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書香縈繞在你心

2020-09-14 11:46王藝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閱讀小學生語文

王藝

摘要:閱讀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內容的一個重要板塊。通過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識以及培養學生對文章閱讀的理解水平、寫作水平等等。閱讀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興趣,閱讀的興趣,充分發揮好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為語文教學提供便攜性,提高效率。

關鍵詞:閱讀;小學生;語文;教學

引言:閱讀,閱的是經歷,讀的是文字。書籍它能夠比煙花還要璀璨,只因它能夠留住世間萬千的美好。歲月在書本上變得慢了,留住了牙牙學語,留住了夕陽,留住了初少時的烏青發絲,留住了奮斗時代滴滴汗水......在人類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文字被演繹成本本發人深思的書籍,古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談,今有“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所以讀書就像是旅行,走過多少路便收獲多少風景。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書籍不似于多媒體,它沒有聲音,鮮少的圖案,需要有極大的耐心才能夠實現真正的閱讀,這對于注意力不易于集中的小朋友來說是一大難題。再者原本不感興趣的事物,學習起來也會不愿意進行主動思考。例如,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學生只會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對于接受的知識不假思索,也不會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就是傳統的乖乖學生,這對于以前的應試教育模式來說可能會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類型,但是面對新課程改革,以及未來教育業創新人才的輸出,這樣的學生顯然就格格不入了。且這樣長期下去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很不利,并且也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2.語文教師教學閱讀模式僵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呈現的是生硬化,缺少一定的靈泛性。不少教師都會鼓勵孩子們去閱讀書籍,告訴孩子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但是在閱讀什么樣的書籍這方面,語文教師應該明確閱讀的意義,要引導學生讀好書好讀書。閱讀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訓練學生的語感。語感是指人們對語言符號刺激所產生的一種直覺。而書籍里各式各樣的語言符號則為學生訓練語感做好了鋪墊。閱讀還有以下幾個好處:第一多閱讀可以實記生詞;第二可以熟知多種表達手法;第三可以拓展見識;第四可以背記優秀語句;第五可以鍛煉思維;第六可以提前掌握寫作的技巧。閱讀對于學生意義還是很重大的,那么老師又該做出怎樣的引導呢?

2.1 以課內文本為起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就得以課內文本為起點。課本里的一篇篇文章都是從一些經典書籍挑選的片段。與其讓學生在課本還未掌握齊全的狀況下徒增額外的閱讀任務,不如讓學生去研讀關于課文的原著內容,這樣不僅能加深課文知識的理解,也能夠拓展閱讀知識。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十一課《蟋蟀的住宅》選自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這些經典的文章可以成為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一個起點。借助對文章的學習從而了解一位作家,在原本熟知的基礎上,在對其作品進行拓展這是再好不過的了。這也是最近語文閱讀教學中流行的“整本書”閱讀方式。我一般在執教這類文章時,會特別注意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讓其品讀優秀語句,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故事進行猜想,從而讓學生情不自禁的想要去閱讀原著書籍。

2.2? 合理挑選,進行有針對性地閱讀

學生年齡階段不同,理解能力地層次不同。如果只是一味的讓學生去閱讀四大名著,老師不加以說明哪個版本,又或者不加以思索是否適合這個年齡階段地孩子去進行閱讀,直接一股腦地就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帶來地后果就是學生讀不進,并且對閱讀的興趣下降。因此語文教師在布置閱讀任務之前要挑選適合學生年齡段的書籍,選擇有針對性的書籍,例如:下一個單元所要學習的是人物傳記類文章,那么就給孩子推薦一些簡單易懂的人物傳記的書籍進行提前預習閱讀,并且要規定好讀哪一個版本,這樣才會有整體性,事后也能夠統一地收集學生的閱讀感受。也有利于學生對下一單元知識的深入理解。

3.語文教師身行力踐,引導式閱讀

3.1? 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所有人專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需要一定的良好的氛圍所在,更何況是讀書了。當你身處于一個滿滿書香氛圍之時,身邊圍繞地是豐富知識和情操地陶冶。良好地讀書氛圍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地,無論是身處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中。在學校里我會以身作則,帶頭養成良好閱讀地習慣。例如在專門設置地閱讀課中,我也會拿出書籍與學生一起閱讀,不玩手機,起到帶頭作用。在語文課下課期間,我喜歡與學生一起討論閱讀書籍的內容,從而了解他們喜歡什么類型地書籍,好作推薦。當然我也會與家長做溝通,讓他們在家中給與孩子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并且跟家長強調讀書氛圍的重要性。在家長微信群中,每天讓家長監督孩子進行半個小時閱讀并進行手機拍照打卡。只有家校聯合才能促進孩子們的共同進步。

3.2? 及時總結,給與回應

教師應該對學生所做的任何行為做出及時的指導,給其指明方向,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行走人生之路。在閱讀教學方面,語文教師對布置給學生的任務要及時地進行收集和批改。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的思想還沒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對于老師說的話總是言聽計從。因此老師對學生的反饋很重要。例如語文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完名著后要寫讀書筆記,那么老師應該重視對讀書筆記的批改及時糾正孩子們的錯誤,對于表現好的同學要不吝嗇鼓勵,對于表現稍微差勁些的同學則要抓住要處,及時輔導。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閱讀方面的關注,則在這一方面就不會掉以輕心。學生的付出有了結果和回報才能更好的開始下一段新的旅程。

總結: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語文教師應當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除了創新教育教學閱讀的方法外,自身的語文文化素養也應該相應的提高,時代總是在發展,但歷史上的書卷永垂不朽,因為它被記載在每一位學生的腦海中,在思維的創新下,為國家創造出新的文化實力!大文學家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書香縈繞在你心。那抹不去的不是筆墨的眷戀,是文化的底蘊,是歷史的璀璨!

參考文獻:

[1]陳樹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3)

猜你喜歡
閱讀小學生語文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我是小學生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