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性與妻性:從《棄婦篇》到《紅樓夢》

2020-10-15 15:30顧農
南方周末 2020-10-15
關鍵詞:母性曹植天性

顧農

清人孫溫繪寶玉受笞圖(局部)。

《玉臺新詠》(卷二)中,有三首棄婦詩,其中有兩首是漢魏之際的棄婦王宋的作品,題曰《雜詩》。詩前小序云:“王宋者,平虜將軍劉勛妻也。入門二十余年;后勛悅山陽司馬氏,以宋無子出之。還于道中,作詩二首?!边@幾句話應當是《玉臺新詠》編者徐陵對于此詩背景的說明。詩云:

翩翩床前帳,

張以蔽光輝。

昔將爾同去,

今將爾同歸。

緘藏篋笥里,

當復何時披?

誰言去婦???

去婦情更重。

千里不唾井,

況乃昔所奉。

遠望未為遙,

跱躕不得往。

詩人王宋已經正式被棄,行進在回娘家的路上了。丈夫另有新歡,拋棄老妻,而借口是她沒有生孩子,現在看去,劉勛的理由簡直荒謬絕倫,而在當時卻是很過硬的,王宋本人對此也沒有提出什么異議。從詩中看去,她幾乎沒有流露出絲毫憤怒,反倒是“情更重”了。她還幻想破鏡重圓,重返丈夫的家門,所以用了“千里不唾井”的故實。一個人喝過這井里的水,即使將遠離它而去千里之外,也絕對不能向里面吐口水,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可能還會回來。

劉勛拋棄結發之妻王宋,是當時的一大社會新聞,《玉臺新詠》(卷二)此前還有一首曹植的《棄婦篇》(曹植本集不載),也與此事有關。曹植寫道:

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帷彩有光榮。

光好曄流離,可以戲淑靈。有鳥飛來集,樹翼以悲鳴。

悲鳴復何為,丹華實不成。拊心長嘆息,無子當歸寧。

有子月經天,無子若流星。天月相終始,流星沒無精。

棲遲失所宜,下與瓦石并。憂懷從中來,嘆息通雞鳴。

反側不能寐,逍遙于前庭。跱躕還入房,肅肅帷幕聲。

褰帷更攝帶,撫弦彈素箏??犊杏嘁?,要妙悲且清。

收淚長嘆息,何以負神靈。招搖待霜露,何必春夏成。

晚獲為良實,愿君且安寧。

古代的所謂離婚一般就是丈夫拋棄妻子,理由可以有七條之多(所謂“七出”),列在首位的就是“無子”。不生孩子特別是不生兒子,為人妻者很容易變成所謂棄婦。連曹植那樣開明的人,也認為“無子當歸寧”。他又在《出婦賦》中說:“信無子而應出,自典禮之常度?!?/p>

就王宋被拋棄一事,曹植又是寫賦,又是寫詩《棄婦篇》,一再認同當時的倫理教條,承認不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老婆,理當被休棄。

而且王宋本人也承認這樣的規范。棄婦如果是因為別的原因被棄,一般總是不大舒服,而如果因無子被棄,則只好二話不講,忍痛走人。

曹植的《棄婦篇》從石榴寫起,石榴本來是可以多結子的,現在卻“丹華實不成”,由此引出生子問題,引出未生子的女主人公被遺棄的故事?!盁o子當歸寧”,一個“當”字,表明詩人對生子的高度重視。詩中的棄婦一方面哀嘆自己的不幸,一方面寄希望于未來,相信自己早晚一定能生出兒子來,要求對方耐心等待:“晚獲為良實,愿君且安寧?!?/p>

古代社會視婦女為生兒育女的工具,婦女將此種普遍要求“內化”為自己的意志,同時也把生兒子當作提高自己聲譽和地位的有效手段,所以有“母以子貴”這樣的老話。

魯迅雜文《小雜感》(后收入《而已集》)里有一條說:“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兒性;無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兒性的混合?!迸艘簧聛?,她的身份就是女兒,所以女人有女兒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有母性也很容易理解,從正面來說,這本是人的天性之一,從反面來說,古代以至近代婦女如果沒有子女,在家庭里就沒有地位,很容易被拋棄,于是母性也就特別強烈了;而且為時既久,母性就成了女人最重要的天性,至于本來也應當是天性之一的妻性倒反而被淡化,甚至像是被“逼成”的樣子了——這當然是魯迅雜文里極而言之的說法。

現在不打算生孩子的所謂丁克家庭比過去多了,不打算結婚的單身主義者也比過去多。前者不要母性,后者不要妻性,只剩下女兒性。如果這種只有女兒性之女兒的父母如果也采取這樣的主義,她本人的存在就要被取消了。

生孩子還是好的,所以曹植代一位因無子而被棄的女人說話,表態說自己對于能生孩子一事還是充滿信心的,請對方繼續等待。那時科學不發達,總以為能不能生孩子,原因全在女方,其實丈夫的水平如何,也同等重要,或更加重要。

王宋因為年紀大了,在詩中沒有涉及“晚獲為良實”這一層意思。在這個問題上,她比較實際而少幻想。而她還是希望前夫收回成命,這恐怕也屬于空想:劉勛變卦了,只知道甩鍋,哪里會反省自己。

“無子當歸寧”的殘酷現實,迫使原本是天性的母性更加上了大量的社會性因素,兒子是母親的命根子,她當然無比珍惜。已婚女性存在的意義完全寄托在兒子身上,以至嚴重地縮小了她本人存在的意義。在母性被異化了的情況下,有兒子才能“天月相終始”而不至于像流星一樣從婚姻關系中退出——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兒子就是保自己,仍然是母性大大高于妻性。

在《紅樓夢》里當賈政痛打不肖之子寶玉時,王夫人迅即趕到,說不能再打了,她勸丈夫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又說怕老太太知道了不好。不料賈政火氣更大,竟要勒死寶玉;于是她哭訴道:“老爺雖然應當管教兒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五十歲的人,只有這個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為法,我也不敢深勸。今天越發要弄死他,豈不是有意絕我呢?”這話講得很重,說到底線上來了。

王夫人越說越激動,叫著已經死去的長子賈珠的名字哭道:“若有你活著,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第33回《手足耽耽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受笞撻》)王夫人強調自己“如今已五十歲的人”,意思是說已經不可能再生,有一個活著的兒子作為自己的依靠絕對是必需的。

《紅樓夢》是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其他許多作品都可以成為它的注釋,或者說同它互為注釋。一旦打通了來讀,就可以獲得雙贏。

猜你喜歡
母性曹植天性
孩子與母親
孩子與母親
畢飛宇小說對“母性”的探究
七步詩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曹植辯鹿死誰手(下)
或許,只因為天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