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扶持 精心培育 武勝積極引導業主推動晚熟柑桔產業快速發展

2020-09-16 05:41劉向東饒述軍
中國果業信息 2020年8期
關鍵詞:晚熟柑桔業主

文 /劉 莉 ,劉向東,張 春 ,肖 田 ,饒述軍,吳 濤

四川省武勝縣是農業大縣,種植柑桔歷史悠久,截至2019年,柑桔種植面積25萬畝(1.67萬 hm2),產量 8.05 萬 t,產值 3.61 億元。目前,武勝縣以“大雅柑”為主的晚熟柑桔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1.33萬hm2),短短4年就根據自身優勢做大了一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業主近600個。業主是農業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業主的自主選擇,加上武勝縣政府的大力引導、扶持和培育,大批業主紛紛涌入種植晚熟柑桔,創業興業,帶領當地農民共同致富,武勝縣晚熟柑桔產業因此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一、“軟硬”配套促產業發展

經過長期發展實踐證明,對于武勝縣水果產業,傳統小規模生產已不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業主經營才是適宜的模式和路徑。因此,2016年8月武勝縣委發布“關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武委發〔2016〕14號文件),提出到“十三五”末,全縣新發展晚熟柑桔基地15萬畝;堅持區域化布局,大力推進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根據地形、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科學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兩核兩帶兩區”空間布局,積極發展優質晚熟柑桔產業;同時創新發展模式,引導和鼓勵土地經營權向核心農戶轉移,堅持以家庭聯產承包為基礎,積極培育發展種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其通過租賃、托管、自耕等多種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種植業。該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武勝縣晚熟柑桔產業發展目標和主體。

建園獎補2016年8月武勝縣政府發布“關于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脫貧奔小康的通知”(武勝府發[2016]24號文件),提到發展晚熟柑桔項目要求: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大窩、大肥、大苗”的標準建園;發展以“大雅柑”為主推品種的晚熟柑桔,面積3~15畝 (0.2~1hm2),株行距3m × 4m,每 667m2(1 畝,下同)種植 56 株;苗木為桶裝容器苗,高度60cm以上,2~3個分支,無病蟲害、長勢健壯;田間設施具有基本排水功能和一定的生產便道,按技術要求進行標準化建園和規范化管理。

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發展規模3~15畝(0.2~1hm2),給予改植、新植苗木補助1000元/667m2,品種改良(高接換種)補助500元/667 m2,田間規范管理并驗收合格的按300元/667 m2進行獎補,共獎補前3年;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晚熟柑桔品種、栽植和管理等指導服務及補助發放驗收資料報備。

2017年4月,為了進一步抓好晚熟柑桔產業發展,建設高標準果園,武勝縣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對2017年晚熟柑桔基地標準化建設給予資金補助的通知”(武勝府辦發 [2017]11號文件),提出對2017年新發展晚熟柑桔基地業主給予基地標準化建設補助。主要對土地調型、開溝作廂等方面費用進行補助,均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予以補助,由農業農村局統一技術標準,由業主按照規劃自行組織實施,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到場嚴格技術把關,全程指導作業,確保嚴格按照標準建設果園。果園建成后,由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考核驗收并認定達到建設標準的兌現補助400元/667m2,全年一次性補助到位。

另外,武勝縣進一步強化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在全縣范圍內適度引入企業類經營主體高標準建設產業基地,同時鼓勵采取返租倒包方式,建立企業類經營業主與一般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并規定了企業類經營主體招商引資政策和企業類經營主體返租倒包獎勵政策。2018—2020年新引進企業類經營主體建設基地達到 500~3000 畝(33.33~200hm2)的,在享受普惠政策的基礎上,另按照500元/667m2給予標準化建設補助。單個晚熟柑桔產業基地集中連片達到 500~3000 畝(3.33~200hm2),且全部基地成功實現返租倒包的企業類經營主體,在基地建成后(完成種苗栽植),可進行返租倒包,返租倒包期限要達到3年以上,并分階段進行考核驗收;成功返租倒包并通過驗收的,分別按第一年200元/667m2、第二年200元/667m2、第三年200元/667m2的標準獎補給企業類經營主體。

融資支持武勝縣對具備一定實力、有貸款意愿、有良好信用,發展政府支持的種養項目,且達到相應生產規模和標準的普通農戶、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種養業主、龍頭企業給予了適當的信用貸款額度和貼息支持。

2017年8月,為了解決晚熟柑桔產業新型經營主體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武勝縣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金融支持晚熟柑桔、優質蠶桑產業發展實施辦法的通知”(武勝府辦發[2017]26號文件),提到晚熟柑桔、優質蠶桑產業新型經營業主(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為貸款主體,由縣農業農村局、鄉鎮人民政府及承貸金融機構對轄區內業主進行聯合審核、篩選,建立產業貸款業主名錄庫,入庫業主方可申請產業貸款。堅持“先收后貼、分期補貼、應貼盡貼”的原則對經營業主按照貸款年利率2%的標準進行貸款貼息。按照業主自愿及風險可控原則,貸款金額在產業項目總投資的占比不高于50%的原則進行1~3年期貸款。經測算,晚熟柑桔產業每667m2平均投入約8000元,原則上晚熟柑桔產業貸款不超過4000元/667m2。若業主提供其他抵押物進行貸款,可放寬貸款額度,但放寬貸款額度部分政府不予貼息。

基建幫扶為有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配套公路建設,2018年10月,武勝縣政府辦公室發布 “關于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配套建設道路實行財政定額補助的通知”(武勝府辦發[2018]35號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給予全縣千畝晚熟柑桔產業園內配套道路設施的支持。2018年11月,武勝縣政府辦公室發布 “關于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配套建設水利設施實行財政以獎代補的通知”(武勝府辦發[2018]34號文件),再次提到將在全縣晚熟柑桔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內配套建設水利設施(即山坪塘、蓄水池、灌溉渠)。武勝縣集中了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助力業主晚熟柑桔園建設。在武勝縣白坪鄉四川國邦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晚熟柑桔園我們看到,果園周邊道路均已硬化,進出果園十分便利。公司管理人員告訴我們,新建果園之初,向縣上申請獎補的時候,縣農業農村局熱心地配合指導,按照規定和驗收結果,獲得了獎補資金;并協調相關項目,使果園道路硬化享受到了先建后補的優惠政策。

科技支撐除了在建園、基礎設施、融資等方面扶持外,武勝縣在科學技術方面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具體包括5個方面:

強化與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h政府與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發展現代農業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1)引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武勝縣設立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相關的科研基地、研發中心、專家大院,建立農業產業良種繁育中心及優良品種資源庫,解決現代種養業新品種、新技術源頭問題。(2)邀請農業專家學者到武勝舉辦發展現代農業專題講座、開展系列培訓,幫助全縣各級干部、縣鄉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把握發展現代農業、種養加(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理念、新舉措和實用技術。(3)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農業專家學者為生產主體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

提升公益性農業服務力量。(1)根據全縣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對縣、鄉鎮農技人員進行全面普查,按照水果、蔬菜、生豬、家禽、蠶桑、水產等分類建庫管理,形成全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技術服務隊伍。(2)組織各類別農技人員分期分批到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短期培訓,到現代農業相關產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的縣市區考察學習和實踐鍛煉,進一步提高全縣農技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3)健全政府公益性農業技術服務機構,組建武勝縣柑桔、蔬菜、畜牧、蠶桑和水產產業技術服務中心等,形成全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技術骨干力量,為全縣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公益性技術服務。

發展經營性社會化農業服務組織。(1)針對全縣重點發展的現代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依托現有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業協會等,發展一批經營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按照“市場主導、農戶主體、政府支持”原則,推行合作、訂單、托管、獎補等方式,支持經營性社會化農業服務組織為全縣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由農戶自主付費,政府對農戶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給予適當補貼,構建起農業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社會化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格局,為全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從信息、種苗、檢測到加工、貯運、銷售的“一條龍”服務。

培養“田秀才”“土專家”。(1)根據全縣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由縣農業農村局(畜牧局、蠶桑局、水產漁政局)專門調查、統計、篩選一批具有一定種養業發展技能的家庭農場主、專業大戶、種養能手,經過相關程序審核認定其業務技能和級別,建立武勝縣現代農業生產“田秀才”“土專家”隊伍。(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題培訓與考察學習相結合,由縣財政出資組織“田秀才”“土專家”參加技能培訓、考察學習、合作交流,不斷增強“田秀才”“土專家”發展現代農業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3)堅持市場化手段,動員和組織“田秀才”“土專家”就近就地為廣大農業生產者提供技術服務,切實把農業生產的日常實用技術問題解決于村社、消除在田間地頭。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建立完善新型農民培育機制、認證機制、政策扶持機制和投入保障機制,將有意愿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返鄉農民工、回鄉大學生、復轉軍人和本地農民等培育成為新型職業農民??h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結合相關培訓項目,年初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計劃,分門別類、分期分批開展現代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產業工人培訓,每年培訓不少于300人次,每次培訓不少于5天,對培訓合格的頒發新型農民證書。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繼續教育培訓機制,對有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開展為期不少于1個月的專業培訓,大力提升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素質能力水平。

其他支持為降低晚熟柑桔產業新型經營主體在發展產業過程中因自然災害、市場震蕩等不可抗力因素帶來的系列風險,2018年2月,武勝縣政府發布“關于晚熟柑桔、優質蠶桑特色農業產業保險的實施意見”(武勝府發[2018]6號文件),提出決定建立特色農業產業保險服務機制,以確保晚熟柑桔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堅持政府引導、自主自愿、市場運作、協同推進四項基本原則上,幼樹期(1~3年)保險金額2000元/667m2,初果期(4~5年)保險金額 3000元/667m2,盛果期(5年以上)保險金額 5000元/667m2,保費費率控制在1.5%以內。業主交納保費額度的30%,縣財政補貼保費額度的70%。

二、產業發展典型業主涌現

武勝縣柑桔產業悠久的發展歷史,準確的產業定位和發展目標,多方面的產業發展配套政策,以及落實到位的產業發展措施,吸引了大批業主積極投入產業發展,目前當地晚熟柑桔產業擁有業主近600個,涌現出了不少產業效益優,帶領一方農戶致富的典型代表。

武勝聚鑫家庭農場——劉向東2016年,武勝縣萬隆鎮政府為了貫徹落實縣委關于晚熟柑桔產業的整體規劃,引進本鎮在外創業的劉向東回老家飛來石村承包土地,種植晚熟柑桔,帶動鄉親脫貧致富。劉向東懷著致富不忘鄉親,回報鄉親的心態,流轉老家坡地及撂荒地300畝(20hm2)余,成立了武勝聚鑫家庭農場,開始種植晚熟柑桔。

飛來石村是省級貧困村,為了早日脫貧,讓老百姓走上致富路,也為了讓劉向東承包的山地晚熟柑桔項目順利實施,政府統一規劃,組織專業施工隊伍進行土地平整,修建生產路2.9km,蓄水池4個,山坪塘3座,并在果園安裝水肥一體化系統,搭建果園用電線路。

劉向東也制訂了果園長期規劃,投入大量資金,全力推進果園建設。目前,該家庭農場建有管理辦公樓250m2,鐵皮板房700m2余,栽種晚熟柑桔1.5萬余株。為了更好管理果園,也為了當地農戶不外出務工就能賺到錢,劉向東組織老鄉學習果園管理知識和果樹栽培技術,每天均有20余人在果園里忙碌,除草、施肥、培土、修剪……

目前劉向東的果園已經開始掛果,今年預計產量100t余,3年的投入終于開始有了回報,劉向東更是信心滿滿,調整了自己的規劃,在管理好果園的同時,開始規劃鄉村旅游項目,大力開展林下養殖,搭建親子樂園,準備打造輻射重慶成都的休閑觀光產業園。

武勝卓燕家庭農場——胡小艷胡小艷老家在武勝縣勝利鎮石孔村,原在外地做生意,2018年9月,經朋友介紹,認真考察了解到老家適宜發展晚熟柑桔,而老家的土地基本都撂荒了,想為家鄉改改面貌,于是找到石孔村村干部協調土地流轉,于當年12月成立了武勝卓燕家庭農場,承包土地 400畝(26.67hm2)多,種植晚熟柑桔2萬余株?;噩F已經修建管理房及彩鋼棚大約600m2,道路2km,山坪塘2座,蓄水池2個。目前得到武勝縣農業農村局土地調型、種苗、管護等補助1700元/667m2。該家庭農場從成立起,平均每天都有10~20人在基地勞作,已發放工資30萬元左右,給當地農戶帶來了不錯的收益。為了將來有更好的收益,帶動更多農戶致富,胡小艷準備在果園投入雞、鴨、鵝、魚等生態養殖,將武勝卓燕家庭農場打造成鄉村特色產業。

武勝黃記家庭農場——黃綿軍武勝黃記家庭農場成立于2017年12月,位于武勝縣鳴鐘鄉獨巍山村,承包土地 170畝(11.33hm2),種植晚熟柑桔9000株,在政府相關人員的規劃和指導下已修建產業路1km,山坪塘1口,蓄水池1個。農場目前得到農業農村局土地調型、種苗、管護等補助2800元/667m2,管理房也已修建完畢;每天有5~10人在基地干活,每月支出工資1萬~2萬元,不僅為當地農戶帶來了收益,還改變了當地的落后面貌,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四川國邦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國邦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7日,注冊資金5000萬元,擁有十幾個控股、參股企業,資產規模達5個億,是一家集現代化農業、規模種養殖業、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和農副產品市場開發等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集團企業。

該公司目前在武勝縣白坪鄉鳳鳴村、隘口村,沿口鎮五一村、響水灘村,鳴鐘鄉華嚴村,中心鎮龍門村、象鼻村等處流轉土地共7000畝(466.67hm2)種植晚熟柑桔,已獲得政府標準化建設、土地調型、苗木、管護等補助,即將獲得返租倒包、道路設施和水利設施方面的補助。該公司通過對流轉土地區域稻田和山丘地進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若干“稻田+”“果林+”產業單元,以此為載體進行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和果林綜合利用示范,推動武勝縣農業轉型發展。公司同時極大地促進當地農民更廣泛就業,每年使用當地農民工6000余人,年新增用工6萬個工日,發放農民工工資300多萬元;其中約1/3為貧困戶,流轉貧困戶土地及長期帶動貧困戶116戶,吸納穩定勞動力就業人數90戶,通過返租倒包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6戶;每年為當地貧困戶人均增收1.6萬元左右,切實帶動了貧困農民增收致富。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公司積極探尋農業產業鏈發展道路,擬在武勝縣沿口鎮五一村建成占地約40畝(2.67hm2)的晚熟柑桔初加工基地,預計將于今年10月完工,從農業產業前端和末端入手,以形成有機結合的閉合產業鏈。

四川超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四川超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其前身為2012年成立的武勝書巖農產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50萬元,座落于武勝縣真靜鄉書巖村,主要經營范圍為農業技術研發、畜禽及水產養殖、魚苗培育、蔬菜種植、農林開發及水果種植。

目前為止,該公司共計投入1000多萬元,與書巖村委會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承包土地共1000 畝(66.67hm2)多,發展晚熟柑桔種植、獼猴桃種植、魚苗培育、水產養殖、家禽養殖。在發展晚熟柑桔過程中,該公司已獲得政府標準化建設、土地調型、苗木、管護等補助,即將獲得返租倒包、水利設施方面的補助;園區道路建設上采用政府占“大頭”,公司自籌一部分模式,修建主路3.1km,園區內部道路5.8km,山坪塘2座,蓄水池7個,安裝電表7個,使水肥一體化在全園區得到實施,為柑桔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近兩年的精心管理,該公司柑桔長勢喜人,在2020年一季度管護明星評比活動中獲得農業農村局專家組考評“二等獎”。

該公司在柑桔生產過程中也采用返租倒包方式,招聘本村身強體壯、有著一定的管理能力并能吃苦耐勞的農戶,對公司果園分片區管理;園區生產操作工人招聘以就近原則,先滿足本村人員的需求。在工資薪酬方面,按不同工種上工天數定額核算,每人每月1000~2000元。園區日用工量保持在55人左右,其中貧困戶15人,有效緩解當地脫貧攻艱壓力,更為持久脫貧打下基礎。公司計劃通過5~10年發展,使書巖村在公司的帶動下變成一個環境優美、村民富裕、生活舒適的現代化新農村。

四川軒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軒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位于武勝縣勝利鎮觀音塘村7組,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是集現代晚熟柑桔種植業、水產養殖、生態土雞養殖和銷售于一體多元化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2019年公司流轉承包土地發展種養產業,現已擁有勝利鎮基地3000畝(200hm2)、金牛鎮基地 1600畝 (106.67hm2)、烈面鎮基地1200余畝 (80hm2),其中晚熟柑桔種植面積5500畝(366.67hm2)。該公司采取返租倒包生產經營,采取“公司 +基地 +農戶”的組織形式,實行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全力打造“四川省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幫助下,已獲得標準化建設、土地調型、苗木、管護等補助,即將獲得返租倒包,道路、水利設施等補助,公司迅速發展,實現勞動力就地轉化300余人,帶動農民130余戶,幫助50余戶貧困戶脫貧,農民戶均純收入增加1.5萬元以上。未來,該公司計劃將現有的“武勝縣穿巖晚熟柑桔千畝經濟示范園”建成“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土地流轉模式“先行區”,并探索“農業龍頭企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經驗,構建有特色的四川丘陵地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武勝縣根據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以及柑桔產業發展實際,對晚熟柑桔產業經營主體進行了考量,側重了對種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導和培育。我們看到上述業主代表,無論家庭農場還是企業,都得到了政府的幫扶,政府的產業發展具體措施落到實處,這才促使當地晚熟柑桔產業快速發展,在較短的時間成效顯著,成為一個特色產業、一個大產業。未來,武勝縣如何將晚熟柑桔這一特色產業做強,相關政策已在推進,值得期待。

(文中配圖除注明出處外,均由武勝縣晚熟柑桔產業協會提供)

猜你喜歡
晚熟柑桔業主
探討業主方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
美國:佐治亞州柑桔種植面積持續增加
法砣19%SC 能有效防治柑桔炭疽病
全球:2020/2021年柑桔產量預計增長4%
晚熟
晚熟蘋果摘袋五忌
晚熟
一條魚滑入下水道
職業“房鬧”背后的“產業鏈”
晚熟臍橙映峽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