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2020-10-09 22:08劉華斌
讀與寫·下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運算能力方法策略中學數學

劉華斌

摘要:在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下,我們的物質條件得到了飛躍般的提升。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我們的精神層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中學數學;運算能力;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0-0178-02

引言

在中學學習,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壓力頗大,不僅要在短時間內學習和了解到多種科目,還要熟練地掌握和熟記書本的內容。所以,基于這個現象我們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豐富教學手段

萬變不離其宗,課本上的知識是學生舉一反三、提高運算能力的基礎。只有當同學們將課本的知識點和內容熟記于心時,才能使學習到的很多的繁雜的內容聯系起來,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

比如,在和同學們一塊學習高中函數的這一節課的內容時,老師可以提前把本節課知識的重難點導入成視頻,用微課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掌握知識,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生學習生涯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貫穿了其一生。所以,顯而易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進提升運算能力。讓學生在書本知識、練習題當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

例如,在和同學們一塊學習奇偶數這節課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將同學們分成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奇數偶數的學習,發現它們兩者之間的不同。在運算的過程中有什么規律可循?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和回答。此外,老師也可以讓學生準備錯題本,把自己錯題總結起來,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因為什么原因而造成錯誤。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猶如助推器,推動著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升。所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和同學們一塊學習人教版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時,上課前,我會讓學生對本堂課內容有基礎了解,其次,我會布置簡單的習題,留出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預習做出回答。最后,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困難和疑問。此外,在做習題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難題,老師此時可以慢慢引導,告訴學生為什么會遇到這個困難,解決困難的方法,注意題目所考的知識點、總結解題的方法等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4.加強對的數學概念、定理、定義理解教學,理解數學的本質才能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有很多同學在數學計算的過程中,由于不能選擇優質的計算方法策略,從而導致最終計算結果錯誤,而且花費的時間很長,究其原因是對數學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在新課的教學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于馬上去讓學生用相關概念去解題。應該慢慢推進,把概念講述清楚,不要急于得到結論,更重要的是把推導結論、得到概念的過程完整展現,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到位,更好的去把握數學的本質,能夠靈活應用。不僅會用而且會用好,不僅會算而且能夠算對。

比如在《橢圓》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完整展現:到兩個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教師用圖釘很繩子在黑板上和學生一起畫一個標準的橢圓,之后讓學生4人小組合作,實際操作畫出標準的橢圓,這樣雖然會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但是是值得的。在接下來學生自己用橢圓概念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得心應手。例如:

已知橢圓的一個焦點F1(1,0),過P(1,32),求橢圓的方程。

方法一: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x2a2+y2b2=1,則有方程組:1a2+94b2=1

a2-b2=1

方法二: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x2a2+y2b2=1,橢圓的另一個焦點為F2(-1,0)

根據橢圓的定義PF1+PF2=2a得:(1-1)2+(32-0)2+[1-(-1)]2+(32-0)2=32+52=4=2a,a=2

比較上述兩個方法,顯然第一個方法的方程組難解的多,第二個省時省力,充分理解了橢圓的定義才能選擇高質量的方法,從而提高計算效率,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5.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不同的學科,當然有不同的學科思維和表達習慣,這種思維表達習慣可以促進對該科的學習。數學學科尤其如此,不僅要求會思考,而且要求會計算表達。良好、科學的計算表達習慣讓學生的解題事半功倍。

比如在初中數學教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有如下例題:

解方程:300+400(x-1)=500x

當時我去觀察學生的計算過程:大部分都是按照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1;而同學們不知道最好是先約分兩邊同時除以100,這樣把方程簡化,計算速度快而且提高準確度。

再例如:在中Rt△ABC中,斜邊AB=5,AC=245, 求BC.

方法一:BC=AB2-AC2=52-(245)2

=25-57625=252-57625=75

方法二:BC=AB2-AC2=52-(245)2

=(5+245)(5-245)=495×15=75

顯然方法二基本不用草稿就輕而易舉算得最終結果,實現計算過程的“快、準、狠”。

上述兩個例子中,第一個例子要求我們學生要有約分的習慣,約分才能把龐大的數據簡單化;第二個例子見到平方差,要能及時平方差分解;大大優化了計算過程提高準確度。這種習慣的獲得一方面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可以自己去感悟、體會、養成;另一方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培養。

結束語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做出調整。以培養出符合21世紀下的新型人才。用全新的教育方式、理念和標準奠定和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趙思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05):79-85.

[2] 林覺民.做一名教學能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56.

[3] 柳夕浪.從“素質”到“核心素養”—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7(a)3:5-11.

猜你喜歡
運算能力方法策略中學數學
《上海中學數學》2022年征訂啟示
《上海中學數學》2022年征訂啟示
《上海中學數學》2022年征訂啟示
《上海中學數學》2022年征訂啟示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