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沙拉嗪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

2020-10-19 11:09張俊君黃源銳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

張俊君 黃源銳

【摘要】目的:通過對美沙拉嗪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在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治療中的效用進行分析,獲取臨床診治創新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從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診斷并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中選取30例。將30例患者的潰瘍性結腸炎癥狀進行等級劃分,并且全部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方案。結果:在治療一定階段內,所有患者的潰瘍性結腸炎癥狀較治療之前有所增緩解;且美沙拉嗪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較傳統醫學案例中的傳統治療方式痊愈效果較為明顯。結論:利用美沙拉嗪腸溶片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能夠對患者的病癥起到明顯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提升治療效率,因此具備臨床醫學治療價值。

【關鍵詞】美沙拉嗪腸溶片;復方嗜乳酸桿菌;潰瘍性結腸炎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77-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飲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潰瘍性結腸炎已經成為多發性的疾病[1],近年來其發病率逐漸升高,一旦治愈不當,便有惡化為結腸癌的風險。因此我院積極對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以及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傳統的臨床治療案例進行優化創新,堅持建立在為患者提供高效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臨床醫學研究,就常見的對腸炎有促進作用的益生菌進行了臨床醫學分析,并將其納入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方案中。本次研究既是結合傳統的藥物治療聯合復方嗜乳酸桿菌開展的新型治療方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從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診斷并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中選取30例,其潰瘍性結腸炎重癥患者3例、輕中度活動期患者27例,診斷指標符合醫療診斷標準;患者年齡最小23歲,最大59歲,平均年齡區間為(44.2±3.2)歲;患者在接受本次臨床研究一個月之內未服用過對潰瘍性結腸炎有治愈效果的藥物,且經過臨床醫療診斷,所有患者對于本次治療研究的藥物均不具備過敏反應;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執行且服從治療,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針對3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病癥嚴重程度分級,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嚴格制定針對性的聯合治療方案;

美沙拉嗪腸溶片口服劑量為每次0.5克,每天3次;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服用劑量為每次1克,每天3次。并且根據患者的患病程度,將初次治療周期定為六周。

采用臨床癥狀評分標準對患者病癥治療之前以及治療之后的好轉程度進行評價分析;采用結腸鏡評價系統對于患者接受臨床治療之后的鏡下觀察指標進行評價。

1.3相關指標

觀察患者接受治療之前的病癥指標;觀察患者在接受聯合治療之后臨床癥狀表現以及結腸鏡下指標;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1.4統計學理論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表示計量資料的方法為±s,采用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中的例數、(%)表示百分數,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表現結果分析

在接受聯合治療方案階段性的治療之后,所有患者的潰瘍性結腸炎癥狀有所緩解,腹瀉,便血,里急后重以及腹痛等癥狀在評分標準評價之后呈現好轉趨勢(P<0.05);

2.2患者治療前后結腸鏡下病癥表現結果分析

經過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結腸鏡下病癥進行分析發現,接受治療三周之內,部分中輕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鏡下觀察反應呈現明顯好轉狀態,重癥患者在接受治療五周左右出現了病癥好轉,且鏡下觀察潰瘍組織以及粘膜受損情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且未出現復發癥狀。同時就患者的病癥好轉周期與傳統的治療方式進行對比,好轉時間明顯縮短,因此可見聯合治療方式對于潰瘍性結腸炎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保障。

2.3藥用不良反應結果分析

經過對30例患者周期內的聯合治療進行跟蹤觀察,我們發現所有患者對于美沙拉嗪腸溶片以及復方嗜酸乳桿菌均不存在過敏反應,也未曾出現對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之后表現出的不良反應。

3討論

就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癥狀來看,其發病病灶常見于結腸與直腸粘膜交界或是粘膜下層,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疾病[2],發病因素可能與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在臨床醫學研究中并未直接證明二者之間存在直接影響[3]。因此傳統的潰瘍性直腸炎治療方案經常建立在患者的免疫系統紊亂導致炎癥的角度進行治療分析,雖然能夠為患者直接提供效果較好的治療方案,但是基于為患者服務的宗旨,我院堅持致力于醫臨床醫療診斷創新原則,結合各種臨床診斷案例進行新治療方案的研發。

經過長時間的臨床醫療分析,我院發現益生菌能夠有效改善腸道內的菌群,從而調節人體的免疫力,因此將益生菌類藥物應用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方案中,能夠對潰瘍性結腸炎痊愈起到促進作用,我院針對該理論,開展了本次臨床醫療治療研究方案。本次研究選用復方嗜酸乳桿菌進行聯合治療,該片劑中富含多種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以及枯草桿菌等[4],經過相關試驗能證實其對于腸道菌群具備調理作用。

同時我院在開展本次實踐研究之前,切實分析了相關動物實驗,證實嗜酸乳桿菌能夠粘附在腸道粘膜表面,來修復紊亂的腸道菌群,合理控制抑炎因子以及致炎因子的活性,從而使腸道粘膜抵抗屏障重組,進而達到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目的[5]。

綜上所述,復方嗜酸乳桿菌聯合美沙拉嗪能夠對潰瘍性結腸炎起到聯合治愈的作用,并且治療療效穩定,康復速度快,患者的耐受性高,未出現不良反應。但是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該種聯合治愈方法還處在不斷研發創新的階段,需要不斷進行深入研究,以促進臨床醫療的優質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范共識意(2007濟南)[J].中華消化雜志,2017,27(8):545

[2]譚琰,鄒開芳,楊天,等.微生態制劑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8,25(2):77.

[3]江學良,崔慧斐.潰瘍性結腸炎[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7,136.

[4]張嬋,唐立.益生菌治療炎癥性腸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7,18(2):154.

[5]麻繼臣,張曉嵐.微生態制劑做為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維持治療藥物的系統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8,16(36):4123

猜你喜歡
潰瘍性結腸炎
中西醫結合三重免疫療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00例臨床療效分析
研究美沙拉嗪與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有效性
健康教育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
美沙拉嗪口服聯合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
腸炎清對ICUC大鼠結腸組織TLR4、NF—κB蛋白表達、TLR4mRNA的影響
血清抗體檢測在炎癥性腸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血清C反應蛋白和D—二聚體聯合檢測在潰瘍性結腸炎病情活動性判斷中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