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胰腺炎脾大的CT與臨床相關性分析

2020-10-19 18:15董強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

董強

【摘要】目的:觀察急性胰腺炎脾腫大患者的CT掃描表現及與臨床結果相關性。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收治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顧分析患者腹部CT掃描征象與臨床資料情況。結果:納入16例患者病因為膽管結石與膽管炎癥,4例發病原因包括酗酒、糖尿病導致高脂血以及ERCP手術并發癥;CT復查患者脾臟容積相比患病初期明顯增加(P<0.05)。17例患者脾容積增加>10%,6例患者脾容積增加>50%。納入患者均未見發生脾梗死、膿腫以及出血等并發癥狀。脾容積增加>50%患者SAP占比更高(P<0.05)。結論:脾腫大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常見征象之一,且合并此類并發癥患者急性胰腺炎多為SAP,急性胰腺炎脾腫大患者的預后不良。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脾腫大征象;CT掃描;預后結果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35-01

急性胰腺炎是一類由胰腺消化酶激活后對胰腺及周圍臟器造成消化作用所引發的炎性疾病[1]。該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癥狀包括上腹部疼痛、嘔吐、惡心以及胰酶水平增高等。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變化復雜、并發癥種類多且病死率高等特點[2]。臨床針對該病需及早進行檢查診斷,CT掃描方法是臨床上診斷該病的一種常用方法。研究主要以探討分析急性胰腺炎脾腫大征象患者的CT掃描表現及與臨床結果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收治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該次納入男性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范圍25~73歲,平均(48.3±11.2)歲,患者均于發病<3d內接受CT掃描,且均于患病4~30d接受二次復查,合計掃描例次40次?;颊呷虢M前簽訂知情權同意書,研究內容經過醫院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方法

應用GEHispeed/i型螺旋CT掃描儀進行CT檢查。掃描參數設置:管電壓:150kV,管電流:240mAs,掃描層厚:7~10mm,層距1.0。40例次掃描中,合并6次增強CT掃描,增強CT掃描下患者均予以團注非離子型對比劑歐蘇100ml,控制流率2~3ml/s。掃描數據上傳工作站并應用手動面積累加法描繪掃描圖像當中脾輪廓,計算脾面積,累加層厚計算脾容積。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患者脾容積變化:(復查時CT掃描脾容積-初次CT掃描時脾容積)/初次CT掃描時脾容積*100%。

應用Atlanta急性胰腺炎分級系統將患者分為輕型急性胰腺炎(MAP)與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對患者CT掃描圖像均使用Balthazar急性胰腺炎CT掃描嚴重度指數評分系統(CTSI)評分,記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患者脾容積變化與CTSI、并發癥率、疾病分級以及患者病情演變相關性。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數據對比采用t值檢驗;計數數據比較采用x2值檢驗,并以P<0.05表示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差異。

2結果

納入患者中,16例患者病因為膽管結石與膽管炎癥,4例發病原因包括酗酒、糖尿病導致高脂血以及ERCP手術并發癥。納入20例患者患病初期CT掃描脾容積(231.33±103.25)cm3;CT復查患者脾臟容積(314.51±89.49)cm3,CT復查患者脾臟容積相比患病初期明顯增加(P<0.05)。17例患者脾容積增加>10%,6例患者脾容積增加>50%。納入14例脾容積增加<50%患者均未見發生脾梗死、膿腫以及出血等并發癥狀。

6例脾容積增加>50%患者,臨床分級分為SAP患者5例;另14例臨床分級分為SAP患者3例,脾容積增加>50%患者SAP占比更高(P<0.05)。

脾容積增加>50%患者中,1例臨床以“腦梗死”收入院,患者發生腹痛、意識障礙及胰酶升高癥狀,該患者經腹部CT掃描診斷急性胰腺炎。胰腺存在輕度腫脹?;颊呷朐?w后病情發生急劇惡化并最終死亡。死因判定為胰性腦病,患者經顱腦CT檢查表現多發性的脫髓鞘改變。其余5例患者經增強CT掃描提示胰腺出現明顯腫脹且有假囊腫形成,致使發生脾靜脈受壓或迂曲癥狀,患者脾容積出現明顯增大。1例患者胰腺壞死嚴重,且有假囊腫形成,后繼發生感染與膽囊積膿,經CTSI評分10分,經胰腺壞死組織清除術結合灌洗引流后癥狀改善。

3討論

急性胰腺炎病因與病理機制較為復雜。該病是一類多器官受損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與其預后存在較大差異[3]。其中,分級為SAP患者癥狀易危及其生命安全。導致SAP患者發生死亡事件原因不是胰腺壞死本身,而是由于胰腺壞死所導致的并發癥與繼發性感染癥狀引發。因此,及早診斷急性胰腺炎對于該病患者的治療與預后改善均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脾腫大程度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及急性胰腺炎臨床分級相關。脾容積能精確評價患者脾大小,其正常值為(219±76)cm3,且體積變化范圍在4%~8%左右。納入20例患者患病初期CT掃描脾容積(231.33±103.25)cm3;CT復查患者脾臟容積(314.51±89.49)cm3,CT復查患者脾臟容積相比患病初期明顯增加。17例患者脾容積增加>10%,6例患者脾容積增加>50%。而6例脾容積增加>50%患者,臨床分級分為SAP患者5例;另14例臨床分級分為SAP患者3例,脾容積增加>50%患者SAP占比更高。研究提示脾腫大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常見征象之一。

綜上所述,脾腫大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常見征象之一,且合并此類并發癥患者急性胰腺炎多為SAP,急性胰腺炎脾腫大患者的預后不良。臨床針對合并此類征象患者需及時進行診斷與治療,以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郭銳.腹部CT掃描在急性胰腺炎并發癥診斷及預測預后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22):200-201.

[2]于春梅,李春海,楊茂生.腹部CT對急性胰腺炎病況及預后的診斷價值[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19,37(06):618-623.

[3]張華,喬英,張瑞平,任卓瓊.急性胰腺炎繼發肝脾病變24例的CT表現[J].山西醫藥雜志,2008(07):630-631.

猜你喜歡
急性胰腺炎
CT診斷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價值研究
生大黃加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評估
生長抑素在治療急性胰腺炎中對胃腸動力的影響分析
降鈣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中診斷價值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觀察
循證護理在急性胰腺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細節護理的可行性研究
C反應蛋白、D—二聚體及降鈣素原評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臨床價值
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