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小學語文教育人文反思

2020-09-27 11:44楊哲
數碼設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語文教育人文素養教學策略

楊哲

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開始改革和發展,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小學語文無論是從性質還是教材上,越來越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對于落實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要求,指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人文素養;語文教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0-0261-01

引言:語文作為一門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的學科,其課程充滿了人文精神,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探索人文內涵,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教師要尊重小學生人文素養發展的規律,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形成習慣,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不斷的突破自己,挑戰自己,能夠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分析出解決方法,提升語文學習成績,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1?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1.1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性格塑造、人格建立、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階段。而語文學科富含豐富的人文元素,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使學生能夠在探索人文內涵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形成獨立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重視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提升外,同時也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實現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目標。

1.2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既是教育進步與社會發展的共同需要,同時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師在制定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策略時,一定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據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素養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2?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

2.1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推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就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現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目標。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太小,經驗不足,對事物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慢慢的失去了興趣,對語文知識有了固定的認知,學生無法形成獨立思維的能力,致使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非常困難。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掌握知識提供更多的途徑,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認識新事物,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在探索人文內涵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例如,學生在學習《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搜集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教師可以就文章內容進行提問,比如:秋天的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還想看到怎樣的秋天?等問題進行提問,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擺脫了傳統灌輸式教學的方法,體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2.2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精準的提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文化元素,使學生能夠在探索人文內涵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必須想方設法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能夠精準的提取教材中蘊含的人文元素,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探索人文內涵。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學生在學習《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課文中的詞句之外,同時也要提取教材內容中蘊含的文化元素,使學生能夠真切的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形成珍惜親情的意識。我國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理念,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孝順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將孝順意識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做一名品質優秀的小學生。

2.3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構建多樣化的人文素養教育模式,使學生能夠多方位的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案,同時也可以以此為導向,創建多樣化的人文素養教育模式。比如,教師在進行教課時,首先可以利用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也可以融入一些先進的技術,比如互聯網技術,讓學生通過更加直觀、全面的教學手段,以及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思考,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學生在學習《孔融讓梨》這篇課文時,教師還可以在多媒體上找到葫蘆娃的動畫進行播放,不僅使課堂氛圍輕松活潑,同時也能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欣賞視頻的過程中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封旻.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 中華少年,2019(21):32-33.

[2]簡穗.如何進行小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思考[J]. 新課程·小學,2019(03):159-160.

[3]馬少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策略的總結[J]. 大眾教育:電子版,2018(11):277-277.

猜你喜歡
語文教育人文素養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語文教育教學要做到“文道美統一”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窮其本然,化為踐履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