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初中地理教學策略探討

2020-10-14 07:33陳浩芳
考試周刊 2020年54期
關鍵詞:活動能力課堂

摘 要:《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倡導開展地理觀察、考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通過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讓學生參與地理實踐活動,獲得對地理事物的直接體驗與感受,會比課堂上通過教師純口頭講解獲得對知識更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實踐能力;地理教學;探討

一、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必要性

《美國地理國家標準》要求重視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從知識、技能、情感等各個方面,拓寬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渠道,盡可能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地理實踐活動。

日本的地理課程標準對地理實踐能力尤其是野外生存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生存能力”的培養是其教育改革的最終目標。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頒布的“地理教育基本方針”將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地理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地理實踐活動進行對地理事物的觀察與實驗,來認識和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及發展,并且懂得如何去運用,達到提高生存能力的目標。

在英國學者Grahaln Butt的著作《Reflective Teaching of Geography》中我們發現英國非常重視以地理實踐活動為主的探究式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從美國、日本、英國三國對地理學習要求的概述中可知,這三國等發達國家對地理實踐活動的認識已經非常成熟,對其研究也很深入,在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活動也得到了良好的落實和應用。

當今世界猛速發展,全球定位系統、對地理觀測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數字地球概念的建立,要求我們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開展有效的地理實踐活動來培養有地理實踐能力的人才。

二、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地理教學探討

(一)在地理課堂上培養地理實踐意識

構建主義認為,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自我構建的過程。課堂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身邊生活的地理現象結合起來,運用地理原理以及地理思維方式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將知識點置于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和生活情境中,使知識轉化為學生內在需要,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后能更好地生活,這真實地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易于學生理解并與教師產生共鳴及培養情感,從而有利于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球公轉”北半球一年中夏季太陽高度高,讓學生看圖,學生難以理解,我們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現有的生活體驗來感知與轉化,地理課堂中可設以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1:一天中,我們感覺什么時候較熱?(中午)此時太陽高高地掛在我們頭頂上,對嗎?(是)我們稱其為太陽高度高。2:一天中,我們感覺早上和傍晚相對于中午是否冷一些?(是)那我們稱其為太陽高度較低。那學生會發現感覺熱時太陽高度便是高,感覺冷時太陽高度低。3:一年中什么季節是最熱?(夏季)所以夏季太陽高度是……(高)。這樣遠遠比學生死記硬背學習知識來得更為深刻與有效。

地理教學中要創造真實的情景,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地理課天天都有新鮮事,增加課堂活力,而且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巴西時,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以巴西為例子講述學習一個國家的方法如: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及國家特色人文等后聯系近段時間新聞時事南美洲國家阿根廷同意中國在其境內建立衛星跟蹤站,出示阿根廷國家地圖及地形圖了解與認識阿根廷這個南美洲國家。以真實的時事作為背景讓學生來進行模仿性實踐活動從而形成學生用不變應萬變的地理能力。

在地理課堂中以學生的親身體會與經歷來講述地理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地理實踐活動的意識與興趣,而后我們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學生創設地理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二)校園內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實踐的體驗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對于一個未成年的中學生來說,成功的體驗用金錢是買不到的,也是我們老師,家長代替不了的。我們可以代替學生干這干那,但我們無法代替他們去思考去考試,更不能代替他們的成長。讓學生多點體驗生活,不管是成功與失敗,對他來說也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在地理教學中我尤其注重學生的地理實踐活動,讓學生多體驗個中的成敗,不斷改進,形成學生內在的地理實踐力。

我校地處阜沙鎮浮墟山腳下,校內有200米標準跑道田徑場、靠近有900多畝的浮墟山公園,有80平分米的地理探究實驗室,105平方米的地理園,還有地理文化濃厚的校園墻,墻上有立體的世界地圖與中國地圖,有地球公轉示意圖,有專業繪圖員為我校繪制校園定向圖,學生可以在校園進行定向越野與地理地圖密切相關的地理實踐第二課堂活動。

(三)校園周邊地理實踐活動

以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二課時“積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為例,在上課前我們地理科組就組織了學生對火炬開發區進行實地調查,讓學生自己體驗,讓學生自己感受我市高新技術發展的情況,老師布置好任務與注意事項就讓學生自己去到廠方了解相關信息,一開始我們還擔心學生膽子小不敢去調查采訪,但從他們飛奔的身影中我們知道他們樂在其中,積極性比課堂高多了,這種體驗是老師在課堂上無論講得多精彩,講得多生動都無法代替的。這次實地考察體驗對學生感悟挺大,有的說“我將來要到這里工作”,有的說:“我為能作為中山人而感到驕傲”,有的說:“我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才行”……看來這體驗的收獲不僅是地理課的知識更是人生的一種感悟。在往后交上來的調查報告學生都寫得相當出色。再后學生畢業后給我來信中寫道:“當我回憶自己地理學習生涯中,記憶最深刻的不是哪次考試得了100分,而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自己親自設計、參與過的地理實踐活動,例如;火炬開發區的實地調查。令我終生難忘,因為那是我自己想干、愛干的,干成的事。謝謝您,地理老師,你讓我知道什么叫體驗……?!编囆∑酵菊f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蔽蚁氩还苁鞘裁蠢碚?,終究還是回歸實踐,想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學習終身有用的地理,就是讓學生自己多點去參與地理實踐體驗地理學的魅力吧!

(四)寒暑假中的旅游地理實踐活動

隨著城鎮化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通過家訪與問卷調查發現,很多家庭一年都有1-2次旅游體驗,有的是省內游,有的是省外游,有的是國外邊境游,家長們都想讓我們的學生了解我國的大好山河,但缺乏旅游目的性與地理實踐性,這需要地理教師給學生制定一些旅游目的與實踐技能,加以家長配合支持,使之成為我們很好的地理實踐活動資源與提高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保障。

我們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區域學習興趣高漲,興趣濃厚,如在講述珠江三角時,廣東省內或有省外旅游的學生會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所見所聞,“騎樓在廣州的上下九很多?!薄拔胰ジ=糜螘r發現那里的房子也是很典型的騎樓?!薄拔以趶V西旅游時那里也有很多騎樓?!薄谥v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時,我班有個學生就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市,當他來到講臺跟同學們講述他家鄉的地理知識時,同學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在學生心中這是真實,有趣的見聞。相反,當講學生比較陌生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西歐國家時,課堂明顯低沉很多……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币虼宋覀円獎撛鞐l件讓學生去感知和體驗地理知識,以便在地理課堂上與教師產生共鳴。學生的體驗需要家長的參與配合支持(考慮到安全問題),協助學生設計旅游線路,上網找旅游攻略,上網訂票等都能很好地提高我們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在旅游地理實踐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撰寫成文,這是送給學生們最好的成長禮物。隨著旅游實踐活動的不斷增多,學生的知識面增廣,我相信我們的地理課堂會更豐富多彩,而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會變成活生生的地理實踐的載體。

三、 總結

為適應突飛猛進的社會發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具有創新力與實踐力的新一代人才,我們的地理教學不僅要在地理課堂引入生動真實的生活案例來激發學生地理實踐欲望與意識,還要走出課堂,積極利用校內資源使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成為可能,更要走出校門,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活動,為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而奮斗。

參考文獻:

「1」曾浩然.中學地理實踐活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2」陳燕.基于實踐活動的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生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2012.

「3」程南云.走近生活 培養地理實踐能力[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9).

作者簡介:

陳浩芳,廣東省中山市,廣東省中山市阜沙中學。

猜你喜歡
活動能力課堂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