望他們有一定的實踐創新能力,同時也希望學生能盡快的適應工作崗位需求。

2 我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存在問題

目前,物流行業發展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專業人才緊缺,尤其是智慧物流迅猛發展,對專業復合型物流人才的需要更為緊迫。大多數企業的物流崗位的管理人才的主要還是來源于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但目前的物流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

2.1 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企業崗位需求之間不匹配

我們國家的大多數的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開設的相關專業課程基本雷同。這主要是沒有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的特色,也沒有結合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需求的不同,以及不同企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制定有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如今智慧物流大力發展,對相關專業人才需求增加,高校如果沒有進行人才培養的調整,就可能導致難以滿足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不少高職院校的不清楚自身特色,不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沒有掌握崗位對人才的要求,盲目培養,不能凸顯院校的自身特色,不能為地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2.2 師資能力需進一步提升

我們國家的物流發展雖然比發達國家發展相對要晚,但近些年發展非常迅速。但我們從事物流管理教學的專任教師尤其是很多中、老年教師,他們不能跟上時代變換的節奏。他們大多數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物流專業知識,都是從其他相關專業轉行過來的,對于物流行業沒有太深入的了解,缺乏一線的真實的物流教學案例以及前沿的物流操作技術等。而近幾年,國家對高職院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雙高計劃”創建,引進了不少高學歷的又是剛剛跨出大學校園的博士等從事教學工作,他們雖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一直在校園學習,缺乏一線崗位的工作經驗,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智慧物流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學人員需要轉變觀念,深入研究、學習現代化知識,進一步提升專業教學水平。

2.3 物流實訓室建設相對困難

隨著智慧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院校原有的物流設施設備已經不能符合現代智慧物流行業的使用標準了,這就導致高職院校的智慧物流實訓室的建設和實際物流行業發展之間的脫節。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實訓室的建設審批流程還是比較多,且時間較長,需要走很多環節和流程的。不少實訓室歷時幾年建成后,有的設備就已被新的技術要求所淘汰里,而且這些物流設施設備價值都非常高,利用率卻較低,所以這也是很多院校實訓室很難建成的一個原因。而且高職院校的實訓室不是真正的操作一線,學生不能真正的提高動手能力。

2.4 校企合作停留表面

雖然目前,高職院校都基本和多家企業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但通過調查了解到,很多的物流企業并不是很積極的開展校企合作,這其中有很多企業會從安全生產的角度出發,不愿意讓學生去生產一線“操作”相關機器設備,還的企業雖然愿意提供工作崗位,但卻是變相的使用“廉價勞動力”,這都導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不能深入開展。同時,高職院校在進行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的時候,沒有和當地企業進行溝通、探討,沒有從市場需求、企業發展的立場出發,從而導致專業設置的脫節,不能完全符合相關用人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從而也不能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高職院校所應有的作用。

3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幾點措施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應該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趨勢,為當地經濟發展輸送人才和技術,發揮高職院校自身社會服務優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建校于1960年,學院圍繞“交通強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設置專業,立足交通,服務地方,專業特色鮮明。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資源豐富。

3.1 重新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梢园严嚓P的職業技能證書內容(如1+X證書制度內容)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同時,也可以邀請合作企業一起參與進來,共同制定順應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并結合物流發展相關政策及目前智慧物流行業前沿發展技術等,將職業能力融入到課程體系中。同時,增加理實一體課程的課時,及實訓周,加大實訓課時比重,加強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不能停留在看老師操作,而是要自己會操作、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例如,我們引入行業新標準,邀請相關合作企業和職能鑒定機構等一起參與教材的編寫,將行業最新標準和職業技能考證等融入到教材內容中,使得教材內容和實際崗位技能要求相結合。在學生畢業要求中,明確提出“雙證的”要求,即除了修滿規定的學分獲得學歷證書外,還必須獲得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針對與企業合作的訂單班的特殊性,結合企業的工作崗位特性,我們修改了人才培養方案,并邀請企業導師來學校,專門為學生開專題講座。最后的學期,學生去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樣使得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并能很快適應企業的工作崗位需求。

3.2 提升實訓室綜合功能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方便學生的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紛紛申請了職業技能等級鑒定站。高職院??梢栽趽碛新殬I技能等級鑒定站的基礎上,請企業一起參與實訓室設計、建設,融合教學、培訓、訓練等多種項目。同時實訓室建設還可以參考、引用物流技能大賽的相關設備,近幾年,全國舉辦的職業院校物流技能大賽的內容就包括了與智慧物流相關的知識及設施和設備的操作。綜合這些,可以建設一個集專業課程教學、又有職業技能鑒定功能同時也有技能大賽相關標準的多功能實訓室。我院的新建成的物流實訓基地屬于省級物流實訓基地,并擁有現代化的智慧物流設備并配置了4D仿真軟件及智慧物流比賽相關的設施設備等,學生能夠一邊學習,一邊實踐。

3.3 培養雙師型智慧物流管理專業教師

高職院校教師除了傳授專業知識理論,還要繼續拓展知識面、了解并掌握智慧物流相關技術知識。同時,更要加強對教師的物流技能培訓。隨著智慧物流的發展,物流行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也是智慧物流市場發展的對人才需求的必然高職趨勢。院??梢砸蠼處熅哂须p師型資格,并大力支持教師申報職業技能鑒定及各物流技能大賽的考評員等資格。學院鼓勵教師提升專業技能,鼓勵專業教師脫產去企業實習,與企業開展技術交流、服務等,掌握智慧物流行業前沿的信息技術。例如,我們派專業老師和學生一起去海瀾集團進行實習,學習物流企業先進的管理知識和技術,并在一線進行工作鍛煉,達到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3.4 加強校企深層次合作

高職院校的專業方向要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特色,為地方培養輸送專業人才。高職院校需要和企業間進行多方面的深度、緊密的合作。

(1)合作開展暑期社會實踐。例如,我校和海瀾集團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假期,公司會負責安排暑期社會實踐團對進駐海瀾電商現場,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前期,公司會對學生及物流專業老師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進行了系列業務培訓和崗位實踐指導。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師生都能對物流企業的實際運作有了一定的認知,并且能進行崗位實踐,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在一起。

(2)成立現代學徒制訂單班。學院先后和蘇中醫藥物流有限公司、林森物流、海瀾之家等合作進行現代學徒制訂單班人才培養。如海瀾集團選派多名業務骨干,組織師生共同參觀了海瀾之家電商中心和物流園區,豐富了海瀾班教學的具體內容。按照校企合作的協議,海瀾集團派出了四名崗位經驗豐富的專職工作人員(企業導師),進駐學院,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專項工作。前期,企業先進行崗前培訓,講解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注意事項等。后期就是真實的線上業務活動了,學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完全按照企業的實際崗位進行實踐。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對企業的真實業務流程有了進一步認識,并且能熟練掌握相關的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大大提升。

(3)開展校企合作的創新計劃。企業發展需要創新,高校具有科研創新方面的一定優勢,兩者可以結合起來。高校中如火如荼的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激發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比賽;也可以由學生組隊,由專業指導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共同合作指導——“雙導師”。不同的合作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可以為企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創新性。

4 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

網絡發達的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學生除了在教室學習知識,還可以通過網上的學習平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相應的內容。平臺學習不受時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生可以在網上進行學習、答疑等互動環節,也可以進行智慧物流仿真模擬訓練,彌補在實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訓練不足。如學院在線課程建設,開展后取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其中的優秀課程也推薦為省級優秀,還有國家級精品課程。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提高了綜合能力。

5 結束語

如今,我國的智慧物流行業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用人企業對相關的物流從業人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也需要積極應對,發揮高校服務于地方發展的作用,結合企業需求去進行人才培養改革,從而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健.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及教學模式的分析及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2):248.

[2]高職智慧物流專業建設問題與對策[EB/OL].[2019-07-09].http://www.xielwb.com/zhiyejishujyxue/99172.html.

[3]楊志偉.淺析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J].科技風,2019,(26):228

猜你喜歡
智慧物流人才培養高職院校
面向小城鎮連鎖零售業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