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的臨床觀察

2020-10-19 11:09戰頡魏洪力任憲石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痛風中醫藥

戰頡 魏洪力 任憲石

【摘要】目的:探討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間收治的96例痛風患者分為2組,每組48例。觀察組給予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對照組給予別嘌呤與秋水仙堿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差異顯著(p<0.05)。結論: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具有較好治療效果,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自擬清熱排酸湯;中醫藥;痛風

【中圖分類號】R5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106-02

痛風是一種因機體嘌呤代謝紊亂而引起的疾病,近年來由于飲食結構發生較大改變,痛風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該病常見人群為中老年男性[1]。由于痛風患者其血尿酸長期處于過度飽和狀態,因此可對關節、骨等造成較大損害,且沉積于腎臟可引起腎臟疾病,對患者盡快及安全造成影響。目前非淄體消炎藥、別嘌呤等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方式,但其胃腸道反應較大,可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2]。而中醫藥在治療痛風方面具有獨道優勢,可獲得較好治療效果。因此,研究采用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獲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間收治的96例痛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48例。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33~74歲,平均(52.3±3.4)歲,病程2~9年,平均(5.2±1.5)年;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32~76歲,平均(51.5±3.8)歲。入選患者均符合痛風的相關診斷標準[3],血尿酸水平均較高,經實驗室檢查證實含尿酸鈉結晶;排除肝腎功能嚴重疾病者、精神語言無法配合研究者。入選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具有分組研究意義與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觀察組給予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方藥組成如下:知母15g,甘草15g,石膏25g,桂枝10g,雙花35g,連翹20g,黃柏15g,姜黃10g,威靈仙15g,防己20g,桑枝10g,蒲公英30g,牡丹皮20g,生地20g,野菊花25g,元胡15g,生大黃10g,白術15g,當歸20g,白芍25g,土茯苓15g、薏米35g、蒼術20g,將上述中藥用電子煎藥機常規煎藥,每日兩次,分早晚服用。

1.2.2對照組給予別嘌醇與秋水仙堿治療,別嘌醇每日2次,每次50mg;秋水仙堿每兩小時口服1次,每次1mg,直至關節疼痛緩解或出現腹瀉或嘔吐,停藥72小時后每日0.5mg,日三次口服;兩組治療時間均為一周。

1.3療效判定標準

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提示血尿酸恢復正常,尿無結晶鹽或僅有(+),存在皮下結節或消失,關節活動正常,則為臨床治愈;治療后患者關節腫脹有所緩解,疼痛改善,實驗室檢查血尿酸下降明顯或基本恢復正常,尿中結晶減少,則為治療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病情加重者,則為治療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ǚ絰2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僅在P<0.05時代表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3討論

痛風是一種因遺傳導致患者尿酸排泄降低或嘌呤代謝障礙導致血尿酸濃度過高,最終使尿酸結晶而沉積在患者四肢關節,引起患者四肢疼痛、腫脹、僵硬等。該病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對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多采用止痛及抑制血尿酸形成或排泄等藥物治療,但長期治療可引起較大胃腸道反應,患者依從性差,影響治療效果。

近年來中醫藥在臨床廣泛應用,并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痛風在中醫中屬于“痹證”、“歷節風”等范疇。中醫認為內外因素干擾是導致痛風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內因為機體正氣虧虛,導致風邪入侵;外因則為飲食不節及風寒濕熱所致。陽氣缺乏可使氣血運行不暢而致氣滯血瘀,氣化濕則痰濕內審,卒中瘀阻脈絡,不通則痛,因此患者表現關節疼痛癥狀。故對痛風的治療應以清熱利濕、活血祛瘀、疏風散痛為主[4]。本次研究采用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結果發現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p<0.05)。說明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能改善患者癥狀,獲得較好治療效果。這是由于方中所用知母15g,甘草15g,石膏可清熱分熱,去煩止渴,黃柏可入肝腎經,可下焦之濕熱,姜黃、威靈仙等具有清熱角度、祛風除濕的功效;防己具有止痛利水、祛濕的功效;桑枝10g,蒲公英、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術、當歸、白芍健脾益氣燥濕,土茯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薏米能去濕熱痹證,蒼術辛苦但溫,可疏風通絡;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使患者疼痛、腫脹等癥狀及體征減輕,經脈流暢,氣行血活,清熱角度,達到通而不痛,標本兼職的目的[5]。且采用中醫藥治療無明顯胃腸道反應,不對肝腎等造成副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自擬清熱排酸湯治療痛風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具有較好治療效果,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張敬燦.痛風清解湯及中藥膏外用聯合西藥治療急性期痛風性關節炎[J].世界中醫藥,2019,14(9):2367-2370,2374.

[2]蒲椿,張龍劍鋒,何曉明,等.西藥聯合四妙痛風散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44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9,28(18):99-102.

[3]王思思,龐學豐,黃政治,等.中醫藥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研究現狀[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5):146-148.

[4]袁娜.虎杖痛風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5):162,193.

[5]袁娜.研究雪蓮痛風康湯對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的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4):163.

猜你喜歡
痛風中醫藥
痛風的治療
痛風了,怎么辦?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雛鵝痛風“三步五防”更有效
重視中醫藥發展,發揮中醫藥作用
兩會聚焦:中醫藥戰“疫”收獲何種啟示
痛風:改善生活方式防復發
夏天,從第一次痛風開始預防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