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提升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水平研究

2020-10-09 10:56梁嘉
現代經濟信息 2020年20期
關鍵詞:監督管理規范化

梁嘉

摘要: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統計數據的重要性愈發明顯。本文首先闡述了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現階段基層統計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究在基層統計得到普遍關注的新形勢之下,應當如何規范改革基層統計制度,有效解決基層統計在數據收集的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切實優化我國基層統計數據的質量和公信力。

關鍵詞:基層統計;規范化;監督管理

一、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提高基層數據的質量和權威性

對于基層數據統計而言,最為重要的工作任務是充分維護和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只有在數據集中處理的整體過程中重視操作的規范性,才能切實提升基層數據的權威性,促使國家政策和社會制度具備更強的公信力和科學性。眾所周知,互聯網時代實現了更為密切、迅捷的信息互通,面對來自于各個領域的基層數據,應當如何平衡數據統計的廣泛性和真實性,是基層統計制度規范化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基層統計制度改革必須以基層數據的質量為目標導向,促進統計工作方式的推陳出新。面對傳統數據統計方式,應當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合理態度進行吸收和優化,才能在高度信息化、市場化的時代浪潮中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和發展變化。

基層統計制度作為收集、處理整個基層數據的基礎制度,必然在接下來的發展實踐之中充分進行制度創新和規范化建設[1]。只有建立符合時代發展、現實需要的基層統計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統計工作的順利推進,從而在維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前提下,根據新興發展狀況進行社會政策和經濟制度的科學調整。綜上所述,我國必須將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納入下一發展階段的重點建設目標,以提高基層數據的質量、增強公共管理實效為出發點,切實解決基層統計數據管理在實踐過程出現的各類問題。

(二)支撐經濟協調發展

在當前瞬息萬變、節奏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如果政府忽視統計工作的基礎制度建設,將會對于統計數據的質量產生顯著不利影響?;鶎咏y計基礎工作作為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社會文明建設程度、產業結構轉型現狀、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最根本方式,實際上是國家經濟、文化政策與基層現狀進行溝通的重要橋梁。國家只有通過充分完善基層統計工作制度,提高數據分析手段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才能逐步實現基層數據統計的高效率和標準化。

促進經濟協調發展以科學合理的國家經濟政策為客觀前提?;诳沙掷m發展的理念,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堅實的數據保障,包括國民經濟現狀分析、社會各類發展信息等等。立足于基層統計數據,國家才能對各個區域的政策實施做出及時、優化的調整,切實發揮基層數據統計本身所具備的支撐經濟協調發展的功效。

二、現階段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機構管理制度落后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快速度的新發展狀態,然而交易自由、有序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并未能充分避免統計機構管理制度落后所導致的數據缺陷??陀^而言,我國多年的計劃經濟發展階段對于數據收集、風險防控具有深遠的不利影響,國家機關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統計機構制度革新的重要性[2]。當前經濟發展效率、生產生活水平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綜合國力的提升有效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面對基層統計數據和信息收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境,我國具備了相較于以往更為迫切的規范化改革需求。無論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微觀建設,還是國家發展政策的宏觀調整,都要求基層統計制度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層次化的優化提升,在統計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保障統計數據的公信力和高質量。這也是完善我國基層統計機構風險規避能力和管理應用能力的必要條件。

(二)統計人員法制意識薄弱,專業水平不足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基層統計部門所面臨的數據統計任務日益艱巨。面對統計范圍和領域的不斷擴大,必須加快基層統計制度的規范化建設。政府必須在日后的工作實踐中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解決統計人員法制意識薄弱、專業水平不足的問題。出于高度信息化時期基層統計部門所面臨的高強度任務和工作壓力,必須在統計制度發展實踐的過程中投入更多關注度,以解決人員素質低下的問題,避免其對于統計工作開展的顯著不利影響。另外,先進的意識能夠科學指導實踐,因此統計部門必須探索人員法制意識和執法水平的內部提升,以更好地促進基層統計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三、推動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的措施和策略

(一)促進政府統計和管理制度的創新調整

政府作為權力機關,應當在調整經濟政策和社會發展策略的過程中,密切跟進政策施行的實際成效,而這必須基于客觀、準確、及時的基層數據統計。政府在調查政策實施情況、籌集各項發展資金、推進法治工作進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應當全面參考基層數據,以及時觀察經濟運行狀況和社會發展水平。政府統計和管理制度的創新調整應當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國民經濟高效發展為根本目標,逐步推進基層統計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

(二)堅持推進統計管理制度化

基層統計工作的內部管理與自我監督非常重要,必須充分發揮其在建立現代化統計體系實踐中的功能,夯實基層數據統計的制度基礎,保障統計基層數據的質量和標準。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迎來新常態,統計工作也迎來了更為緊迫、艱巨的轉型任務[3]。在統計工作規范化變革的重要歷史階段,政府必須著眼于基層統計機構管理,切實保障數據來源的真實性,不斷在統計工作實踐中提升基層數據的客觀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另外,政府應當充分樹立監督管理意識,科學建設嚴格負責的內部管理制度、規范順暢的數據處理流程、高標準的人員專業水平和法制化的統計調查方式,確保統計管理工作在基層的順利推進。

(三)健全統計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參考梧州的數據統計工作發展實例,以及玉林市玉州區開展基層統計有效管理模式改革試點階段性成效,我們能夠分析得出健全統計工作機構和人員在基層統計制度規范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是廣西轉變政府職能、規范基層統計的重要階段,面臨信息技術時代發展所帶來的統計工作難題,梧州及時推進了基層統計機構和人員專業素質的優化提升,在基層統計數據的各個階段、各個層面及時補足工作上的短板。面對市場經濟環境下暴露的基層數據缺陷和制度弊端,梧州始終堅持嚴格負責的工作態度,優化調整基層統計分析工作的不足之處,切實提高基層統計數據的質量和權威。另外,各級政府作為地方政策制定和實施的主導者,必須在其內部加強組織管理和領導機制,充分發揮基層政府的服務職能,以科學先進的調查制度、高效的技術措施、完善的法制體系、高素質的人員隊伍應對新時期基層統計工作的實際需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統計基層基礎工作是保障數據質量和權威的客觀前提。正因為如此,基層統計制度必須及時進行全面、科學的優化調整,從創新政府統計管理制度、推進統計管理制度化、健全統計工作內部機制、提升基層統計隊伍能力、加強統計執法監督檢查等角度入手,不斷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制度的規范化建設,切實提升統計基層基礎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鄭茹.新形勢下提升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水平研究[J].市場研究,2019(4):23-25.

[2]宋平.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5):253-254.

[3]邢相偉.完善基層統計發展模式 夯實基層統計基礎[J].商訊,2019(31):180.

作者簡介:梁 嘉(1987—),女,廣西梧州人,統計師,本科,主要從事基層統計研究。

猜你喜歡
監督管理規范化
探討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
加強糧食流通監督管理的思考與探討
帶頭增強“四種意識”推動監督管理常態化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
談人事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政務微博的規范化運行探討
某區放射衛生防護監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議
狂犬?、蠹壉┞兑幏痘A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