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體弱多病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2020-09-27 12:50劉妍紅
當代家庭教育 2020年22期
關鍵詞:興趣運動體育

劉妍紅

摘?要:興趣是推動人們獲得知識和從事某種活動的內在動力,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推動和激勵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常有一部分體弱多病的學生不愛上課,裝病請假,甚至逃課。如何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我通過總結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發現只有抓住學生好勝心強、表現欲望強的心理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趣味性教學方法,運用“寓教于樂,學中有樂”的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使他們樹立成功的信心,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關鍵詞:體弱多病;體育;興趣;運動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181-02

1.抓住青少年好勝心強、具有自我表現欲望的心理特征來培養體弱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青少年朝氣蓬勃,好勝心強,凡事都不想落后,處處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現自我、張揚個性。我在體育教學中設法創造一個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每位同學都能愉快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如在練習100米跑時,我將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同學們以不同的起跑線為起點,體質好的同學以100米起跑線為起點,體質比較好的學生以原起跑線前10米處為起點,體弱者在原起跑線前20米處起跑。當教師(或體育委員)發出信號時,同學們以各自的起跑線開始跑,看誰能最先到達終點線。這樣,體弱的學生基本上能跟體質好的學生同時到達終點,而且有可能領先,從而激發了體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嘗試了先到達終點的喜躍心情,保證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其實體弱多病的學生大都文化課成績比較好,他們也渴望通過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術動作來充實和提高自己,也希望自己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滿足學生的這種求知欲望,并創造一些自我表現的機會,使他們也能積極地、快樂地投入到練習中去。在練習時教師要耐心輔導、鼓勵體質弱和身體有缺陷的學生,發揮他們的特長,讓自己看到自己的閃光點。這樣,就必然能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靈活制定學習目標和教學要求,激發體弱多病學生的成功感受

(1)差異歸類,學生分層

針對學生體質狀況, 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不同,切合學生實際,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基本上實現所定的目標,使體弱生也能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感受,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跳躍投擲的學習中,合適的高度、可及的遠度;運動技能由粗略掌握、改進提高到熟練運用;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升級;體育課考核中良好成績的取得;比賽中的獲勝以及老師的表揚等等成功的體驗,大大激發了體弱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濃厚的感情。而且這種體驗最直觀、最及時、最頻繁,因而對學生心理的刺激也最深刻。

在練習中,老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靈活的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對技術動作的學習也要做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經過同學們的努力都能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要求,因而有一種成就感,激發和調動了體弱多病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滿足了他們的心理愿望和情感體驗。如果老師經常性的統一要求學生,對體弱多病的學生顯然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經常達不到這個學習目標,時間久了不自覺的打擊了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從而慢慢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導制最終放棄了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要靈活的安排教學內容,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論,統一要求。

(2)分類指導,施教分層

中學生活潑好動,對感興趣的事物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所以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不斷探索,勇于創新,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教學組織得生動有趣,使課堂氣氛活躍,充滿生機。如在學習武術動作時,因為動作技術要求較高、有些動作比較復雜,路線、方向隨時發生變化,往往使體質弱的學生退縮不前,報有消極的態度。而且這些學生自尊心都比較強,怕自己學不好動作技巧,在同學面前為難,從而在心里已經放棄了對這些內容的學習,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在教學中針對他們普遍協調性差、懶惰和害羞的心理特點,采用了降低動作難度和分解動作的方法, 先安排一些趣味性很強的輔助性練習和誘導性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長拳時,我先完整示范一遍,讓同學們有一個整體感受,然后分段學習,老師邊示范邊講解動作要領,學生跟上老師做,領做幾遍之后,有些體育骨干基本上掌握了這些動作,再分組練習互教互學,老師帶領體弱者和協調性差的同學繼續學習,這時的示范和講解更要分的細一些,如先示范并講解上肢動作,練熟之后,再示范講解下肢動作,然后連貫起來練習,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學習,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時間長了這些同學就會進步,就會慢慢的跟上其他的同學。在學習山羊的“分腿騰越”動作時,為了使學生有個從宜到難,由簡到繁的適應過程,我先根據學生的個頭高低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站成一排,依次以人為“羊”分腿越過,高度因人而異,由低到高,因為這種游戲同學們常玩,很熟悉,所以練習起來很輕松很快樂,練習幾遍之后,再過渡到山羊上來練習,這時老師再講解動作要領并示范,從而消除了部分學生的恐懼心理,起到了自然過渡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在熱身活動中安排一些有趣的鍛煉協調性的練習,如踢毽子、跳繩、武術操等,使學生有充分的身體、心理的準備和適應過程,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完成學習任務。

3.“寓教于樂,學中有樂”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

在教學中把一些枯燥、單調的內容采用游戲的形式學習,會提高其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投擲技術時,先讓學生玩“打沙包”游戲。具體做法是:在推鉛球的場地上插一面小旗,并劃一標志線,把學生分成小組投沙包比遠,再比擊中目標,可以采用各種姿勢,也可以用比較大的壘球或空心球代替沙包做游戲。在學生玩興正濃時,教師講解投比較重的鉛球應注意的事項,以及投遠的技巧。應做到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也要加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團結友愛、關心與支持、鼓勵與幫助、尊重與信任、理解與體諒。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的班級體育鍛煉的氛圍,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4.重視培養體弱多病學生樹立正確的成功觀念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緒、態度等特征暴露的特別明顯。比如跳高,面對一個新的高度,單杠、雙杠面對一個新的難度動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顯露。但是由此會表現出一系列的心理特征,如緊張、沮喪、壓抑,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最終導致放棄練習和害怕參加體育活動。體質好的同學由于成功的喜悅與得意溢于言表;而體弱者因失敗就會表現出氣餒與沮喪、急躁與沖動、緊張的焦慮、膽怯與自卑等心理因素。作為老師,這時應迅速抓住學生思想、情緒、行為變化的最佳時機,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長處與短處,善于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征,激勵他們勇于戰勝困難,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礙,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情緒,行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從失敗中、挫折中總結教訓,樹立刻服困難,爭取勝利的勇氣和信心,增強耐挫能力,保持穩定的情緒、樂觀的心境。老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正確看待自己的身體,正確衡量成功與失敗的標準,也能夠正確看待同伴的成功,善于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增強其社會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姚鴻恩.體育保健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毛乃佳,王等等.教育實踐與理論.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

[4]宋菲菲.淺析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5(08):84-85

猜你喜歡
興趣運動體育
不正經運動范
我們的“體育夢”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