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經濟下公共管理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研究

2020-09-22 11:27張杰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職業素質公共管理市場經濟

張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公共管理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工作,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變革帶動人才培養,推動就業市場發展。本文基于新的市場經濟情形,分析了公共管理的含義和發展現狀,介紹了公共管理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現存的問題和弊端,詳細闡述了培養具有職業素質的人才的創新性思路與措施,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借鑒。

【關鍵詞】市場經濟;公共管理;職業素質;發展現狀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企業發展迅速,隨之帶來了企業公共管理問題。企業公共管理需要對人才進行職業素質培養,管理人才培養制度需要不斷變革。如今企業公共管理不能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存在脫節現象。管理的模式沒有得到創新,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處理好外界對它的干擾問題,不能處理好人才發展問題。所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通過減少政府干預和開放市場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人才培養問題的創新性措施和方法至關重要。

1.公共管理內涵分析

公共管理涉及公共組織管理,包括有政府部門組織、非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等,為的是獲取現實社會的公共效益。培養公共管理領域的人才可以幫助公共管理工作順利進展,可以解決市場對于該領域的部分需求,可以更好地提供社會服務。人才競爭推動社會發展,社會需求促進公共管理發展。人才培育的方向包括有人才技能培養、素質培養、道德培養等,加快復合型人才培育機制建成速度,提高人才行政水平和職業素養。企業公共管理人才培育的發展需要以社會發展為前提,傳統的培育制度存在發展漏洞,需要創新公共管理模式,找到管理的平衡點,發揮管理工作最大的影響力。

2.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弊端分析

2.1課程設計與需求不一致

高校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設置了一系列的課堂課程計劃,但是,這些課程應用性不強,不能在實際公共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應用,對理論知識重視程度遠大于實踐操作,理論知識體系零散,沒有整體性。相關的職業需求是隨著行業改革而不斷發生改變的,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很嚴格,需要有專業素養也要有實踐經驗,需要有整合公共管理資源的能力還要有很強的公共管理意識。在實際的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方和企業方的合作不夠融洽,公共管理的處理方法不夠成熟。

2.2實踐教學與職業需求不一致

公共管理專業本身具有特點:第一重視實踐教學;第二招生人數少;第三資金投入不足。所以,高校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弊端是實踐教學與職業需求不一致,實踐教學的時間短暫、間隔零散、整體性弱、合作意識不強,學生到社會工作時,很少能夠保留公共管理教學理論知識,忘記的概率很大,課本更新換代頻率低,導致理論遠離實際的概率變大。

2.3教師的職業素養不高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者,發揮實現公共管理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師缺乏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的認知不夠。具體來說,(1)針對教師的實踐意識來說,教師不重視發展實踐教學模式,認為實踐教學不能成為公共管理課的主流教學模式。在這種認知條件下,實踐教學逐漸走向過程形式化和錯誤教學模式化。(2)針對教師的專業能力來說,教師缺少一定的職業素養和綜合技能,教學經驗不足,不具備實踐教學能力,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能靈活應對各種情況。

3.公共管理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策略

3.1完善公共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設置了課程計劃,但是,這些課程應用性不強,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有效應用,所以,高校需要完善專業課程設置,整合課程體系建設,以培育人才職業素質。(1)公共課設置包括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培養管理系統的辦公技能。(2)專業基礎課設置包括培養學生行政管理、現代化公共管理等能力。(3)專業技術課設置需要考量學生綜合專業素養,包括培養學生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組織領導能力、英語應用技術、市場營銷等實踐性技術。(4)專業實踐課程安排實習、實踐、實訓等活動,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突出專業應用領域。

3.2提高公共管理專業教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教師的職業素養缺乏,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能靈活應對情況。所以,為了推動高校公共管理教學工作,應該要把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放在首位。(1)通過舉辦培訓活動培訓師資隊伍的整體職業素養,培訓的內容包括信息技術培訓和公共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培訓等。(2)積極鼓勵教師進行主動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自制力和激發學習熱情。主動學習的途徑包括課后學習、同事間相互討論學習和與同學們溝通交流學習等。經驗的交流互通可以提高教師工作的工作效率,師生的交流可以縮小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密切兩者關系,以平等的地位建立學習基礎。

3.3完善公共管理評價考核機制

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機制關系到高校公共管理課理論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是,現如今的考核評價機制呈現不成熟、形式單一、不客觀等特點,所以,當務之急是完善評價考核機制。評價考核機制的完善方向是考核呈現更加客觀性、可行性,多樣化考核途徑以及動態化評價考核機制。首先,為了實現評價考核機制更加具有實用性和適應性,考核的形式應該規范化,把每一條考核標準都制定出詳細的細則,以規章制度規范操作。其次,實踐考核的形式不拘泥于傳統形式,創新形式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評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等能力,拓展教學維度,讓學生在枯燥的理論學習之余感受教學的創新。

3.4創新實踐教學機制

高校的公共管理課理論教學具備較強的政治因素,所以實踐教學機制應該得到創新和規范化,突出實踐教學效能。第一,做好頂層設計工作,包括保障機制、課程設計、人才引進機制等。頂層設計規范教學流程,創新教學實操,有利于人才培養和資源整合。注重實踐教學的作用,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激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科的應用性。第二,優化各項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實踐教學的基礎,是完成教學工作的指導方法。規章制度需要結合實際,制定的方法必須合理化和規范化,需要切實可行并且符合實際,讓規章制度的實施更加順利,提前解決可能遇上的問題。第三,注重經費的花費和落實保障制度。經費是實踐教學的輔助性因素,沒有經費就不能順利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經費的投入需要高校及政府的支持,經費的來源還可以是當地企業或社會相關單位等。實踐教學的經費支持必須??顚m?,發揮經費最大的作用,實現實踐教學機制完善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創新實踐教學機制是高校公共管理課理論教學的重要途徑,應該得到重視。

4.結束語

新時代下國家對于高等學校的公共管理的相關工作十分重視,公共管理工作的開展關系到學校教學目的,關系到培育什么樣的人才等關鍵性問題。針對高校來說,將課程教學融入到人才培養教學中,有利于落實國家對公共管理的教學政策,落實國家培育人才的政策。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培育人才職業素質的關鍵性因素在于創新培育機制,從而發揮相關領域人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姚曉夢.論市場經濟下公共管理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9.

[2]王麗梅.公共管理類人才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基于無邊界職業生涯理論的分析[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9,022(003):58-61,80.

[3]蔡明思.市場經濟下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研究[J].消費導刊,2018,000(001):228.

猜你喜歡
職業素質公共管理市場經濟
商務部:美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嚴重歪曲事實
關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電氣設備課程模塊化改革與實踐
春節聯歡晚會的思想導向性增強對于公共管理的影響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談我國非政府組織的公共管理功能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論市場經濟行為的善惡原則及對傳統道德的印證
重用懂得市場經濟的英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