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六感體驗的人景交互游憩景觀設計研究

2020-09-14 12:01李藝璇孟閃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9期
關鍵詞:體驗景觀設計安全性

李藝璇 孟閃

摘 要:為了探索景觀形象設計是一種多層次相結合而形成的產物,從而突出六感體驗交互關系,為游憩景觀設計提供理論參考。通過“景”與“人”互動交流而產生一種化學反應,以雷波縣桃彝新寨為例,挖掘人們在游憩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得各種景觀設計形式中即使是一個點一根線,都是特定的美得本性,并引入調節變量中的“認知程度”進行層次分析。創造人景交互密切安全的切入點,造就給人獨特體驗的景觀作品,同時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為未來景觀設計開拓新的途徑和思路。

關鍵詞:景觀設計;游憩;交流;體驗;六感;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71

0 引言

隨著時代不斷的變換,“六感景觀設計”的成果有了更為廣泛的應用,但人們對園林景觀的功能需求不止步于游覽欣賞,園林中的其他景觀設計要素在此過程中加強人景交互、提升對用戶的體驗同樣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游憩景觀作為人景之間的橋梁,并將植物、道路、水景、小品串聯起來,營造出令人憧憬的休憩環境。而六感體驗以“人”為本,從生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心理(感知)、安全感多個體驗層面滿足人景交互,為未來園林景觀設計開拓新的途徑和思路。

1 六感在景觀中的表現層次

六感,即以“人”為本,從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心理(感知、知覺)、安全感等多維度豐富人在景觀中的體驗,同時利用動態的方式來感知環境,刺激六感的滲入?,F有的六感設計多應用于游樂園、音樂公園、盲人公園、森林康養園等公共體驗為主的園區。

1.1 園林中“內”與六感的體驗式景觀

1.1.1 六感中生理的反應

在景觀表現中,五官(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和身體感受是支持設計與體驗的骨架,感受的產生往往是從環境中聲音的律動開始,如心臟的跳動、人的步伐、水的流動、歌聲或勞動的重復性動作等。最原始的六感感受往往來源于這些互動之中,因而景觀設計中的感受或互動會帶來畫面的生命力。以同一個律動感形成景觀的結構中心,兩個旋律以不同的感官交換感受,更能夠達到高潮。

1.1.2 六感中心理的反應

我們在觀察物體外部的形體特征時,還要仔細感知內在核心所在,多維度的挖掘事物的本質。所以說,人類在自發的運用五官進行感知的同時,還會將內心感知融入到各個物體,甚至細微到各個景觀小品。這都是我們在園林景觀中所能體現出的整體性。

1.1.3 六感中安全感的反應

在景觀設計實踐中,安全感最為特殊。它在游憩景觀中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所以面對自然災害、荒廢礦地、流感疫情時,應該提高安全材質與設施,設計有益身心、康養修復、綠色生機的園林景觀,增加“人”與“景”之間的親密聯系。

1.2 園林中“動”與六感的體驗式景觀

游憩景觀設計的節點作為整個畫面點、線、面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表現方式,吸收了古典園林中透視造林的特點,集中多個角度為一體的視覺感受,將園林的活動形式變得靈活生動,使園林發展成一種即可遠觀又可以進行或動或靜的活動場所。不僅滿足安靜休憩,還適用于跳躍式觀賞。這就形成了景觀內各節點相互聯系、互補連接、動靜結合的自然空間。園林中景觀不僅僅局限在觀賞,還是全方位六感的融合,所以“節點流動”的景觀設計帶來的感受是多角度融合的結果,強調了不同節點、不同場景、不同感官的塑造,發揮體驗者在整個過程的主導作用。

2 六感體驗與“以人為本”

2.1 六感設計與人的交互

六感在園林景觀中作為一種表現手法,是以人為主體,并加以五官感知互相交錯與貫通,例如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大腦、心理等,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人對外界的感知來源于大自然或社會環境中山泉水流的聲音、院內百合飄揚花香、秋日落葉發出的聲音、雨后土壤的味道、石塊碰撞的清脆聲等,設計者以此來深層挖掘人的感知有助于突破園林中部分景觀的模式化和刻板印象,成為一種更具有活力的表現。法國伊瓦爾花園的分區依照視覺(植彩色鮮花如西番蓮)、嗅覺(植玫瑰)、味覺(植蔬菜瓜果)、觸覺(修齊的綠籬)、聽覺(鳥語蟬聲)的主題進行布置,形成能夠激發人體感官體驗的景觀。

2.2 六感設計與特殊群體

2.2.1 考慮不同層次群體的組成

在空間中人的感知和行為一起作用的結果成了如今設計的主體,自然環境中體現人的需求才是真正的人性化,這種人性化空間不僅僅滿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還能平衡殘障人群、病人、老幼等特殊群體的全方位需求。比如在盲人休憩公園,應以柔軟的草坪鋪設,種以安全清香的植物,棄高臺并設置有導盲線的園路,展示牌增設盲文等。而六感設計不停留在只追求視覺范圍內的景觀空間,而且考慮是否滿足各層次人流的需求,讓他們可以運用自己感知景觀環境的方式去獲取信息,感受“景”與“人”之間的多角度互動交流,真正做到人己互惠、以人為本。

2.2.2 考慮人體康復的研究

調查顯示,充分調動人體多種感官有益于身體健康,在康復機構的景觀營造中,可多以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植物為主,如引鳥、蜜源樹種(可分泌芳香物質),豐富感官體驗的同時也有助于病體的康復;丹麥燒傷中心,設計者根據環境特征、病情特點、患者的感官體驗不同來設計康復環境,特設百香園、4D園等;美國癌癥康復園,配以治療癌癥的藥用植物,并結合小品、噴泉等設施營造六感康復景觀,為患者的身體與心理健康提供幫助。這也再一次驗證了人體多種感官的不斷刺激可以促進人體健康。

3 六感景觀在桃彝新寨游憩景觀中的應用

3.1 桃彝新寨的總體規劃

桃彝新寨的總體規劃在脫貧攻堅建設的大背景下,重點打造“一心、一園、一區、一帶”,提升新村游憩景觀環境和六感功能,以優美的自然山水生態環境和經濟產業為依托,深度挖掘彝族文化內涵,以持續發展地方經濟,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2 桃彝新寨六感游憩景觀設計規劃

伴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出游不再單純追求獲得的視覺或味覺上的滿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六感”上的滿足,期望在旅游活動中的獲得超然的感官享受,“六感新寨,盡享交互”的設計亮點下,對桃彝新寨進行了“六感設計”,從六個維度體現游憩景觀,進一步將桃彝新寨游憩景觀分為六大區域:視覺新寨、味覺新寨、觸覺新寨、聽覺新寨、嗅覺新寨、安全新寨。

3.2.1 視覺新寨

視覺新寨位于區域內中心,是“六感”中以視覺為主的景觀設計,包括以游客中心和村委會為中心的新寨文化廣場,還有易地搬遷新村示范基地、綠色游憩地等節點。依托原有的地形地貌,突出彝族風格,五彩彝寨的背后由云霧襯托,一旁由水田掩映,亦是彝區的“視覺童話村莊”,從建筑外立面來看,寨區彝族群眾白墻藍瓦,處處體現新寨的彝族獨特符號,色彩以黑、紅、黃三色為主,并以彝族圖案的方式結合硬質鋪裝,傳遞視覺沖擊下的文脈精神。

3.2.2 味覺新寨

味覺新寨位于區域內的西南部,是“六感”中以味覺為主的景觀設計,展示地區整體自然風光資源、彝族文化風俗與農業休閑氛圍的同時為游客帶來充足的味覺刺激,包括彝家主題餐館、臍橙果香園、營養植物園等。主題餐館提供餐飲服務,配以鮮美的農家菜肴,讓食客獲得原生態的飲食體驗。臍橙果香園節點處彌漫果酸的味道,參與者會產生聯想效應,起到味覺反作用于景觀的效果;營養植物園將游憩與參與融于一體,游客采摘蔬菜等食材學習制作當地彝族美食,形成可移動式的味覺空間。

3.2.3 嗅覺新寨

嗅覺新寨位于北部,是“六感”中以嗅覺為主的景觀設計,通過合理配置氣味性植物來激發嗅覺記憶,區域內包括桃花山谷、枇杷田地等,桃花山谷節點種植了18000株不同品種的桃花,連篇整個山坡,打造芳香植物桃花為主的游憩景觀,拉近人與景色的距離,繪就以“嗅覺”為線索的“一帶環丁宅,新寨多景開,郊野樸韻濃,桃花風情來?!钡男庐嬀?。

3.2.4 聽覺新寨

聽覺新寨位于區域內東部,是“六感”中以聽覺為主的景觀設計,包括了跌水傳音園、鐵匠工藝園、蟬聲蛙鳴園等節點,跌水傳音園在桃彝新寨右邊溪流沿線設置跌水景觀,采用不規則多層跌水,點綴觀賞植物,如馬蹄蓮、睡蓮等水生植物在溪流邊,增加其趣味性和觀賞性,在安全期可供親水互動,達到可視、可聽、可觸,具有獨特的景觀效果。鐵匠工藝園節點打造“自然造物”的鐵匠工藝基地,通過內部工藝展示,釋放鐵器碰撞摩擦的清脆聲響,從而使參與者研學制鐵工序。蟬聲蛙鳴園節點捕捉“蟬與蛙”之聲營造給人純天然的自然律動,打造畫情詩意的游憩景觀。

3.2.5 觸覺新寨

觸覺新寨位于區域內西部,是“六感”中以觸覺為主的景觀設計,包括新村家園、彝繡產業園、綠色果蔬采摘園等節點,新村家園中的新寨房屋采用磚混和鋼架結構,結合生活美學展現,刷白建筑外立面,窗戶增加朱紅色邊框,運用木質小品貼墻及彩繪方式展示彝族“圖騰”“文字”,打造有民族特色又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觸覺空間。彝繡產業園中打造宜觸宜居宜游的村寨游憩景觀,參觀彝繡手工藝針線的生產過程,觸摸千年文化傳承的彝繡文化。

3.2.6 安全新寨

安全新寨位于區域內最大的活動公共空間,是“六感”中以安全感為主的景觀設計。生態安全下的感官體驗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之一,在安全友好的環境中才能夠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安全感。如在當地的平臺中重點突出景區生態空氣、水負氧離子等信息,關注植物品種的凈化隔離,突出生態安全主題。

根據今年發生的疫情,我們應該在寨區提高人景之間的“安全感”,提高零距離接觸的安全性。比如在各節點入口處放置健康感應器,顯示體驗者的體溫特征和健康狀況,區域中設置消毒機、免洗洗手液、流動型植物車等設施,并將綠道康養和園藝療法等健康服務新理念融入進來,產生特殊的安全感與親切感。因此,為人們提供一個生態又安全的游憩景觀是不可或缺的。

4 總結

在游憩景觀中,城市及景觀中的活力慢慢被磨平,人們的感官刺激以及審美理念隨之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在桃彝新寨的景觀設計中,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地域經濟、人類的自然反應以及感知景觀空間的反應,讓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知覺及安全感進行交互,建立一種六感體驗式景觀來改變的潛意識和生活方式,能夠刺激體驗者同時展示當地景觀獨特的魅力。通過在實際案例中對六感設計進行構思,民俗文化與歷史遺跡的傳承也能夠被人們得到全面的感知。六感景觀不僅升華了感官體驗,增強了安全意識,還為特殊人群融入景觀創造了條件,形成了“以人為本”的景觀空間。目前基于六感體驗的人景交互游憩景觀設計能夠創造更高質量的景觀空間環境,營造更為豐富的六感景觀空間,打造更穩定的區域經濟氛圍,將成為今后景觀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陶妍.城市景觀的多感官互動設計[J].文藝生活,2017,(3):33-37.

[2]張煜子.多感官體驗式互動景觀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2,12.

[3]葉茂樂,李艷艷.淺析五感在建筑設計中的表現與運用[J].福建建筑,2014,(09):58-63.

[4]尹賽.基于文化體驗的景觀設計思路初探[J].藝海,2015,(5):95-97.

[5]金子亮,劉旭.風景園林中的人景交互[J].新鄉學院學報,2018,35(11):68-70.

[6]翟飛,許先升,付暉,等.關于景觀體驗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4):210-213.

猜你喜歡
體驗景觀設計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Imagination發布可實現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