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對四肢創傷骨折肢體腫脹患者康復的影響觀察

2020-10-19 18:15祁秀美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四肢骨折整體護理

祁秀美

【摘要】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對四肢創傷骨折肢體腫脹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我院同期住院的四肢創傷骨折手術治療的病人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傳統外科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肢體腫脹,患者滿意度、住院費用、住院情況天數等。結果: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的肢體腫脹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四肢骨折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有利于減少患者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減輕患者的肢體腫脹情況,利于患者的恢復。

【關鍵詞】整體護理;四肢骨折;肢體腫脹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74-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交通技術的進步,車禍引起的四肢骨折越來越常見,四肢骨折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骨折后因外滲、炎癥等原因,肢體出現腫脹,一般在2到3天腫脹明顯。肢體的腫脹一方面影響骨折手術治療,另一方面影響患者骨折的預后。本文通過對我院骨科50名四肢骨折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減輕骨折后肢體腫脹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將過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我院同期住院的四肢骨折手術治療患者100例,男47例、女53例,年齡21-69歲。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個50例。

人選標準:

①均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四肢骨折診斷標準;

②年齡18-70歲,性別不限;

③均為單一部位骨折;

④獲得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

意識不清或合并精神障礙患者;

服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影響患者骨折的愈合;

近期內患有嚴重感染者;

合并皮膚病患者。

合并其他嚴重的內科疾病患者。

1.2方法對照組:入院后實施普通外科護理常規。抬高患肢制動、測生命體征、抗炎抗滲出治療、消腫止痛、生活護理、功能鍛煉。

實驗組:①首先評估病情明確骨折性質程度、所受外力和周圍環境,傷后功能障礙和病情進展情況。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患者脈搏、皮膚、呼吸、血壓、毛細血管充盈情況、意識,判斷病人出血量,有無發生大出血。觀察骨折開放范圍、污染情況傷口周圍皮膚情況。觀察骨折部位肢體腫脹情況,小夾板固定或石膏固定與肢體腫脹情況是否有關。根據病情制定最佳護理干預措施。②手術固定后,肢體腫脹、疼痛早期以保護骨折部位,預防肌肉萎縮,消腫止痛為主,逐漸增加關節活動。③局部冷敷能減輕水腫,緩解疼痛,肢體腫脹的處理遵循PRICE治療方案(保護、休息、冰敷、包扎)能有效防治肢體腫脹。同時還可以使用彈力襪、彈力繃帶、充氣壓力治療等促進靜脈血回流,減輕肢體腫脹。④指導活動訓練,手術后采取合適的體位并時常更換臥位,預防壓瘡和墜積性肺炎,采取合適的肢體位,抬高患肢,維持患肢手術部位對線,保持肢體固定,關節活動每日訓練3次,每次5-10分鐘,逐漸增加活動時間和活動范圍。特別是對于骨折累及的關節應及早進行活動鍛煉,預防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生。⑤采用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沖擊波、低頻磁療、高電位治療可以促進骨折愈合,溫熱療法可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環,減輕肢體脹脹,緩解疼痛。石膏固定患者做好石膏保護,保持清潔,并進行功能鍛煉,⑥穩定患者情緒,骨折后劇痛、肢體功能障礙、手術過程等都會引起患者恐懼、焦慮,護士耐心做好病情解釋,對病人經行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1.3評價指標①患者入院后1天,入院后3天,出院前肢體腫脹的情況。腫脹分為三級:輕度腫脹,皮膚皺紋變淺;中度腫脹,皮膚皺紋消失;重度腫脹,皮膚出現水皰。

②住院天數、費用的統計。

③患者、家屬的滿意度調查。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的肢體腫脹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中斷。大多數骨折由創傷引起,稱為創傷性骨折;其它的可由骨骼疾病所致,包括骨髓炎、骨腫瘤所致骨折破壞,受輕微外力即發生骨折,稱為病理性骨折。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四肢骨折也成為了較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機體遭受創傷之后,全身或局部都會釋放出許多炎癥因子,這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但是,這些因子一方面刺激神經發布疼痛信號,由于疼痛,反射性造成肌肉痙攣,導致靜脈及淋巴管瘀滯,回流障礙,造成其管壁擴張,通透性增加,從而發生組織間水腫;另一方面炎癥因子導致血管內外液體交換的平衡失調,造成過多的液體滲入組織間隙,最終導致肢體腫脹。腫脹若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和營養物質的供給,最終影響創傷修復和愈合。四肢的嚴重腫脹如果使組織內的壓力接近動脈血壓時,就會影響血供,使肢體缺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整體護理“以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根據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狀態采取最佳的護理干預措施。護士根據患者病情、護理診斷、護理研究成果、病人功能恢復能力病人和護士一起確定護理干預措施,幫助病人達到預定目標,預防并發癥促進恢復患者功能。整體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有提供治療康復環境、執行護理技術、檢查措施、藥物使用指導、患者和家屬健康教育指導、維持康復活動的持續性、心理行為護理干預、出院隨訪等。整體護理干預能夠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減少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能明顯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本文通過對我院50名骨折手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實驗組比對照組在患者患者術后肢體腫脹,患者滿意度、住院費用、住情況院天數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整體護理干預能促進患肢消腫,減輕患肢疼痛,減少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春芳.四肢創傷骨折術后疼痛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6):77.

[2]梁燕嫦,張平,康芹.綜合護理干預對四肢創傷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2):213-214.

[3]張翠平.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四肢創傷骨折術后疼痛護理中的運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5):224.

猜你喜歡
四肢骨折整體護理
整體護理在口腔種植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微創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40例臨床觀察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術后骨折內固定手術時機探討
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骨折手術的臨床護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