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波與萬有引力—猜想

2020-09-22 14:47周錦剛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光波中子光速

【摘? 要】 一直以來人們始終認為光與光波就是一件事,光就是以光波的形式存在的,光速也是固定不變的。這個對光的認識限制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限制了科學理論的進步。光是什么?光波又是怎么產生的?光速為什么是30萬公里/秒?而不是更快?光傳播需要介子嗎?光與引力有什么關系嗎?弄清光與光波的區別我們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奧秘了。讓光波速度約30萬公里/秒和讓物質(天體)產生引力場的因素都是同一個因素。萬有引力(場)的產生就象導體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電場一樣,我們將能使物質(天體)產生引力場的"場"稱為"太一場",用"y"表示。y=(c: 光波速度)。

【關鍵詞】光波;萬有引力

1.概念介紹

物質是能量的載體,能量是物質的表達形式,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物質、能量、速度就是宇宙(時空)的本質!時空因為有了物質、能量、速度而變得有意義,物質、能量、速度三者之間的相互轉換就演義了宇宙中的一切。

1.1物質

物質(反物質)是能量的載體。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只有三種,它們是正電子(注:這里所述的電子為中性)、負電子和中子。正物質(物質);一個正電子與一個中子結合就是質子,再獲得一個中子就形成了一個氫原子核,再捕獲一個負電子就形成了一個氫原子。反物質;一個負電子與一個中子結合就是反質子,再獲得一個中子就形成了一個反氫原子核,再捕獲一個正電子就形成了一個反氫原子。

1.2能量

能量是物質的表達形式。它們是:太一場、引力場、磁場、電場、電磁波(光波)、動能。

1.3運動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運動速度分為三種情況;第一,光速以下是動能部分。第二,光速部分:引力場、電磁場、電磁波(光波)為間接能。第三,超光速部分,能量態物質產生的太一場。

2.光

光是物質能量的釋放,是能量。光在絕對真空(沒有物質和能量的空間)中傳播速度趨近于無窮大,傳播損耗趨近于0。(注:量子超距糾纏基本不用時間已被科學家多次證明!只是人們的思想被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這一事務而禁錮了)。人看不到光,只能看到光波,但可以看到光產生的現象,如量子糾纏,心靈感應和憑空光爆等。

3.太一場

太一場是反映空間“能量態”物質強度(密度)的物理量,用“y”表示,它與光速成反比,即y=。它是與宇宙大爆炸同時產生的,是物質“能量態”產物。它是宇宙中一切事務的主宰!有了太一場萬物就有了引力、有了質量;光也變成了光波;光速也從趨近于∞下降到30萬公里/秒(地球所處空間);物質、天體、星系得以形成,宇宙中的一切事務變得有了秩序。

從y=式中可以看出太一場越小光速就越快,光速不是恒定不變的。

4.物質的能量態

物質形態是物質演變過程中階段性體現,是物質能量的體現。物質形態種類分為能量態、量子態、原子(含分子)態(靜態、固態、液態、氣態、有機態)離子態、中子態、黑洞態。物質的能量態(物質云)是無法合成原子而超光速運行的中子,也稱中子的能量態,能量態是大爆炸的產物,形成恒星后便遠離了恒星,而我們現在的能量態物質是恒星形成后產生核爆形成的,太一場就是能量態物質產生的,即暗物質和暗能量。由于太一場就是能量態物質產生的因此太一場是一個不連續的場,量子糾纏也就得以實現。

5.如何理解質能方程

質能方程E=mc^2是愛因斯坦探討物質與能量之間關系的方程,由于愛因斯坦不知道光速為什么是30萬公里/秒!就將光速視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并作為一個常量用于方程中。這個公式應當理解為當ⅴ=C^2(應當ⅴ趨近∞)時E=m。也就是在此時物質和能量成為一體,即能量態物質(現在所有恒星還在做)。這個理解方式已被核物理學家觀測核聚變時證實。核聚變后科學家發現物質丟失,也就是少了一些物質不知去向?核聚變時需要更強大的太一場!更強的太一場能使物質的引力更強,也就使物質更容易產生聚合。因此在核聚變時必然要丟失一些中子用以增強太一場。

6.光波

光波是物質能量釋放的劇烈程度,即物質能量釋放與太一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波動。能量釋放越強波動就越大,波動頻率用“f”表示即f越大它所含的能量就越大。光波速度受太一場影響,太一場越強光速越慢光波速度與太一場成反比。C = (c:光波速度y:太一場強度)

因光波速度為實測值,故地球所在區域的空間太一場強度也就確定了。光波速度因太一場的阻礙光速就限制在約30萬公里/秒,光速不變(在該區域)也因此而確定??茖W家發現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如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就比在真空中慢,而切又有量子超距糾纏存在(速度趨近∞)這說明光速與傳播介質成反比。

7.光波與引力的關系

其實光波與引力沒有直接的關系,因光波受太一場影響,而萬有引力(場)也與太一場有關,我們通過測量光速也就知道了地球附近的太一場強度,從而就可以知道地球的引力場。物質(含天體)萬有引力(場)由兩部分組成,即物質的運行(凈速度)引力和物質的自轉引力組成:F = F1+ F2

F1是自旋引力是合成物質的"強力”,也是星系形成的重要力量;F2是物質(天體)沒有自轉時的引力(場),F1加F2統稱為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是宇宙中最早產生的力,F2=mvy公式中各要素變化迅速,產生了強大的萬有引力,最終將膨脹速度無限的宇宙放慢了腳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宇宙。公式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告訴我們這個宇宙是什么?即宇宙的本質是能量(y)、物質(m)和速度(v),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來源于這三者。

8.結語

宇宙是一個神奇的事務,需要科學家和廣大科學愛好者不斷的探索和追求,在尊重前人創造的科學成繢與進步的同時,大膽的創新、要敢于沖破前人的理論禁固,勇于提出新的理論,并將這一新的理論放到所有相關理論中去檢驗該理論的正確性,加之大量的思想實驗,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翁志遠.光波不是電磁波的相關實驗和理論依據[J].科技視界,2018(14):65-67.

[2]劉憲升.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思維過程探析[J].成才之路,2020(15):34-35.

作者簡介:周錦剛(1962.11-),遼寧沈陽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中醫基礎理論。

猜你喜歡
光波中子光速
散裂中子源大氣中子輻照譜儀研制成功
光速是怎樣測量出來的?
物質構成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光速生發器
光速有多快
基于Mezei算法的FeCoSi中子多層膜極化鏡優化設計
光速有多快
納米材料應用淺析
第一個不穩定的豐中子雙幻數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