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研究方法學評價

2020-10-19 11:09孫雪萍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原發性痛經針灸治療臨床研究

孫雪萍

【摘要】目的:探究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療效。方法:擇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原發性痛經患者開展研究,一般組常規治療,優化組針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療效。結果:經治療后優化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一般組,疼痛下降程度更高,(P<0.05)。結論: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加好,建議推廣。

【關鍵詞】原發性痛經;臨床研究;針灸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98-01

原發性痛經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秩序,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受損,臨床上常使用止痛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遠期療效有限,患者需要持續服藥,應用效果不理想[1]?;诖吮疚闹荚谘芯酷樉闹委熢l性痛經的臨床效果,擇取64例原發性痛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內容作以下詳細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64例原發性痛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均分為一般組與優化組。排除標準:患有生殖系統器質性疾病患者;無法堅持治療患者;臨床資料殘缺患者。一般組中年齡最大患者為31歲,年齡最小者為1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23.5±1.8)歲,發病時間為(1~7)年,平均發病時間為(3.2±0.5)年;優化組中年齡最大患者為32歲,年齡最小者為1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23.7±1.6)歲,發病時間為(1~6)年,平均發病時間為(3.1±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同期研究比較。所有患者均已提前了解治療方案,同意參與臨床研究并正式簽署知情文件。本次研究已通過科室與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核,核發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優化組患者接受針灸治療,使用蘇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0.30mm×40mm一次性針灸針進行治療,患者保持仰臥位置,使用碘伏對穴位進行常規消毒,進針是深度為1.5-2寸,取穴關元、中極以及雙側三陰交穴,氣滯血瘀患者可加刺血海和太沖穴,肝郁濕熱患者需要加刺陰陵泉,肝腎功能虧損患者加刺雙側腎俞和命門穴,氣血虧虛患者需要加刺雙側足三里穴和氣海穴。使用提插捻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得氣后進行穴位針灸,點燃艾條后在針柄上進行施灸,艾灸至患者穴位皮膚表面潮紅,艾灸過程中需要不時詢問患者熱度,當熱度過高時,需要拉遠艾灸距離。痛經發作時每日接受治療一次,連續治療三至四天,連續治療三至四個周期。一般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月經來潮前一至兩天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每日服用兩次,連續服用兩至三天至癥狀緩解后停用,患者服藥后發生胃腸道不適可輔以維生素B6。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禁止使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高的食物,多使用新鮮果蔬,保證蛋白質攝入量,月經期間需要注意防寒保暖[2]。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總有效率為治療顯效率加上治療有效率,治療顯效:患者下腹部疼痛癥狀消失,三個月經周期內無復發;治療有效:患者下腹部疼痛得到有效改善,面色恢復正常;治療無效:患者下腹部疼痛無改善。(2)于患者接受治療前后使用VAS疼痛量表評測患者疼痛程度,分值量表為0-10分,當分值超過五分表明疼痛較為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課題研究數據一次性導入SPSS18.0中分析處理,計數資料(治療總有效率)采用百分數(%)形式表示,接受卡方(X2)檢測,計量資料(疼痛評分)使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測,當檢測后的P值小于0.05時認為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如下文表1所示,優化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31/32),一般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1.25%(26/32)。優化組治療總有效率較一般組患者高出15個百分點,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優化組患者接受治療前VAS分值為(7.9±0.5),治療后VAS分值為(3.1±0.4);一般組患者接受治療前VAS分值為(7.8±0.6),治療后VAS分值為(4.9±0.5)。采取治療措施前一般組與優化組患者疼痛評分差異較小,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治療措施后優化組患者疼痛評分下降趨勢高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生殖系統發生病變時會發生繼發性痛經,治療該種痛經病癥需要積極治療原發急性。當生殖系統無明顯病變發生痛經,可稱為功能性痛經,該種痛經稱為原發性痛經,該種痛經類型多見于青春期女性和未生育婦女,該病屬于婦科常見病。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人患有原發性痛經,而青春期女性中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原發性痛經,每十位患者中既有一位重癥患者,癥狀嚴重的原發性痛經患者在經期無法正常工作生活,疼痛嚴重者會有頭暈乏力、暈厥癥狀。中醫中將原發性痛經歸屬于“經行腹痛”范疇,該病的發病原因是由于氣血受阻,氣血不暢引發疾病,該病可分為實癥與虛癥,實癥患者多為肝氣郁滯、胞脈失養,虛癥患者則為氣血虧虛、肝腎功能不足[3]。本次研究中應用溫針灸療法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宮血液動力學,針刺腧穴治療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加快人體清理廢物的速率,血液循環速率提升后疼痛癥狀可得到有效改善。

綜上,應用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療效較好,可從根源上改善患者身體機能,建議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靜,劉洪巖,李曉亮,范曉華,唐紹燦,劉紀明.電溫針灸在原發性痛經治療中的價值體現[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6):97-99.

[2]孫小月,王修銀,李永平,韓常安,朱秀英,張瑩.中醫外治法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辨經選穴規律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8,14(12):82-84.

[3]秦璐,董珍珍,李丹萍,姚婧佳,朱匯霖,胡葵.基于數據挖掘的原發性痛經現代針灸臨床用穴特點探析[J].上海針灸雜志,2017,36(12):1485-1490.

猜你喜歡
原發性痛經針灸治療臨床研究
淮安市中職女生原發性痛經的中醫體質研究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舒爾經顆粒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療效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