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以提升思維能力為旨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的建構策略

2020-10-14 12:13游靈燕
考試周刊 2020年54期

摘 要: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或觀點的文體,具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邏輯性嚴密且語言精練的需求和特征。觀此而知,“思維性”是議論文區別于記敘文及其余文類的特征,相應的,有效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的建構亦當將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核心旨歸。本文便是在此旨歸下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建構方式做出的分析:圍繞主題開展議論活動、議論后梳理所涉邏輯線、依據論證需求查閱資料、依據查閱結果羅列提綱此四個方面的詳細闡述。

關鍵詞:提升思維能力;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建構

議論文的文體特征及構文原則在“以理服人”,即“說理”是其本質,而說理的能力及作為說理的前提的思維能力為議論文寫作對于寫作主體提出的關鍵性能力要求和素養要求?;诖?,我們嘗試去建構一種以提升思維能力為旨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在此模式建構話題之下,我們亦需要意識到學生思維能力成長的規律,如動態活動中的思維動態性、思想含量之于思維能力的決定性、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方式屬性等?;诖?,對此模式建構的方法則可定位為以下逐層遞進、自成一線的四個環節。

一、 圍繞主題開展議論活動,拓寬論證思維

顧名思義,“議論文”的言語行為本質在“議論”,通常指在文本內以語言文字形式進行的靜態化書面議論、學生個人化和獨立性的議論,基于其生活見聞經歷及思想儲備的缺乏,其議論結果往往具有狹隘性和膚淺性,所以,我們可轉變教學思路,在書面議論之前,轉戰文本外的以口頭言語形式進行的動態化議論、學生間與師生間的交互性議論,以綜合此內的思想和思維資源,利用此內活躍的思想氛圍,更進一步地拓展學生思維圈、深化學生思維度、提升學生思維力。

例如:我們借鑒2019年高考北京卷語文寫作的主題“文明的韌性”,對此,若同學們同往常一樣徑直在書面上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議論,其思維便必然基于其自身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皆具有局限性的知識、思想和思維理解能力,從而只對諸如“中華民族多災多難,但堅強發展至今”“文明產物多種多樣,而皆傳承至今”等某一個方面或角度展開論述。而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同學間交互的議論和探討,其思維則呈現出這樣的形態和局面:一組內一位同學說:“中國發展至今,經歷過很多風雨,如中國版圖在各朝各代戰爭與發展下的漸趨擴展、中華民族在抗擊近代西方侵略背景下的堅強存活與不斷發展、在現代各種災難背景下的堅韌直立?!睂Υ?,另一位同學則說道:“‘文明的韌性不僅體現在縱向的整體性的歷史發展前進方面,還體現在多種文明層面上,重要的是首先要弄清楚‘文明到底是什么,什么可以稱為‘文明?!绷硪晃煌瑢W說:“在對‘文明錘煉之外,還需要思考什么是‘韌性,即‘歷經風雨,延綿至今,所以,對‘文明韌性的探討必得以‘在苦難風雨過后,更有頑強的發展為方向?!边€有同學說道:“這種支撐文明經歷苦難風雨,又支撐其頑強發展的韌性存在和維持內在的動力和原因讓人實在好奇,據說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边€有同學補充道:“過去的歷史創造了中華文明的韌性,但這種韌性能不能在現在和未來得到保持呢?”……如此,同學們個人獨立性思維的廣度被大大拓展、深度被大大增加,其思維力得到了初步的提升,這就將為之后的議論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議論后梳理所涉邏輯線,確立論證方向

動態化的生生、師生間議論活動所采用的言語方式是自由的,因而所創造的話題空間是廣大的,但亦皆沿襲著一定的思維路徑進行,所以在這個話題空間里得出的議論成果不僅多元,而且皆有始有終、有一定的邏輯線,而這恰便是議論文文體的特征需求,即邏輯性?;诖?,在議論之后的環節便當為對議論中所涉邏輯線的分離和梳理,以使論證方向,即論點和基本的論證思路確立,同時使學生議論思維力進一步提升。

例如:反觀上述第一環節中的議論,我則引導同學們提取出了這樣的思維邏輯線:論點為“文明的韌性”——何為“文明”、何為“韌性”、何為“文明的韌性”——“文明的韌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文明具有韌性的原因——對未來發展中文明還是否具有韌性的觀望和判斷。這是一條較為完善的思路路徑,具有細致、清晰、層層深入的特征,在論據闡述充分的前提下,其完全可盡善盡美地契合高質量議論文的要求。但除此,其余同學還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切入,提煉出“文明的‘不韌表現——文明的‘韌性需求——中華文明的‘韌性表現——中華文明能維持‘韌性的原因”“中華文明的韌性表現方面:生命力強大——抗打擊力強——包容性超出”“現代社會中‘文明韌性的缺乏——‘文明的韌性是否真的失去了?——現代社會中對于‘文明韌性的彰顯”等的邏輯和思路。如此,同學們可在議論中結合自己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不同的生活經歷和見聞,以及不同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等,提煉出不同的思維路徑,從而為有序的議論文書寫奠基。且此議論和對于議論中議論成果的梳理過程本身對于同學們的思維能力而言亦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對此鍛煉方式的長久堅持將必然使同學們包括思維清晰性、條理性、深入性等在內的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思維力作用下的議論文高效、高質寫作也便水到渠成。

三、 依據論證需求查閱資料,提升論證質量

一種高水平的思維力不僅表現在對于某一種思維邏輯的完成以得出一個大致的思維框架,還表現在能夠對此思維框架進行充分的思想填充,以使此思維外之形式與內之內容相協調而形成一種高質量的思維成果。以思維力作為主要動力的議論文寫作亦如此。即在上述環節中圍繞核心論點得出的某一完善的思維邏輯線或基本論證方式后,并無法保證其實際論證的成效和質量,此時還必得有充分的、實質性的論據和思想。這便需要學生依據自己論證需求進行資料查閱,以在滿足現實論證需求的同時,逐步增加見識,提升思維能力,為之后可以擺脫資料查閱的一氣呵成式的論證目標的實現提供條件。

例如:針對上一環節中同學們提取的各不相同的思路邏輯線,我則讓同學們在了解自己在此邏輯圈內的思維和思想缺漏的基礎上去進行資料查閱,以為之后正式的議論文寫作做好準備。如針對上述由對“文明”、“韌性”和“文明的韌性”概念的探討到最后對未來發展中文明還是否具有韌性的觀望和判斷的思維邏輯線,我則建議相關同學去通過圖書、網絡、影視等渠道尋找能夠有力說明和解決此邏輯線中所涉及每一觀點或問題的事實或言論證據。如透過網絡了解“文明”的概念;查閱中華民族分別在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思想文化、歷史變遷等方面的文明延續和發展中所經歷的磨難與所具有的成就;查閱網絡上有關于中華文明延續動力和原因等的文章;對其內所涉及的諸如“中華民族的傳統家國情懷及由此形成的偌大團結和凝聚力”等的因素再展開資料查閱和探究;基于得出的使得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動力原因對現階段社會文明的狀況及在此內的文明發展趨勢再進行查閱和分析……如此,嚴謹的思維邏輯線亦具有了能夠有效填充其深入的思想觀點和事實等論據,由此生成的議論文質量亦可知。且在此資料查閱與結合思維邏輯線路的過程中,同學們關于具體議論文寫作的整體性的思維能力亦將潛移默化得以提升、思想深度亦將潛移默化得到增加,而此亦將反過來作用于其包括寫作、閱讀在內的語文學習,甚至利于其生活理解與社會適應。

四、 依據查閱結果羅列提綱,奠基著筆順暢

若說先前圍繞主題的議論活動、邏輯線梳理及資料查閱皆是對議論文寫作的奠基與準備工作,是對學生議論文寫作所需的思維能力的錘煉與“胸有成竹”資本的賦予過程,那么,繼之此的關注對象則必當為議論文寫作本身。在上述第二環節和第三環節中所得的思維成果把控著議論文書寫的主要方向,但還需要對其進行細致的排布與構思,以使之能夠清晰明確地接軌具體的文本寫作。提綱是對文章思路的直接體現,且能夠通過文字澄清和表達學生的思維,鍛煉其與語言同步的思維力,因而是使文章能夠高效地一氣呵成的保證。因此,以提升思維能力為旨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的最后一環便為依據查閱結果的提綱羅列,以奠基著筆順暢。

例如:在上述的資料查閱活動結束之后,我便讓同學們將自己的議論文提綱寫出,且需在提綱中標明每一部分論證的詳或略及在每一部分論證中所要引用的論據和觀點,以能夠清晰地勾畫出文本梗概,從而促動文本寫作的高效達成。如繼對上述提及的由對“文明”及“韌性”等概念的闡述到對未來發展中文明是否還具有韌性的判斷的邏輯線中所涉思想缺漏的彌補之后,我則引導同學們可將此思維路徑下的文本提綱羅列為:

1. 正確理解“文明的韌性”的內涵。

2. 中華民族“文明的韌性”的表現。(文學藝術上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元曲等中的韌性表現;歷史變遷上周之“德治天下”及漢武唐宗的“休養生息,輕徭薄役”所體現的柔之韌、今天的中國面臨美國的貿易戰發出的“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態度所體現的柔中帶剛之韌等;思想上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處廟堂之高則憂其君,居江湖之遠則憂其民?!钡人w現的韌性等)

3. 中華民族“文明的韌性”的原因。(傳統家國情懷的根深蒂固、對于異質文明的寬容、國家政策與文明宣傳的到位等)

4. 對于中華民族未來的“文明的韌性”的展望。(由現階段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共同支持的樂觀態度)

如此,同學們的論議論文寫作則有方向、有指引、有信心,高質量的文本成果則可水到渠成。

五、 總結

總之,議論文的中心在說理、在思維,因此,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則是在“授之以漁”原則下的議論文教學的核心,這亦是由上述四環節構成的教學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與可行性緣由與依據。

參考文獻:

[1]楊盼盼.高中生議論文寫作思維訓練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2]任海霞.在議論文寫作訓練中提升思維能力[J].中學語文教學,2018(9):43-46.

[3]李麗琴.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8(9):35-36.

[4]趙偉利.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培養策略[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游靈燕,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