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責任”核心素養評估研究

2020-10-20 05:31黃徐豐
中學生物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SOLO分類理論社會責任

黃徐豐

摘要 基于SOLO分類理論,建構了社會責任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層級,并依據該分層指標以及SOLO開放試卷設計理念和哥特曼量表分析法,編制了一套社會責任素養試題,以期為我國高中生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和評價提供啟示和參考。

關鍵詞 社會責任 SOLO分類理論 哥特曼量表法

中圖分類號C633. 91

文獻標志碼B

1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生物學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為宗旨的學科課程,指出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是本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組成。社會責任不僅是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構成的18個要點之一,也是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社會責任在跨學科和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教師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并加以落實,同時也要先準確地評定學生現有水平,定位學生的發展階段,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然而,社會責任素養難以直觀、定量地測量和評價。本研究基于SOLO分類理論,建構了社會責任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層級,在此基礎上編制了一套符合高中生認知發展水平的試題,并利用哥特曼量表分析法對試題質量進行檢驗。

2 SOLO分類評價理論

SOLO分類是彼格斯等人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提出的、一種以等級描述為特征的質性評價方法。其將學習結果劃分為以下5個結構水平:①前結構水平: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學習內容,找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②單點結構水平:只憑一個相關的線索就得出結論;③多點結構水平:學生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效信息來解決問題,但缺乏有機整合能力;④關聯結構水平:能在多個有效信息之間建立聯系并有效整合;⑤抽象拓展結構水平:學生能擺脫現有材料的限制,在新情境中進行演繹歸納或遷移拓展。

“SOLO試題”是基于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生的開放式反應做出成績評定的測量工具。它將一個原始開放性問題按照人的思維水平從低到高編制成對應SOLO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抽象拓展結構4個層次的開放性子問題。這四個子問題構成一道完整的SOLO試題。教師可通過分析學生對4個子問題的反應樣式來評定學生思維的發展水平。

3 社會責任在生物學課程中的內涵及其進階水平

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解釋和判斷,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擔當和能力。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著重發展學生與社會責任相關的學習成果,包括:將生物學的概念和原理作為觀察和思考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視角和立場;能將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探討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方法和準繩;形成敬畏生命的觀念,遵循正確的倫理道德,能對社會熱點議題進行科學的評價。下面結合《新課標》,將社會責任劃分為表1的層級水平。

4 關于社會責任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試題的編制和質量檢驗

4.1 試題的設計和編制

“命題應以課程標準中的內容要求、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指向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試題設計的核心是將原始開放性問題改編成符合SOLO的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抽象拓展結構的4個子問題。因此,保障試題質量的關鍵是編制出與社會責任各層級精準對應的子問題。本研究通過小范圍測試,獲得學生的典型答案,以此作為設計不同層級子問題的依據。該方法可以較好地保證試題的質量,但要求預測試的學生必須包括各層級的目標對象,否則難以收集到各層級的相關信息,影響測試的信度。

筆者有針對性地選擇了來自同一城市教學進度相同的3所高中的社會責任層級水平存在差異的30名同級學生,向他們提供原始開放性問題。例如,原始開放性問題:下列使用抗生素的事例常見于許多家庭,請你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相關建議。①甲感染登革熱病毒后,立即使用抗生素,他認為早用抗生素可以更早地痊愈。②乙在生病時,經常自行在醫囑的基礎上加大服藥劑量或縮短抗生素使用時間。測試后,按照社會責任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層級將學生答案分層,并提煉各層級的典型答案,以此作為子問題設計的依據,設計出的4個子問題分別為:①抗生素主要是抑制細胞DNA復制、細胞壁的合成等,甲服用抗生素能否達到治療效果?②生物進化的實質是什么?③從進化的角度分析,細菌耐藥性增強的原因是什么?④請提出兩項避免或延緩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措施。如果學生能夠正確回答第一個子問題而無法回答后面3個子問題,則表明學生能力達到了水平1,得1分;如果學生能夠正確回答前兩個子問題,得2分,以此類推。

4.2 試題質量的檢驗

試題的設計和編制只是實現了測量學生“社會責任”素養水平的第一步。要使試題運用于大規模的評價,試題質量檢驗必不可少。目前,哥特曼量表分析法被認為是檢測SOLO試題質量的有效方法。哥特曼量表是一種具有累計特征的態度量表,包含某人對某個特定對象所持態度的一組陳述。哥特曼量表按照陳述肯定程度逐步加強的順序排列,其邏輯起點是假設當某人贊同某個陳述,就一定會贊同低于該肯定程度的其他陳述。哥特曼量表結構與SOLO試題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借鑒哥特曼量表分析法檢驗試題的質量。

表2中所列出的反應樣式被稱為“常態樣式”,而與此樣式不符合的則被稱為“反常態樣式”,如[0,1,0,1]。在哥特曼量表分析法中以“再現系數”(rep)作為判定SOLO試題質量的指標。rep= -總誤差次數/總反應次數,總反應次數等于反應樣式數目乘以被試總人數,總誤差次數等于“反常態樣式”出現的總次數。rep越大表明試題質量越高,當rep>0.95時,該試題被認為是完美哥特曼表。當rep≤0.90時,則需要分析原因。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①學生的生理、態度或環境等不良因素造成的反應誤差;②子問題的難易程度與SOLO各層級不匹配。一般來說,如果“反常態樣式”出現率很高,則要從試題本身的質量去找原因。

從表3可知,各種“反常態樣式”占所有反應樣式的比例為,參與測試的學生人數為60人,則rep= -60x13.33%/(5x60)=0.973。該試題的rep≥0.95,說明其質量較高,可用于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水平的評價。

5 研究結論

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新契機,也帶來諸多挑戰。設計學科核心素養評估體系是當前評價改革中亟待探討的議題。學科核心素養試題的編制要緊密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和發展要求,強調核心素養的進階發展,試題要反映學習的進階本質,具有階梯性,能為學生在學習進階坐標系上的位置提供有效反饋信息,從而支持進一步的教學改進。建立在SOLO分類評價理論基礎上的評估設計將促使評價實現從“標準答案設計”向“證據推理佐證”的范式轉變,可為核心素養評估工具的開發奠定科學的評價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2]魏志琴,劉晟,劉恩山.在生物學課堂上加強社會責任的教育[J].生物學通報,2017,52(10):15-18.

[3] BIGGS JB,COLLIS KF著.高凌飚,張洪巖主譯.學習質量評價:SOLO分類理論(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279.

[4]陳肖萍,李娘輝.SOLO分類評價理論應用于生物學教學的嘗試[J].生物學教學,2012,37(1):19-20.

[5]吳維寧,李佳,孔惠斯.SOLO試題的編制與質量檢測[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9,(3):25-27.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SOLO分類理論社會責任
“教師巡課”的實踐探索
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化學核心概念學習進階研究
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問題鏈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SOLO分類理論探討化學核心概念的學習進階與教學銜接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SOLO視角下學生“物質的量”學習的思維發展水平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