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夜跑運動的安全問題及策略研究

2020-09-22 14:35陳斌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安全策略

【摘? 要】近幾年來,夜跑已經風靡全國,成為了一種流行于城市居民間的新型晚間活動。中小城市夜跑人群基數眾多,人民夜跑熱情高漲,但這一現象背后隱藏的卻是由空間壓縮、行為不規范等引起的安全隱患。為此,本研究以夜跑運動現狀為出發點,以其存在的安全隱患為落腳點,旨在通過對桐鄉市夜跑人群的調查來反映現實問題,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相應對策,為減少事故的發生提供一定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夜跑;安全;策略

1.城市夜跑運動的意義

1.1促進全民健身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打破了長久以往貧困的枷鎖后,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逐漸從吃飽穿暖轉移到幸福生活、健康生活上來。此外,疾病的增多也使得人民群眾對健身運動更加重視。同時,夜跑相比于其他健身活動對人體健康的促進功能更具優勢。跑步更加簡單,不需要經過漫長的訓練,其效果也更為顯著。

1.2促進身體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其中以工作作息和飲食結構的變化最為明顯。每個階層均存在著不同的壓力,日常工作需要更高的效率來完成,這都是大城市上班族高節奏工作下的產物。由此也引發了許多職業病,如脊椎病、心肺功能減弱等等。正是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這類人群不得不重視自身的健康,促使他們走出辦公室,通過運動來緩解工作上的壓力。

1.3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夜跑在其價值定義上逐漸成為了城市人對自我的一種突破,它不再具備單一的即鍛煉這一元素,更成為城市年輕人標榜自己生活態度的標簽。更有甚者將其視為邁向理想生活的必備品,是彰顯自我奮斗的一種外在形式。對于這些都市上班族而言,夜跑不僅充分利用了他們的下班時間來進行鍛煉,同時也能夠在夜跑中放松心情,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1.4擴大人際交往圈子

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夜跑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通過微信、虎撲以及各種論壇APP,夜跑成員組織化,人們通過網絡組成了一個個夜跑團體。這對夜跑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網絡讓夜跑變得能夠分享,也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社交方式。另一方面,夜跑組織的出現,讓一些城市人在逼仄的生存環境中得到了喘息,通過夜跑組織找尋群體認同,滿足其內心的多元訴求。

2.城市夜跑運動存在的安全隱患

2.1科學鍛煉意識缺乏

據調查顯示,在夜跑過程中受到外傷的最多,受到外傷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包括由于跑的太急或者沒注意腳下的路而摔倒導致的擦傷、扭傷,強度太大導致的肌肉拉傷、損傷。然而在夜跑人的主觀思想中,這些小傷不足為提,不會造成更大的后果,導致思想行為上的松懈,造成了極大地安全隱患,從而在日后的此類事故頻頻發生,更有甚者釀成大錯。

2.2人身安全意識淡薄

一些夜跑人群的人身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夜跑路線的選擇比較偏僻、昏暗,并且缺少組織性常常單獨夜跑,給不法分子們打造了可乘之機。另外,忽視交通安全也是夜跑人群安全意識淡薄的一種表現。在夜跑過程中有橫穿馬路、無視交通信號燈、占用機動車道等不文明行為,這些現象不僅擾亂了交通秩序,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由于車輛避讓不及而導致的慘痛案件。

2.3城市運動空間有限

即便目前許多大城市以及開始重視公共體育場地的建設,然而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依舊不足,建設速度趕不上人們對健身場地日益增長的需求。接踵而來的問題便是夜跑人群大面積自由開拓夜跑路線。這些不規范的夜跑路線是安全隱患的滋生點,這些路段往往燈光不足,也缺乏管理,為一些不法分子犯罪創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2.4城市公共服務缺失

夜跑運動的參與人數不定、活動時間較晚、活動范圍廣的情況,給社會管理和服務帶來了挑戰。當前,政府服務部門還未對夜跑運動引起重視,這直接導致了夜跑公共服務的缺失。

3.促進城市夜跑運動發展的對策

3.1重視夜跑的安全問題

要改變目前夜跑開展中的現狀,這就要求我們充分重視夜跑的安全問題。首先,必須認識到夜跑的初衷。如今大多數夜跑人忘記了初衷停留在如何更加方便或如何滿足當下的利益這一層面上,這種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引發安全隱患的罪魁禍首。如果我們能看到長遠利益,從重視夜跑的安全問題開始,逐漸改善整個社會現在的這種在夜跑安全問題重視方面的不良風氣,安全隱患就會大幅度減少。

3.2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城市夜跑空間

在城市規劃時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市民的實際健身需求,在城市的各個地點就人口及需求建立相應的公共空間,并力求做到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且富有人性化。例如建造地下、“空中”等體育活動場地,對城市的活動空間進行結構性調整。這讓各活動群體之間不互相干擾,各活動群體與社會單位不產生沖突。最后形成多層次、網絡化的健身空間結構。在城市規劃之后就要對夜跑道路的設計進行優化,從改善路面材質、優化照明路燈、設置相應指示牌、美化周圍環境等方面著手,打造舒適安全的夜跑環境。

3.3完善夜跑的相關法律法規

在應對此類事件上,首先要做的便是有據可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這需要出臺、補充、健全一系列與夜跑有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完善與夜跑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界定夜跑群體的活動責任與權力,規范其行為準則。另一方面,完善相關的法律同樣也是保障夜跑人群權益的重要措施,目前還沒有專門應對各社會群體糾紛的法律條款,這致使許多夜跑人在此事件的應對上處于劣勢,陷入被迫認錯的尷尬境地。因此出臺針對此類事件的法律條款,明確責任,為有關部門在處理夜跑權力越軌事件上做到公平公正。

3.4政府加強監督、調控工作

公共服務貫徹在整個夜跑過程中,這是由于日益增長且多樣的公共訴求造成的。日常生活中各個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都在各司其職,但政府往往有能力在購買社會力量時加入監督的條款,這并不是“狗打耗子多管閑事”,各部門只需在日常經營中多加注意提醒,帶來的就是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定。近幾年,出現許多運動軟件,他們都有統一的功能那就是可以記錄跑步的距離、速度及路線,如果有關部門能對路線進行整合處理,分析夜跑人流量,也能在出現失蹤案件后找到事發地點,并推送相關信息,夜跑人也能在發生事故時一鍵報警,這無疑從另一個角度加強了監管。

3.5各方協同宣傳、引導

政府應聯合各類職能部門、組織、媒體及教育機構對夜跑的安全知識展開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大量開展倡導文明、健康夜跑會議,引導好人民群眾對安全夜跑的認識并培訓相關的急救技能。與此同時,利用網絡、新聞,推送消息傳遞給人們一種安全科學的夜跑模式。

4.小結

城市夜跑運動作為一項極具城市風格的全民運動形式,符合全民健身的需求,釋放了城市人群對健身的渴望,促進了人們的身心健康,拓展了人際交往圈,有助于人類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保障夜跑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是推動夜跑運動發展的重要舉措。面對夜跑運動中出現的安全隱患,需要夜跑人群自身引起重視,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減少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城市規劃部門需要結合夜跑人群及市民的意見對夜跑道路進行修整及完善;政府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對夜跑進行監督與調控;社會各界需要協同宣傳夜跑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吳迪,劉志民.城市夜跑快速興起的社會動因及推動策略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03:30-33

[2]王易.夜跑族當心跑丟健康[J].江蘇衛生保健,2015,19:49.

[3]吳健.大學生夜跑運動的優劣性討論[J].體育師友,2018,41(06):54-56.

[4]張博.“夜跑”好處多鍛煉需注意[J].家庭醫學,2014,12:33.

作者簡介:陳斌(1991.9-),男,漢族,浙江嘉興,碩士,二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社會體育。

猜你喜歡
安全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