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導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2020-09-22 22:47程曉燕
速讀·中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問題導學自主探究數學思維

程曉燕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問題導學能夠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走向高效?;诖吮尘?,設計直觀化問題,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設計啟發性問題,能促進學生理解知識;設計互逆性問題,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自主探究;問題導學;數學思維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環節是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此,如何設計問題變得尤為重要,當下不少教師已經將目光放在問題導學這一策略之上,對問題的設計也進行了許多探索。然而由于很多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以及對于提問的形式不夠嚴謹,導致問題導學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好問題是每個教師都應當深入探究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設計直觀化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教師在進行設計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并且還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進行設計。問題應當是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而不是將學生拒于真理的門外。

例如,教師在對“10以內數的組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設計“6的組成”問題情境。

師(在黑板上畫6根木棍):大家請數一數,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多少根木棍?

生:6根。

師:很好。請大家利用數學的方式來將算出6根的過程表達出來,如果有不明白的同學,可以與旁邊的同學商量一下,然后告訴老師你們是如何算的。

這個問題雖然只是簡單地引導學生將6個1進行相加,但是給了學生直觀的體驗。由于解題的門檻比較低,可以據此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這個問題提出時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最終問題的結果要求學生自己探索。在探索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拋出一些小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或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溝通、交流,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在學生解決問題后,教師應給予學生鼓勵和贊賞,形成良性的正向反饋機制。

二、設計啟發性問題,促進學生數學理解

教師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也是一種有效手段,可以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問題的探究之中。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時,教師是這樣進行問題導學的。問題:假設每一名學生的桌面上都有一個火柴盒,火柴盒里裝著2顆藥丸,每顆藥丸的大小、形狀和質感都是一樣的,但是藥丸的顏色卻完全不同,這時候從火柴盒里拿出任意一顆藥丸,會是什么顏色的藥丸呢?

教師一邊利用課件演示,一邊組織學生進行探索。每一名學生都可以任意拿出1顆藥丸,記錄拿出藥丸的顏色后再放回火柴盒中,關上火柴盒后重新將盒子搖一搖,再對藥丸進行第2輪的選取。教師此時先做一次示范:將火柴盒搖晃后擺在桌面上,不盯著火柴盒直接拿出1顆藥丸,并對學生講解這個過程叫作“任意選擇”。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究,開始對藥丸進行選取和記錄。在選取環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通過觀察選取結果的記錄,能夠總結出什么規律?”

首先,拿到盒子內只放了2顆紅色藥丸的小組會認為他們拿到的火柴盒內只有紅色的藥丸,理由是因為在兩輪的抽取中只有取出紅色藥丸的記錄。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猜想進行驗證,教師將裝著紅色藥丸的火柴盒打開展示,證明學生提出的猜想是正確的。因為火柴盒內只有2顆紅色藥丸,因此無論任意抽取多少次,只能拿到紅色藥丸。

其次,拿到盒子內只放了2顆黃色藥丸的小組會認為他們拿到的火柴盒內只有黃色的藥丸。教師也將只裝著黃色藥丸的火柴盒打開展示,證明該小組的猜想是正確的。

最后,對于拿到火柴盒內既裝有紅色藥丸又裝有黃色藥丸的小組,從他們的記錄中可見他們每一次的隨機抽取,都有可能抽到紅色或者黃色的藥丸。因此,這個小組的學生會認為他們的火柴盒內一定有1顆紅色藥丸和1顆黃色藥丸。但是黃色藥丸和紅色藥丸出現的順序卻不一樣,有時摸出的是黃色藥丸,有時摸出的是紅色藥丸,有時甚至連著兩次摸出同顏色的藥丸。由此教師可以給出結論:在隨機選取的過程中黃色藥丸和紅色藥丸都有可能被選到,這樣的選取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在看見之前要確定選取的是哪一種顏色的藥丸是做不到的。

教師可以請拿到盒子中只有紅色藥丸或黃色藥丸的小組進行總結,當學生在盒子內選取藥丸時只有“一定是紅色”或“一定不是紅色”兩種可能性,這就叫確定事件;而另一組學生因為盒子內既有紅色藥丸也有黃色藥丸,因此每次抽取時,遇到的情況是“有可能是紅色藥丸”或“有可能不是紅色藥丸”,這叫不確定性事件。

三、設計互逆性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采用逆向思維的形式可以讓學生盡快突破思維禁錮,也可以產生與原有問題不同的理解,進而會從多個方面印證自己的想法。但逆向思維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能只流于形式,要設計與學生思維能力相符合的問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問題,并得出答案,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時,課本上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是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會增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逆向思維將原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后得出結論,即小數點向左移動后原來的數就會變小。雖然得出的結論與課本上的結論相反,但其實質是相同的。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正反兩方向的印證和探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并且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在追求高效課堂的同時,要重視問題環節的設置。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和思維能力。由此可見,做好問題的設計環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數學教師要對問題導學策略加以探索和實踐,以促進數學課堂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焦貴民.淺析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27).

[2]劉勤生.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障礙因素探究[J].中華少年,2016(21).

猜你喜歡
問題導學自主探究數學思維
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問題導學案”的有效實施
淺析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引導學生提問的策略探究
讓小學數學活動綻放數學思維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