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石大家修煉的四層境界

2020-10-17 08:03bySunXiao
寶藏 2020年5期
關鍵詞:石人主見觀賞石

文/孫 筱 by Sun Xiao

袁玉良,男,1962年10月生,洛陽人,1980年參加工作。洛陽市西工區政協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常委,西工區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常委,洛陽市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大專學歷,建筑專業工程師職稱。

● 1980年~1990年,任洛陽大發五金機電供應站負責人、經理。

● 1990年~1993年,任伊川彭婆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第十七工程處經理。

● 1993年~2001年,任伊川彭婆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副經理、經理。

● 2001年~2003年,任洛陽豪仕置業有限公司經理。

● 2003年至今,任隆安公司經理、執行董事。

● 2019年至今,任《寶藏》雜志榮譽主編。

每個玩石人都是由新手起步,但是有的人成為了敝帚自珍的王婆,有的被動消失在賞石長河中,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成為賞石大家。

什么是賞石大家呢?簡而言之,就是不僅要有精妙的藏石,還要能夠對賞石文化的發展規律、實踐創作等說得出道理。且這道理,非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見解、看法和想法。

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那么,成為賞石大家需要經歷什么呢?筆者以為需分為四層境界來進行修煉。

第一層:肯用心才能形成主見。

中國賞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千年的繁榮和發展,賞石文化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理念。但是,百花齊放、繁榮發展的同時,當今賞石界也出現了一種只抓皮毛,不抓精神的傾向。

觀賞石需要靈魂。沒有靈魂的觀賞石,那就只是一個死物。什么是石頭的靈魂呢?石頭的靈魂,即是我們賦予石頭的“主見”。只有我們對石頭用心思,勤思考,才會形成主見,我們的藏石也才會有靈魂。當然也許我們的主見是淺薄的,但也還是由我們自己得出,它也就有可能自成一家之言。

第二層:有主見更能發現問題。

我們有了自己的主見,才能守住內心深處的純真和本心,才會發現與其他玩石人的不同,才會發現種種賞石鑒賞理念之間的沖突、種種賞石創作技法之間的矛盾。發現不同就要學著認識不同。

沒有主見的人并不是肚子里沒有想法,腦子沒有理論,而是心里沒有主見。他們看每一種講法都覺得有道理,但又都覺得有待商榷,他們在種種理念和技法中游移不定。

我們要知道必須先有主見,而后才能發現相同與不同,于是才能尋求深層次的解答。如果沒有主見,又怎么能發現不同,那么尋求解答更是無從談起。只有先形成主見,才能發現其他賞石鑒賞理念、賞石創作技法與自己的不同,這樣才能促使我們進一步上下求索。

第三層:探索不同,主見才能形成理論。

歷代先賢的賞石理念,當代石人的賞石言論,我們皆可發現與我們的主見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處,我們要融匯貫通。不同處,我們要了解為什么不同。尤其是遇到不同的理念言論,我們要想方設法了解其中的道理,探求緣由。這樣才能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而后逐漸形成系統的理論。

但這要怎么才能做到呢?一是要尋求書籍知識的積累,二是要多看他人的創作實例,三是要到實踐創作中探索。隨著這三方面的逐漸積累,逐漸探索,我們才能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局限和不足,我們的思想見地才會有所長進,才會逐步由主見形成理論。

第四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賞石不僅要有理論研究,還要有實踐創作。我們自己摸索出的理論還需要在實踐中運用,也只有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才算是有意義的理論?!奥仿湫捱h兮”,理論和實踐是個不斷提升和深化的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理論,也沒有可以故步自封的創作。只有理論和實踐逐步提升和深化,才有可能成為賞石大家。

猜你喜歡
石人主見觀賞石
飛龍在天
底盤測功機制動方式對電動汽車能耗的影響
主見
中國觀賞石協會觀賞石鑒評師業務評價辦法
觀賞石鑒評專業人員名單公告
米萬鐘:超癡超怪愛石人
這場戰“疫”,賞石人在行動
——石界抗疫系列報道
丹頂鶴繡花
龍園觀賞石交易基地
黃白黑漂流記一群石鬼 人口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