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es手術與改良Dixon手術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臨床療效觀察

2020-10-19 20:17曹鳳鳴景長遷夏澤軒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曹鳳鳴 景長遷 夏澤軒

【摘要】目的:觀察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選用Miles手術與改良Dixon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70例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入組,根據手術模式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行Miles手術,觀察組行改良Dixon手術,對比手術療效。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明顯更短,P<0.05,差異顯著。結論: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實施改良Dixon保肛手術,療效顯著,可推廣。

【關鍵詞】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Miles手術;改良Dixon手術

【中圖分類號】R735.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14-01

超低位直腸癌是指位于齒線4cm以內的腫瘤,目前臨床多采用保肛手術治療。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Miles手術)、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改良Dixon手術是臨床常用術式更具優勢[1]。為了進一步研究兩種術式在超低位直腸癌手術中的效果,我院特選取70例超低位直腸癌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觀察上述兩種術式的臨床療效,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70例入組,入選時間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根據手術治療術式不同分為兩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年齡區間在30~78歲,平均年齡為(56.73±5.64)歲,女性16例,男性19例,腫瘤下緣距肛緣3.5~5cm,腫瘤類型:潰瘍型12例,浸潤型10例,腫塊型13例;觀察組患者年齡區間在32~62歲,平均年齡為(54.26±4.95)歲,女性15例,男性20例,腫瘤下緣距肛緣3.5~5.5cm,腫瘤類型:潰瘍型14例,浸潤型11例,腫塊型10例;兩組病例資料對比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納入70例患者行保肛手術治療期間均嚴格按照無瘤操作原則進行,嚴格遵循TME原則進行腫瘤分離。兩組均采用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保持頭低腳高。

對照組行Miles手術治療,于下腹部行縱切口,入腹后需全面探查腹腔,常規分離腸系膜下動脈并結扎,游離乙狀結腸左側,術中應暴露左側輸尿管,避免損傷輸尿管。應用電刀銳性分離,將全直腸系膜,保留腹下神經叢、盆腔內臟神經叢,使患者術后性功能與排尿功能得到最大保護[2]。

觀察組行改良Dixon手術治療,利用超聲刀將降結腸與乙狀結腸外側腹膜切開,使降結腸、乙狀結腸、脾曲充分游離,用紗布結扎乙狀結腸,牽拉提起,將系膜下血管進行仔細解剖處理,將血管周圍的淋巴結與脂肪清除[3],電凝切斷乙狀結腸系膜,沿著盆筋膜臟壁間疏松結締組織利用超聲刀進行銳性分離,并完全切斷直腸系膜。直腸游離達到腫瘤下緣2cm以上,于腫瘤上緣8~12cm切斷乙狀結腸。消毒后將肛門擴到4指,將卵圓鉗置入,將乙狀結腸遠端離斷,夾緊腸管壁,將乙狀結腸、直腸及其系膜、直腸腫瘤一起外翻拖出,于腫瘤遠端2~3cm將直腸切斷[4],移送標本至檢驗科。將近端乙狀結腸放入吻合器,行荷包縫合,實施結腸-直腸吻合,用油紗卷放于吻合口處進行引流。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導尿管留置時間與肛門排氣時間,開展統計學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資料,計量資料:以t值檢驗,(x±s)描述;計數資料:以χ2值檢驗,以百分數描述;P值<0.05,可判斷具備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手術療效相關指標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優,P<0.05,統計學差異明顯。

3討論

直腸癌是一種胃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超低位直腸癌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隨著臨床對直腸癌治療的深入研究,直腸癌淋巴結轉移方向多為側方與上方,因此,距離腫瘤下方1~2cm處的直腸即可達到切緣陰性,為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5]。直腸癌根治術實施過程中需遵循TME手術原則,確保腸環切緣無腫瘤浸潤,而術中腸道吻合器的使用,則有效接觸盆腔深部低位吻合問題,為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實施提供了可能。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行Miles手術治療效果而言,觀察組患者改良Dixon手術時間明顯更短,術后患者的導尿時間與肛門排氣時間均有所縮短,預后效果顯著。原因分析:Miles手術實施過程中,由于盆底空間相對狹窄,醫師手術視野受限,導致術中患者陰道后壁、精囊腺等重要解剖結構未能有效并充分暴露,導致醫師實施手術時多憑借自身臨床經驗與觸覺開展手術治療,不僅增加手術風險,也會導致腫瘤未能徹底清除,提高術后復發率。術中由于視野不清也會對周圍組織造成一定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預后康復情況。改良Dixon手術的實施,有助于醫師對骶前間隙解剖層面的自由掌握,在會陰組施術者配合下,可越過腫瘤下緣,可使肛尾韌帶與部分直腸內括約肌有效分離,游離直腸下段并延長1~2cm,為保肛手術實施提供黃金切緣距[6],進一步提升手術質量。

綜上所述,相比于Miles手術而言,改良Dixon手術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治療中具有確切療效,不僅可縮短術中手術時間,而且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日康復痊愈,推廣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杜濤,傅傳剛,周主青,等.3D腹腔鏡單吻合器法經肛門取出標本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中的運用[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40(03):376-379+387.

[2]符永斌.腹腔鏡輔助括約肌間切除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療效探討[J].臨床研究,2019,27(03):108-110.

[3]麥建全,楊景先,謝昭雄等.腹腔鏡經括約肌間切除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06):129-132.

[4]劉維兵.Miles手術與改良Dixon手術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8(08):25.

[5]張娟娟,鄭文郁,郭海燕.Miles手術與改良Dixon手術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包頭醫學,2017,41(04):23-25.

[6]孫光,彭勃,徐超,等.3D腹腔鏡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7,28(13):2198-22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