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2020-10-19 20:17王美瑞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血常規兒科

王美瑞

【摘要】目的:分析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應用全血C反應蛋白(CRP)與血常規聯合檢驗的價值。方法:隨機選擇2018.8-2019.8期間本院收治的120例細菌性感染性患兒當作研究對象,給予所有研究對象分別進行血常規檢驗、全血CRP檢驗及血常規聯合全血CRP檢驗,比較三種檢驗方法對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結果:血常規聯合全血CRP的檢驗陽性率(73.33%)顯著比單一血常規檢驗(56.67%)及單一全血CRP檢驗(60.83%)高(X2=7.800,P=0.020)。結論: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相較于單一血常規檢驗與單一全血CRP檢驗,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具有更高的診斷準確率,具有積極影響作用。

【關鍵詞】全血C反應蛋白;血常規;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

【中圖分類號】R7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63-02

在兒科中,感染性疾病屬于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主要和支原體、病毒及細菌等相關,對于此類疾病臨床一般采取血常規檢驗進行診斷,但由于血常規檢驗極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藥物、日間變化及溫度等,從而造成血常規的檢驗結果具有一定誤差,不利于疾病的診斷[1]。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方法主要為細菌培養,但因細菌培養所需的周期較長,從而阻礙了疾病的早期診斷,故找尋一種有效診斷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2]。本文就此分析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應用全血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與血常規聯合檢驗的價值,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20例細菌性感染性患兒當作研究對象,其中男女比例為64:56,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52±1.24)歲。

1.2方法

在清晨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靜脈血2mL于EDTA-K2抗凝管中并給予充分搖勻,應用邁瑞5180CRP進行檢驗,詳細記錄白細胞類型與數量;檢驗所用質控劑及試劑均是設備配套試劑。

1.3觀察項目

比較所有研究對象血常規檢驗、全血CRP檢驗及血常規聯合全血CRP檢驗的陽性率,評定標準:血常規:白細胞計數>12.0×109/L即為陽性;全血CRP濃度>4mg/L即為陽性。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易通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陽性判定標準,血常規聯合全血CRP檢驗的陽性患兒有88例,占73.33%,單一血常規檢驗的陽性患兒有68例,占56.67%,單一全血CRP檢驗的陽性患兒有73例,占60.83%。三組在陽性率中相比,血常規聯合全血CRP檢驗顯著高于其余兩組(X2=7.800,P=0.020),單一血常規檢驗與單一全血CRP檢驗在陽性率中無顯著差異(X2=0.430,P=0.512)。

3討論

在兒童群體之中,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既有較高的發病率,其中以泌尿系統、腸炎、肺炎及腦膜炎等炎性疾病為主,該類疾病患兒的血清中多數包含有一類特殊蛋白成分,即為CRP,其在炎癥因子的作用中可發生程度不一的上升情況,故臨床已逐漸在診斷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時應用全血CRP檢驗,以更好的診治感染性疾病[3]。

有相關研究發現[4]: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應用血常規聯合全血CRP檢驗可有效提高檢驗的陽性率,此聯合檢驗方法可將檢驗陽性率提高至72.73%。CRP屬于一種非特異性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是由肝細胞所合成,并受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炎性因子調節,在一般情況中,CRP均保持在低水平狀態,但若機體存在炎癥時,可導致其體內的CRP分泌失控,從而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中,造成肝臟大量合成CRP。多數機體在存在炎性因子的6-8h中會刺激肝臟大量歌城CRP,并在24-48h之間達至峰值,且此峰值可隨著炎癥的加重而持續增高。如今,血常規是臨床檢驗的一個常規項目,其結果是重要的診斷感染性疾病參考指標之一,主要可通過白細胞的分類與數量對機體的炎癥程度進行判斷,但此檢驗方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檢驗準確性,且可受到飲食、情緒及運動量等因素影響。而CRP是炎癥標志物之一,在炎性反應對感染的保護作用及免疫作用中已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而全血CRP檢驗具有快捷、靈敏及簡便等特點,且不會受到血壓、心率及呼吸等因素影響,屬于一種床旁檢驗,此檢驗方法十分有利于臨床診斷細菌性感染性疾病[5]。近年來,隨著臨床持續完善診治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項目,血常規聯合全血CRP已得到廣泛應用,也已成為診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標。本文研究發現:血常規聯合全血CRP的檢驗陽性率(73.33%)顯著比單一血常規檢驗(56.67%)及單一全血CRP檢驗(60.83%)高(X2=7.800,P=0.020),提示全血CRP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具有更高的檢驗陽性率,可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準確率,與上文所述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相較于單一血常規檢驗與單一全血CRP檢驗,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具有更高的診斷準確率,具有積極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原,何玉霞.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醫學信息,2019,32(z1):223-224.

[2]李葉靜.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類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熱帶醫學雜志,2016,16(12):1527-1529.

[3]徐琳娜.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118-119.

[4]李青.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16):2446-2447.

[5]和景霞.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7,28(11):40-42.

猜你喜歡
血常規兒科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解讀
兒科專欄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請為兒科醫師設專項補助
圓夢兒科大聯合
探討在血常規檢驗中運用不同采血方法對于檢驗結果的影響
兒科醫聯體的安徽做法
末梢血與靜脈血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價值
李發枝教授治療兒科疑難雜癥驗案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