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柔性車門抓手的設計與應用

2020-10-16 04:02
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伺服電機模組線性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545007)

0 前言

車門自動化線內板焊接總成的搬運是由機器人抓手完成,機器人搬運零件到自動化線上不同的工位中。為了實現搬運功能,需要設計相應的抓手。不同車型不同零件都有與其對應的抓手及放置架,導入的車型越多,抓手及放置架的數量也越多。因此如何實現抓手的柔性功能日趨迫切。

常見的抓手按材質可分為八角管組裝的鋁質抓手(圖1),及鋼管焊接的抓手(圖2)。按抓件方式可分為吸盤式和氣缸夾緊式。

圖1 八角管結構的吸盤式抓手

圖2 焊接結構的氣缸夾緊式抓手

表1 三種車型前后側門質量及尺寸

圖3 開孔位置

目前2 種形式的抓手都是通過內板主定位銷使抓手定位在車門上,保證抓取精度。然后通過吸盤吸緊車門或通過定位塊和壓頭將車門夾緊,夾緊點通常為6~8 個,保證抓取穩定。由于抓手機構定位銷位置和夾緊位置在車門內板型面上,因此想要現有抓手進行柔性生產,就需要零件定位孔和夾緊點型面的位置在X、Y和Z 方向上保持一致。但由于每個車門造型各異,定位孔和夾緊點型面的位置很難保持一致,尤其是不同平臺的車門差異更大,因此現有形式的抓手無法實現車門抓手柔性功能[1]。

1 柔性抓手的原理

為了實現車門內板總成抓手的柔性,新型的柔性抓手針對現

有技術進行重新設計分析。通過對比3 個不同平臺車型共6種車門內板總成的結構分析(表1),我們發現,雖然各車型車門內板總成結構差異大,但質量均在11~13 kg,且內板總成結構剛性穩定,不易變形。

因此,新型柔性抓手的設計采用三點成面原理,使用三孔定位兼抓緊的定位策略來實現零件的抓取。柔性抓手在車門內板范圍內選取3 個點來定位抓緊(圖3),這3 個位置沒有外板加強板遮擋,各個焊接工位內板總成零件不會與抓手干涉,零件在內板焊接拼臺工位之間轉運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抓手。為使抓手能夠實現不同內板總成零件的抓取功能,且兼顧零件的精確定位和可靠抓取,抓手設計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抓手上3 個定位抓緊點能夠改變它們之間的距離,即圖3所示前側門和后側門上3 個定位抓緊點位置變化情況;第二,抓手能夠兼容不同零件上3 個定位抓緊點Y 向不同的距離[2]。

2 柔性抓手的設計

在柔性抓手的結構設計中,為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對比現有成熟產品的性能及精度,我們采用PMI 線性模組,通過伺服控制系統可實現改變定位抓緊點的位置距離,其位置精度能達到±0.06 mm。通過使用機器人第六軸旋轉改變抓手抓取零件的角度,改變線性模組的停止位置來實現不同車門抓手X 向和Z 向柔性。采用一個勾銷機構和兩個氣爪階梯機構(如圖4)實現不同零件抓緊點Y 向距離柔性。其中,如圖3所示,位置1 是內板主定位孔,采用勾銷機構,作用是主定位和夾緊,與焊接拼臺主基準保持統一;位置2 和位置3 是抓手專用孔,采用氣爪機構,作用是輔助定位和夾緊。

為實現抓手柔性功能,車門產品零件在設計時,需要按以下要求設計抓手專用的零件定位孔和夾緊面。

圖4 氣爪結構

圖5 內板柔性抓手結構

首先,3 個定位孔開孔位置不能造成抓手與外板加強板干涉,如圖3中1、2、3 區域。

其次,抓手專用孔所在平面與主定位銷平面的Y 向距離為氣爪卡槽距離的整數倍[3]。

3 柔性抓手的結構

內板焊接總成柔性抓手結構如圖5所示。抓手主框架為焊接結構,為滿足抓手重心位置及機器人配重要求,3 個抓緊點滑移機構呈120°均勻分布。抓手共有3 個PMI 線性模組,根據內板總成結構尺寸,線性模組的行程選用300 mm,柔性抓手可達性能夠滿足目前所有車型車門的抓取。3 個PMI 線性模組分別配有3個伺服電機和3 個控制箱,伺服電機的線束接到控制箱上,抓手上裝有氣控閥控制氣爪和勾銷的開關。另外還有BK 模塊來連接伺服電機控制箱和PLC 間的通信。3 個伺服電機控制箱自帶電池,能夠離線儲存線性模組的停止位置,共能儲存7 組數據,包括一個零位和6 個車型停止位置信息。升級儲存硬件還可以儲存更多組信息。

氣爪插入抓手孔(圖3中的位置2 和位置3)后氣爪手指平行張開,車門內板就會牢牢卡在手指的卡槽之內。氣爪選用50 缸徑的三爪式氣爪,理論抓力為200 N,確保氣爪卡緊零件。為滿足氣爪結構強度和柔性要求,氣爪手指上設計有7 個間距為7 mm 的卡槽,如此,氣爪的兼容行程為49 mm。內板產品設計時,要求抓手孔平面與主定位銷平面的Y 向距離為7 mm 的整數倍(即抓手孔平面與主定位銷孔平面之間的距離差H=7×N mm,其中0 ≦N ≦7)。

抓手通過一個勾銷和兩個氣爪來抓緊車門,氣爪和勾銷缸裝在PMI 線性模組上,線性模組由伺服電機驅動。通過改變3 個線

圖6 同一抓手在前后側門上的不同姿態

性模組的停止位置和抓手的姿態,實現抓手抓緊點X 向和Z向的柔性;使用氣爪上不同的卡槽位置,實現抓手抓緊點Y 向的柔性。同一個抓手通過改變線性模組的停止位置和抓手的姿態,即可柔性抓取不同結構的車門內板(圖6)。

4 抓手的調試與使用

抓手裝配好機械零件和電氣管線后,首先通過伺服電機驅動線性模組回到機械零位,進行三坐標檢測和調整,使抓手能夠達到設計的狀態,并將機械零位存儲在伺服電機控制箱內,作為車型變換基準零位。然后,通過USB 數據線將伺服電機控制箱與計算機連接,將設計時算好的車型位置,通過控制界面(圖7)輸入伺服電機控制箱內儲存好,即可完成車型的信息錄入,實現了數字化的車型導入。3 個控制箱相互獨立,需要分3 次輸入。在導入下一個車型時,需將線性模組回到初始狀態的基準零位,再通過輸入車型信息,由伺服電機控制線性模組滑移到該車型設計位置。

抓手軌跡線如圖8所示,每一根軌跡線代表線性模組上的勾銷或氣爪的可達范圍,只要定位孔開在線上,勾銷或氣爪就能夠進入孔內。第二個車型導入時,只需整體平移和旋轉軌跡線,并注意使抓手避讓加強板和焊點,即可快速找到合適的開孔位置?,F場調試時調好機器人的姿態并保存。

抓手上儲存2 個以上的車型定位信息后,進行車型切換時,按下電控按鈕,PLC 就會將所要生產的車型信息發給搬運機器人。機器人就會發出信號給伺服電機控制箱,調取所需的車型定位信息,伺服電機就會自動到達定位位置。最后,機器人調取自身對應車型的動作軌跡,數秒內即可完成抓手狀態切換,無需人工參與,快速且智能完成抓手車型切換[4]。

圖7 線性模組停止位置信息控制界面

圖8 抓手軌跡線

5 結束語

柔性抓手設計通過簡單的三點成面定位原理,結合自動化控制技術,充分利用機器人靈活的動作姿態,實現了車門內板焊接總成抓取搬運功能。Y 型柔性抓手結構緊湊,機器人抓取零件穩定,放置零件位置精度高,重復精度高。該抓手具有柔性高、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特點,車型導入過程中無需切換抓手,只需增加伺服控制程序,減少導入車型的抓手制造成本和加工時間,減少車型切換時間,減少車型切換人員,大大提高綜合效益。

猜你喜歡
伺服電機模組線性
移遠通信:以利潤換市場
人形輔助鍛煉 助力機器人
關于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一個證明
基于S7—200SmartPLC伺服電機位置控制系統的應用
可編程自助取物機械臂
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常數變易法
線性耳飾
高通聯發科等公司與阿里達成合作
全模組電源選購
常數變易法的理論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