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耍威風”的翔引發的思考

2020-09-27 23:00施晶晶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支持策略表現欲發展

施晶晶

摘要:隨著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不斷學習與貫徹落實,廣大教師越來越理解和尊重幼兒在發展進程中表現出的個體差異,并嘗試采取適宜的支持策略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在我們所接觸的孩子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即表現欲強的幼兒個性比較活潑開朗,表現欲一般的幼兒個性比較的溫和、沉穩,而表現欲弱的幼兒個性則顯得比較文靜內向。表現欲是人將自我價值在他人面前顯示出來,以求得肯定與傳揚的一種欲望。它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欲望,是人的發展天性。

關鍵詞:支持策略;發展;表現欲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5-0265-01

幼兒的表現欲是逐步培養成的,身為幼教工作者的我們,如果都能夠積極努力的培養幼兒自我表現的勇氣和習慣,相信孩子們不但能夠有良好的表現欲,而且還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真正做到“人前顯勝,傲里多尊”,但是過度的表現欲則適得其反。

例如我們班的翔,他是一個表現欲特強的幼兒,本身性格活潑、外向,加之父母對他的教育很是重視,都是親力親為,孩子的視野和閱讀量都是遠超于其他同齡的幼兒,被其他班級的老師公認為“全能優等生”的稱號,都喜歡帶著他去上公開課。但是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他所表現出來表現欲也隨之越來越強烈,最終我發現孩子的表現欲出現了“愛出風頭”,“虛榮心強”等現象:

1.情景描述

場景一:“老師,我想來!”

操作環節中,我請幼兒進行分組的操作活動,要求小朋友分工合作,最后進行小組的匯總。其他幾組的小朋友都有商有量的進行著,配合愉悅,有說有答。只見翔那組的幼兒都默不作聲地看著翔,原來翔把所有的操作都一個人攬過去了,我上前詢問:“翔,你把小朋友的操作都做了他們都干什么?現在是小組合作!”可是翔滿不在乎地說:“我會,我想自己來!”

場景二:“老師,我都會!”

在活動的最后評價環節,發現了一個難點,很多幼兒都不太懂,只有翔的一組是正確,于是邀請翔上來給同伴進行解答和講解,在邀請的那一瞬間翔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翔講得娓娓道來。在最后結束時,翔說:“這個很簡單的,我都會!”便大搖大擺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以上的種種現象,直觀的反應翔的表現欲已經不利于自我的正常形成,如果翔一直總是過于表現,過于盲目自信,只看到自己的光環之處而忽略了不足,心理會過于膨脹而脆弱,不利于自我的正常形成,對翔未來的發展也是不利的。說實話,孩子樂于展示才華、展示風采是好事,但個性張揚并不等同于放縱、率意而為、任其自然地成長。因此根據現象,我進行相關策略的調整:

2.策略調整

2.1?教師引導孩子適度展現自我。

(1)借助集體活動機會。

針對幼兒園里統一的班級集體活動,告知幼兒這是一個集體活動,不是個人活動,在活動中要尊重他人,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才能進步,更加和諧。教師也可以在集體活動中借助各種教育資源和手段,利用多媒體或者繪本教學,有意識的教育幼兒如何適度的進行自我的表現。這樣既能得到同伴的認可,又能得到自我的展示。

(2)要使表現機會均等。

無論是在課上或課下,教師都要面向全體,使每一個幼兒都有同等的表現機會。不能象有些教師那樣,只叫能力強又具體有較強表現欲的幼兒一再地發言、表演、領操、帶律動、扮演重要角色,而置能力一般的幼兒于不顧,只讓他們當聽眾、觀眾和隨從.這尖子教育,壓抑了多數幼兒的表現欲,有礙于他們的正常發展。從而助推了本身表現欲強的幼兒更加的個性張揚。因此,在各種活動中要讓幼兒輪流擔當角色,都能發言,都能操作,都能表演.幼兒的作品應全部展出,讓幼兒自我介紹、評價作品。

2.2?家庭教育引導孩子適度展現自我。

如何讓孩子適度展現自我也是門學問,尤其需要父母及早預防,注意家庭方面的合理引導。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表揚不過于簡單的關注結果。

不籠統地評價如何如何好,而是更多放在孩子為此的努力,譬如堅持做某一件事的認真、執著,碰到困難后的再努力等等;把孩子對結果的重視轉移到過程的關注,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也可以把表揚的關注點放在周圍同學對她的反應上,是否得到來自小伙伴的支持與認同,這樣不僅會開闊孩子的心胸,而且來讓孩子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并且學會為別人考慮。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開闊心胸。

通過與小伙伴們的交流與相處,不僅會開闊孩子的心胸,而且來自小伙伴的支持與認同會讓孩子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并且學會為別人考慮,同等換位的思考能讓孩子知道在表現自我的同時也要顧及他人的感受與想法。

(3)要以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發展。

有些現象在某個年齡正常,但是在另一個年齡就不合適了。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可接受的程度,循序漸進地讓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正確的、基本的行為準則,給孩子一個善惡、是非的標準,讓孩子明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沒有屢試不爽的教育方法,需要父母藝術地把握分寸,針對孩子某個階段的個體行為適時予以糾正,才不會讓孩子的發展過于偏離正常軌道。

總之,張揚個性本身沒錯,但前提是要遵守為人處世基本的行為準則。教育幼兒是一門需要不斷精深的學問,需要既愛護又嚴格教育,既寬容又不放任,逐步把孩子的個性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多“張揚”孩子謙虛、自愛、寬容、尊重別人的個性,少“遷就”孩子任性、自私、放縱、不懂禮貌、自我膨脹的不良習性,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幾方面全面和諧地發展的基礎,也是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對社會而言,幼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幼兒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質提高的基礎環節,也是體現出人類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家雄.《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輔導》[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陳幗眉.《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示范大學出版社,2006.

[3]李丹.《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支持策略表現欲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合理對待小學生的表現欲
——體育教學中的點滴嘗試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淺析青少年手球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表現欲的作用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正說、反說表現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