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南省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研究

2020-09-14 12:01郭毅飛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9期
關鍵詞:鞏義市鄉村振興

郭毅飛

摘 要: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新時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及方式等應以新發展理念為基本原則。本文是對鞏義市統籌城鄉發展問題進行探討,在分析鞏義市城鄉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找出適應鞏義市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思路,構建鞏義市城鄉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指標體系。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鞏義市城鄉規劃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逐步縮小城鄉收入差別、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

關鍵詞: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鞏義市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08

0 引言

農村地區的退化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嚴重問題,一旦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達到一定程度,就必須考慮和促進農村地區的復興。國外所有發達國家都采取了促進農村復興的措施,以促進城鄉地區的均衡發展。在中國,“三農”問題對國民經濟和人民幸福至關重要。2019年5月5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指出,建立農村和城市一體化發展的體制制度、機制和政策是農村復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體制保障。

河南省作為中國糧倉谷物總產量占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小麥產量的四分之一。習近平總書記說:河南農業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國家基本糧食生產基地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糧食安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治理、體制保障和深化改革與脫貧攻堅等,需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執行,“三農”工作必須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框架內全面規劃和實施。鞏義市2018年城鎮化率為57.93%,本文以鞏義市為例研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契合國務院發布的擬為在城市和省兩級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國家試點地區提出了一些想法,為河南省其他市縣鄉村振興提供經驗借鑒。

1 鞏義市鄉村振興發展現狀

鞏義市是河南省省會鄭州的一個縣級市,四周是山脈,在鄭州市中心以東82公里,洛陽市以西76公里處。到2018年,鞏義區的總面積為104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為57.93%。鞏義市是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中原城市群、鄭洛工業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區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類別中排名第39位,2018年,該市國內生產總值為8.55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是1.5:57.4:41,這一年在城市創造了9720個新的工作崗位。主要體現:一是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形成“一帶兩軸、三城四點”的“1234”城鎮體系空間結構;二是城鄉服務(設施)一體化;三是城鄉收入差距逐漸縮小;四是城鄉經濟實現多元化發展。

2 鞏義市鄉村振興取得成效及問題

以鞏義市不同發展模式現狀為例,政府主導為主,結合市場需求,共同建設和發展。

2.1 取得的成效

2.1.1 “旅游+”發展模式

鞏義市擁有豐富的歷史資源、綠色生態資源、傳統文化旅游產業的新發展機遇城市。但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逐漸落后,旅游產品從價格到紀念品,到價值增值問題,不符合當今新時代的需求,旅游產業需開辟新的發展模式,因此,以“旅游+”發展模式為特征的文化旅游小城鎮建設應運而生。

無論是唐三彩、北宋石刻、石窟文化,還是河洛大鼓、小相獅舞、民間剪紙、河洛匯流,鞏義市既是河洛康家,豫商文化的精神家園,更是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地,這不僅見證鞏義人民團結、社會發展、代際傳承,同時也是區域發展的依托。通過城市元素與鄉村結合,以農家體驗帶動旅游業的發展。以慈云寺、嵩陰景區、長壽山等溫泉開發為主的度假村、度假酒店已經在鞏義市建成,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升級,是鞏義市目前的必然選擇。由于擁有自然和生態資源的優勢,鞏義將傳統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資本,并將在今后集中和發展。

2.1.2 “工業+”發展模式

鞏義市一直貫徹“工業立市”發展戰略,強調工業是經濟的“壓艙石”。在工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在“壓艙石”基礎上,強化工業是經濟的“頂梁柱”地位,融入鄭州、洛陽產業分工體系,構建以平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生態圈。鞏義市積極融入國家和河南省發展戰略。探索鞏義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產能和制造業對接合作機制,加快實施鞏義制造“走出去”戰略。鞏義市工業轉型升級的路還很長,需按河南省智能制造、數字化、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等重大戰略推進思路,打造全省先進制造業基地。

2.1.3 “特色+”發展模式

城鄉小鎮發展以特色為根本,這種差異性表現為特色產業發展模式。特色小鎮是促進大眾創業、大眾創新、新產業創造的新空間,是特色城市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起點。鞏義市竹林鎮依靠長壽山打造自然風光小鎮,康店鎮依托康百萬莊園的豫商文化優勢,挖掘其潛力并進行改善改造,建立歷史和文化城市。依托鞏義市的杜甫文化、宋陵文化、發展美麗小城鎮,發展基礎產業,建立配套產業,支持產業和衍生產業,實施綜合發展模式。

2.2 存在的問題

首先,優勢產業定位不準。特色小鎮的發展影響因素有很多,鞏義市要在工業轉型的同時發展有自己的特色小鎮,需要精確的方向和選擇一條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規劃路線。新的工業城市開始于工業的現代化和發展,同時也開始于城市生產和城市地區生產的擴大。我們必須確定一個典型具有文化內涵和工業特色的小鎮。

其次,規模經濟不夠明顯。特色小鎮正在逐步探索集工作、生活、教育、文化、休閑旅游等多產業融合發展道路,不同產業規模的大小也是區域產業集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國家要求,特色小鎮追求“精而美”,打造適合居住的生態環境,以具有地方歷史文化的生態景區標準建設休閑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而單一產業發展離不開關聯產業發展,因此,城鄉融合發展就可有效解決城市與鄉村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問題。

最后,產業發展戰略目標不明確。不同的發展戰略目標會帶來不同的發展路徑。在產業規劃布局上,特色小鎮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集中于特色文化旅游小鎮輻射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相對于傳統產業而言更具有戰略變革性和創新性,應以新的發展思路、依托信息化技術平臺來推進產業集聚,利用城市與鄉村區域優勢、地方產業特色優勢等高標準規劃和打造,因地制宜融合相關特色產業,做到“特而強,特而精”,以特色產業持續高效發展帶動地方經濟,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

3 構建鞏義市城鄉發展目標與戰略

3.1 發展目標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業基礎優勢、生態優勢,強調山水域,傳遞歷史文化,積極適應經濟新趨勢,加快新型城市化作為聯系、促進團結的產業結構現代化,促進城鄉共同發展,構建經濟繁榮,城市和農村的和諧、身份、文化基礎深厚、建筑等現代化中心和無害環境的城市輕松獲取山水域,現代工業城鎮和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探索設立一個新城市發展的示范河南地區。

3.2 發展戰略

3.2.1 生態優先發展戰略

保護生態底色,尤其是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青龍山森林公園、浮山雪洞景區、黃河兩岸等重點生態區要保持良好的市場生態背景。優化生態格局,依托河流、峽谷等城市群體建設孤立的綠化帶,建設具有區域重要性的生態走廊。強化生態修復,加大礦山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強生態恢復,將生態恢復與創新土地利用模式相結合,創造特色城鄉景觀。維護水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通過開源與節水相結合,將水源與終端相結合,工程與生態相結合,確保水和水系統的安全,恢復水系統的健康,保持水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3.2.2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融入鄉鎮發展區域,以城市為中心,完善城鄉融合功能體系,城市中央規劃一體化發展模式,積極融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響應鄭州都市圈建設。逐步擴大產業規模與競爭力,與鄭州、洛陽共同打造鄭洛經濟走廊,強化鄉鎮門戶的地位,輻射周邊縣市的產業合作和交通對接,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共同體。提高區域交通便利性,鞏固東西部區域交通聯系,規劃建設以城際正龍、正樓二高速公路、省道312號、省道314號、城南國道310號為代表的東西部交通。

3.2.3 產業轉型升級戰略

優化三次產業結構,逐步降低資源型重工業主導產業結構的特點,引導產業結構的多樣化和現代化,鞏固農業的基本地位,逐步提高服務業在第三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建設現代農業體系,以典型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和城市農業為主要方向,以現代農業、水井經濟、農業休閑和旅游為示范基地,作為工具、創新模式和多樣化探索,并根據當地條件開發多種模式。優化工業轉型升級,引領新型先進制造業,鞏固行業主導地位,引導產業轉型升級。

3.2.4 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

重點發展中心城區,市中心是按照“密度、智能、綠色、低碳”要求促進公益新市健康發展的優先事項,強調景觀認同,強調文化內涵,優化空間結構,完善這些設施的設計,建設宜居生態旅游城市。融合城鄉發展區域,在原有市域規劃基礎之上,著眼于跨界資源的整合和空間矛盾的統籌解決,創新市域城鎮空間;實施新型行政管理體制,對所屬鄉鎮依據融合思路進行統一規劃、建設、管理,做實做強鞏東新區;按照特色小鎮的標準,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宜居宜業為導向,建設城鄉城區;結合發展基礎,明確發展定位,預留發展空間,建設特色小城鎮。

3.2.5 城市品質塑造戰略

城鄉融合發展應突出山水特色,尊重自然格局,依靠現有景觀、天氣條件等。各種城市空間的合理設計,能夠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挖掘景觀價值,提高和改進服務功能,改善廣告宣傳和無障礙環境。保護歷史遺跡,在區域基礎上保護古城和古城,并保護其遺產和建筑風格的發展。完善公共空間,建設全面的網絡化公共空間,提供各種專題文化場所,營造適宜居住的環境;促進建立公共服務網絡,為商業提供有利環境;促進娛樂和旅游線路網絡塑造城市。

4 結語

建立新的城鄉發展理念,城市農村、農業勞動發展機制,加快現代農業和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工業,擴大農村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促進提供社會、城市和文明服務的城市輻射,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提出的新時代鄉村振興特點,依據鞏義市及河南省實際,從鄉村振興的目的出發,在農民增收致富、農村居住環境改善等方面進行細化深入,實現未來場景——未來鞏義、現實問題——發展中的鞏義鄉村、經驗借鑒——振興中的中國鄉村、總體要求——鞏義鄉村振興總目標、鞏義實踐——鞏義鄉村振興的路徑、實施推進——鄉村振興的后續保障、經驗推廣——河南省城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做到可復制、可推廣,并具有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張艷萍.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城鄉關系的重構[J].農業經濟,2018,(12):68-70.

[2]何仁偉.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理論探討、機理闡釋與實現路徑[J].地理研究,2018,(11):27-40.

[3]丁凡.城鄉融合發展理論內涵與水平測度——基于新發展理念視角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2019.

[4]郭倩紫.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支持研究[M].鄭州:鄭州大學,2019.

[5]黃淵基,蔡保忠,鄭毅.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城市發展研究,2019,(06):22-27.

猜你喜歡
鞏義市鄉村振興
用奉獻締造服務 展現共產黨員優秀品質——訪鞏義市住建局辦公室主任張磊
退伍不改為民情 平凡崗位譜華章——訪鞏義市住建局優秀共產黨員姚勤輝
鞏義市科協開展“i科普”科技志愿服務鄉村振興科普行活動
鞏義市
鞏義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現狀與對策研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鞏義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