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培育良好社會心態

2020-09-26 09:12劉暢張翼
當代工人·精品C 2020年4期
關鍵詞:社會心態社會心理

劉暢 張翼

摘要:巨大的社會變革和突發公共事件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心態變化,在社會變革和社會心理的變化的巨大浪潮中,要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強調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和改進良好社會心理培育工作。堅持目標導向,不斷深化培育良好社會心態重大意義的認識。堅持效果導向,統籌安排、精準施策、整合資源,努力取得培育良好社會心態的實際成效。

關鍵詞:社會心理 社會心態 服務體系建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有針對性地做好人文關懷。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

一、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和改進良好社會心理培育工作

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生了深刻變化。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培育良好社會心態的新部署,是在我國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節點上,是在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遼寧振興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一些社會問題易于引發社會心態問題。職業群體、弱勢人群、網民、學生、老年人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心理壓抑、心理自卑、心態失衡、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病程長,負面社會心態成因復雜,給社會和諧埋下安全隱患。我們要緊緊圍繞這些問題,加大培育良好社會心態的工作力度。

二、堅持目標導向,不斷提高培育良好社會心態的自覺性和創造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社會心態培育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聯系起來,凸顯社會心態培育的重點內容,強調心理健康服務、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重要性。

要進一步明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格局過程中,認識培育良好社會心態的重大意義。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要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從微觀促進人民群眾心理健康,而且要著眼于在整個社會,培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開放包容、奮發進取的社會心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環境。

三、堅持效果導向,統籌安排、整合資源,扎實做好良好社會心理培育工作

要在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上下功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牢牢把握“兩個鞏固”根本任務,突出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價值引領、文化引領,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為遼寧凈化修復政治生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良好心理環境。

要圍繞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攻堅克難、主動出擊,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助力培育良好社會心態。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積極行動起來,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希望解決的具體問題,排查風險隱患,解決一批實際問題,化解一批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培育良好社會心態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

要依托高校醫院等專業機構,加強心理健康問題和社會心態問題研究,做好科普工作。規范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的心理健康服務。同時,做好綜合管理工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取得較好社會效果。各級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各類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行業協會、志愿者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良好社會心態培育工作,形成社會心態社會共建的好態勢。在當前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遼寧的心理健康專家和心理咨詢師及時在基層一線開展工作,積極對患者、隔離人員、一些群眾進行心理疏導,取得良好效果。

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積極化解不良情緒。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利用網絡為群眾搭建利益表達通道。要用政策成批化解矛盾,探索矛盾大調解機制,促進良好社會心態培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要努力消除疫情影響,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至關重要。要充分發揮好服務體系的優勢,讓干部群眾更加舒心、更加齊心,讓社會心態日趨良好。

猜你喜歡
社會心態社會心理
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心態與培育維度探析
網絡流行語“寶寶”的自稱功能探析
九一八事變后知識精英與東北民眾的社會心態
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淺析中學生社會心態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