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地方監獄機構設置與管理制度研究

2020-09-22 11:47張一溪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縣衙監獄設置

張一溪

【摘? 要】我國最早的監獄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時隨著夏朝的出現而產生的,經過殷商、西周、春秋各時期的發展,到明清時期日趨完備。在內鄉縣衙內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監,本文以內鄉縣衙監獄為例,簡述清代地方監獄的設置及運作制度。

【關鍵詞】清代;地方監獄;內鄉縣衙;機構設置;運作制度

1.監獄的起源與發展

監獄,是統治階級關押已決犯的場所,是依照國家法律而設置的刑罰執行機構。監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獄是原始人馴養野獸的檻或者巖穴,到氏族社會后,用來關押俘虜,驅使他們勞動。國家產生之后,作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監獄也產生了。最初沒有“監獄”這個名字,夏朝叫“夏臺”(現在河南禹縣境內),是中央監獄的名稱,一般叫“圜土”。商朝監獄叫“羑里”(現在河南湯陰縣東北),還叫“圉”,是甲骨文中出現的一個字,意思就是“獄”。周朝時也叫“圜”或者“囹圄”。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監獄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很多,此時的監獄名稱也有了變化,叫做“圄”。到秦朝時,因為法律嚴酷,犯罪的人增多,所以監獄也比以前增加許多,郡縣基本都有監獄。同時,為了適應需要,秦律的《囚律》中有了監獄管理方面的詳細規定。

監獄從漢朝開始稱為“獄”,漢朝的監獄更多更濫,除了中央監獄即廷尉獄外,還有各個官府自行設置的監獄。此時的監獄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如內宮、居室、保宮和請室等。地方上的郡縣也都有自己的監獄,當時全國共有2000多所監獄。南北朝時的監獄體制基本上繼承了漢朝體制,但北朝除了監獄外,還挖地為獄,叫做地牢。

元代,刑部掌中央監獄,地方各州府縣級行政機構均設監獄,明代沿用元代獄制,其錦衣衛和東西廠內亦設有監獄。

監獄制度到清代已發展至巔峰,不僅吸收了歷代的經驗,還引進了外來的先進思想,其設置已接近近代監獄,但像這樣的監獄保存下來的已為數不多,內鄉縣衙內就有一座保存較好的清代地方監獄。接下來就以內鄉縣衙監獄為例,具體闡述清代地方監獄的設置機構。

2.內鄉縣衙監獄的建筑結構

內鄉縣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一座古縣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譽。

2.1監獄的方位

內鄉縣衙監獄占地面積914平方米,建筑面積867平方米,建筑為獨立院落,布局為南北走向,東西對稱、布局嚴謹、矮小陰森。因為古代國家行政機關體制是集審判和執行于一身,為提審和管理的方便,斷獄的審判機關和監獄一般是緊鄰的,按照建筑風水和中國傳統陰陽學說,衙門一般要坐北朝南,監獄位于坤位,屬陰,因此,我們常見的監獄坐落方位是西方,而內鄉縣衙的監獄處于衙門大堂的右角,是西南方位。內鄉縣衙開放前,為縣公安局拘留所。這15間磚木結構的單檐底矮灰瓦房與一般民房有很大出入,根據康熙本《內鄉縣志》所載內鄉縣城圖,歷史上的縣衙監獄應該就在這個位置。據清末民初在內鄉縣衙當過師爺的耄耋老人回憶,確認這里就是清代老監獄。

2.2監獄的機構設置

(1)監獄建筑群的首部建筑一一獄神廟。監獄建筑群的首部建筑是獄神廟。它座北朝南、硬山單檐、出前檐三間,占地面積70平方米,比其他正間所有建筑都高大寬敞。獄神廟正間敬有威嚴的皋陶坐姿塑像,是中國監獄的創始人?!稘h書·胡建傳》等典籍也有“皋陶作刑”、舜命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土,五刑有服”等記載,傳說他養著一只神獸獬豸,善辦是非曲直。皋陶請神獸參加審判,所以賞罰分明,因此被后世尊奉為獄神。在內鄉縣衙獄神廟有副對聯:上聯“爾違條犯律罪有應得”;下聯“吾發奸擿伏歧途指返”。這對聯的意思是說,你如違反了法律,因禁你罪有應得,我露邪惡,使其無處躲臧,正是給你歧途指路,使其重新做人?!秲揉l通考)記載:每月初一、十五或獄內發生重大事情,犯人和獄吏都要到此舉行活動,祈求獄神保佑。

(2)獄卒房和刑訊室。獄神廟東側緊靠大門是座東面西兩間、面積30平方米的獄卒值班室,為硬山單檐磚木結構。對面西側兩間是刑訊室,主要是用刑具行刑逼供的地方。

按照清律的規定,刑訊是合法的。因此,有些犯人在行刑的過程中不能忍受重刑而死亡,法律也不予追究。在院內保留著一眼水井,井口特別小,后經鑒定這是供犯人飲水所用。舊時監獄內的水井上面都壓著一塊大石,有圓的,也有方的,石中間挖一圓孔,只能放下一個很小的提水桶,這主要是防止犯人投井自殺。

(3)牢房的設置。牢房又分為內監、外監和女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死牢、普牢和女牢。強盜和斬絞的重犯俱禁在內監,軍、流以下的人犯俱禁在外監,婦女犯罪俱禁在女監。普牢房9間,緊貼獄卒房南山墻,座東面西一排5間,對面座西面東一排4間,普牢院門座南面北,占地面積135平方米。

普牢、女牢、死牢建筑均為硬山裹檐磚門結構,房屋低矮、陰暗潮濕,所有房門都不足1.5米高、犯人須低頭才能進出,否則有碰頭之傷,其含義為“低頭認罪”。在內鄉縣衙監獄死牢內第一間放一大青石,其上刻有“匪類墩”三字,石的一端上有一小圓孔,青石為內鄉縣衙1994年維修房子時出土,出土時其上帶有一鐵鐐,由此可以證明,在清代一些強盜和命案犯在牢內仍然要帶木枷、腳鐐,被鎖在這塊大青石上。

3.監獄的黑幕

州縣主要的牢獄是監,這個監可以收容各種罪犯,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看管,還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監犯有輕重男女,監房有內外層次,在管理上有監規,在處置上有刑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管理制度。鋪倉等非正規的牢獄,雖然沒有專門的管理制度,但也有一定的管理方法。

監獄的經費主要是來自于囚犯,在明清兩代,獄囚是獄卒衣食父母的觀點是牢不可破的,所以州縣官“不分人數多寡,事情輕重,概行寄監,寄倉,寄鋪”,無非是敲詐錢財,給官吏們增加收入。所以才有“追贓之犯,有以斗粟貫鈔久為拘系,有以家屬姻黨幽令代償”等情況出現,至于“忽慢因循,動淹歲月,被犯之人,坐井觀天,悲嘆抑郁;被誣之家,晨昏供給,生理俱廢”。于是,“官吏交征,里老顛倒,有錢者先求挽該吏指引見官,說事過錢;無錢者捉拿到官,分外避勒拷打,含冤無訴,強要招承。又不隨即發落,久禁長監。無奈責令妻子生錢揭債,典當產業,變賣兒女,先賂禁子,兵牌,吏典至于主文書手,后到正佐同僚上下皆同?!北O獄成為地方官吏走卒的利藪。

監獄作為統治階級的國家機器,在歷代歷史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以內鄉縣衙監獄為例,在研究這所我國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清代監獄時,我們不難發現,雖然現代監獄建筑的設計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經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但內鄉縣衙的唯一性、獨特性、完整性為研究清代監獄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和歷史依據。

參考文獻

[1]田濤,鄧秦點?!ご笄迓衫嗒z·故禁故勘平人[M].法律出版社,1999

[2][4]柏樺·明清州縣的監獄[J].中國史研究,2002(4)

[3]黃六鴻·?;萑珪ば堂俊けO禁「M]/四庫 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影印本

猜你喜歡
縣衙監獄設置
奇怪森林
變電站五防系統臨時接地樁的設置
ControlUWP 讓Windows 10的設置更方便
浮窗手勢讓手機操控更輕松
巧擴監獄
考進來的
捕快復仇
監獄堪比天堂
漁船上的謀殺
雷公奇遇記之審油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