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失信及懲戒機制的探究與思考

2020-09-22 10:26吳銀霞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思考探究

吳銀霞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國際科技競爭的日益激烈,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關系更為緊密,在科技取得發展的同時,科研失信問題愈發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制定相應的懲戒機制勢在必行,這樣有助于遏制科研失信行為的蔓延,有助于保障我國科技事業的良性發展。本文分析了哲學社會科研領域科研失信及懲戒機制的意義與價值,并對構建科研失信及懲戒機制的總體思路與實施進行探究與思考。

【關鍵詞】科研失信;懲戒機制;探究;思考

1.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1.1有利于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

建立相應的懲戒機制,是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一步??蒲姓\信要求科技人員從事實中追求真理、勇于創新,在科技活動中開展開放合作,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科學道德、科學精神。技術要創新,科研就必須誠信,科研誠信是技術創新的基石??蒲姓\信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科學精神、維護科學技術和社會聲譽、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手段,是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求。

1.2有利于管理科研工作的實施

建立相應的科研活動紀律懲戒機制,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科學有序的管理。近年來,有關部門針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所反映的科研失信行為,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關于制度的建設從很多方面不斷加強,期望能夠使科研環境不斷優化,治理學術不端、投機取巧等不正之風。對于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的科研失信行為,如何合理加以懲戒,在學術界是一個復雜而棘手的問題,也是科學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如何進行調查和處理,必須依托于健全的組織和規范的程序,同時必須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這樣充分體現了尊重科研工作,也維護了科研工作者的權利,有助于對科研工作實施科學有序的管理。促進科研誠信建設,發揮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確保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健康發展,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2.研究的內容

2.1研究對象

就科研失信問題,對所有相關的責任主體、管理部門、監督部門、科研項目管理機構、科研刊物、科研中介機構等進行研究,探究一套完整的多方聯動機制。從制度建設與懲戒機制兩方面著手,事前采用教育引導、制度建設、社會監督等方式力阻科研失信現象的發生;事后采用嚴厲懲處、勒令退出、名單公開等方式,彌補科研失信給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肅清科研風氣,凈化科研環境。堅持預防與懲戒并舉,自律與監督并重,著力打造共同建設,共同治理并共享的科研誠信新格局,努力營造較好的科研氛圍,真正做到誠實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創新、鼓勵探索、攀登高峰。

2.2關鍵問題

監督部門在國家社科院的統一領導下,對科研行為所有相關主體,采取全過程審查,開展聯合治理。建立嚴格的立法及相關規則,科研管理常態化,使其不敢失信;在科研活動中,以更嚴格的標準進行全過程監督,行業自查與機構審查相結合,使其不能失信,對有關責任主體進行教育引導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和科研自覺,使其不想失信。當科研失信事件發生后,針對不同責任主體采取針對性的懲戒措施,嚴厲懲處責任主體與主管部門,同時處理科研項目管理機構、科研刊物、科研中介機構等,形成聯合治理+懲戒有力的科研管理格局。

2.3主要觀點

從科研行為責任主體、管理部門、監督部門、科研項目管理機構、科研刊物、科研中介機構六個層面,分別從事前預防和事后懲戒的角度,建立聯合懲戒機制。

3.構建科研失信及懲戒機制的總體思路及實施建議

3.1總體思路

對于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失信及懲戒機制,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及時、適當地懲處科研不端行為,限制科研失信行為人的經濟、道德等其他方面,使他們付出相應的代價。其研究過程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建設管理體系。重視并加強對科研誠信和科研行為規范的教育,在政策層面強調其重要性,在實踐層面健全完善科研評價體系和建立管理制度,逐步完成科研誠信制度化建設。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應當建設相應的科研誠信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將科研誠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在高校開設科研誠信相關的課程,政策上作硬性規定,將其設置為必修課。采用政策約束等方式,使科研誠信教育的目標、內容以及范圍更為規范化、具體化,積極探索科研誠信教育的新模式、逐步擴展科研誠信教育的對象,最終使科研誠信教育逐漸走向成熟。

(2)規范懲戒機制。對于科研失信行為的調查必須及時公開、公正、透明,機構領導需重視,懲戒需嚴厲。將懲戒機制規范化、具體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即所有從事科研活動的責任主體及相關部門、機構等受其約束,根據科研失信行為作出相應懲戒。

3.2實施建議

(1)加強科研誠信教育,提升科學道德素養。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更加重視知識教育,卻往往忽視科學態度、精神和方法教育,因而導致許多科學技術工作者并不了解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或者知之甚少。各級大學等院校等機構必須建立科研誠信教育體系,并將科研誠信納入日常教育內容和活動,認真組織,周密部署。對于??粕?、本科生和研究生,將科研誠信教育作為必修課;對于科技人員在開展繼續教育時,將科研誠信教育作為重要內容。通過日常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構建良好的誠信環境,培養科技人員的誠信意識。

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研討、交流等科研誠信教育活動。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項目負責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廣大科技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加強道德修養,提升自我約束能力,以實際行動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做到遵紀守法、恪守學術規范。

(2)完善懲戒機制,遏制科研不端行為。建立調查和處理科研失信行為的制度。政府部門、科學技術機構、管理機構和高等院校,根據管理職責,制定規定和程序,設立專用渠道接受舉報,并對科研不端行為進行處理。完善科研失信行為的監督體系。政府部門、科學技術機構、管理機構和高等院校,在科研管理的主要環節對科研活動進行監督,可以利用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科學共同體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使監督手段趨于完善。

(3)加大懲戒力度,提升科研失信的代價。為了預防和減少科研失信行為,還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手段做強有力的的后盾。對科研失信行為的懲戒需要加大力度,不能僅僅停留在輿論上的譴責,而是要使相關責任人承擔相應的責任,付出高昂的代價,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降低科研失信行為的概率。

在科學社會化的大背景下,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所有科研人員及相關機構、部門都應該具備基本的科研誠信,而不能涉及科研失信的不端行為。在科研管理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創造一個良好且平等的競爭環境,營造和諧的學術氛圍。在建設科研誠信過程中,預防教育有必要加強、判斷標準要十分明確,建立管理制度使處理程序規范化,切實落實到監督和懲戒的責任人,最終形成詳細具體的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失信的懲戒機制,以期取得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張樹良.我國地方科研誠信監管體系建設需求及其重要性分析[J].現代情報.2018(09)

[2]徐巍.科研誠信治理的國際經驗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32)

[3]《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摘編)[J].軍事運籌與系統工程.2019(04)

本文系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重點課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失信及懲戒機制研究。

猜你喜歡
思考探究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圓錐曲線試題的探究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