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塬油田東部長9地質特征及勘探方向淺析

2020-10-20 04:35殷國瑞徐愛華唐金成劉傳友
石油研究 2020年9期

殷國瑞 徐愛華 唐金成 劉傳友

摘要:姬塬油田東部油區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中部,長期以來,該區勘探以三疊系長8以上油層為主,對于長9等深油層的勘探較少,近幾年才對長9油層逐步進行勘探開發,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自此長9油層的勘探才逐步得到重視。本文從生、儲、蓋、圈、運、保所涉及的各種成藏地質條件出發,分析了研究區長9儲層地質特征及成藏因素,認為曲流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壩為該區的主要含油有利相帶,并提出了該區的勘探方向。

關鍵詞:姬塬油田;三疊系長9;石油地質特征;勘探方向

1 引言

姬塬油田東部位于陜西省吳起、定邊兩縣境內,區內地表屬典型的黃土塬地貌,地面海拔1350m~1850m。

姬塬油田東部構造位于陜北斜坡中段西部,構造平緩,為一寬緩西傾斜坡,構造平均坡度小于1°,平均坡降6m/km~7m/km。在這一區域背景上發育近東西向的鼻狀隆起。

鄂爾多斯盆地從晚三迭世開始進入臺內拗陷階段,形成閉塞~半閉塞的內陸湖盆,發育了一套以湖泊、湖泊三角洲、河流相為主的三迭系延長組碎屑巖沉積。整個延長組湖盆經歷了發生~發展~消亡階段,使延長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儲、蓋組合。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壩砂體是油氣的良好儲層,盆地沉積中心的暗色湖相泥巖、油頁巖是良好的生油巖,半深湖及沼澤相泥巖為主要蓋層。

根據盆地不同發展階段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和沉積巖系組合特征,將鄂爾多斯盆地演化分成中新元古代坳拉槽裂陷發育階段、早古生代邊緣海發育階段、晚石炭世—中三疊世大型內克拉通盆地發育階段、晚三疊世—早白堊世殘留克拉通盆地發育階段和鄂爾多斯盆地周緣斷陷發育五大演化階段。中、新生代鄂爾多斯盆地經歷了多期構造事件的影響,為石油形成、運移和聚集的重要時期。

長9油層組在單斜背景上發育近東西向排狀隆起,構造是研究區另一重要的構造特征。研究區位于鄂爾多斯盆地的中西部,主體位于伊陜斜坡,西部為天環坳陷。整體表現為東高西低的面貌,但東部為平緩西傾單斜,南北方向高差基本沒有變化;西部處于天環坳陷的中段,為東傾。單斜的背景上,由于受秦嶺造山帶強烈碰撞和快速隆升的影響,形成一系列寬緩、低幅的鼻狀隆起,在平面上成排發育,軸向大體相同,以東西向為主,微偏向北西。

2 石油地質特征

2.1 物源特征

姬塬油田東部以東北部物源為主。晚三疊世,受歐亞板塊順時針旋轉與向北西西運動的太平洋板塊發生左旋剪切運動的影響,鄂爾多斯盆地古生代基底發生彎曲,下降并接受沉積,基底在向下彎曲的過程中,西部地殼沿破裂面下滑,從而使盆地呈現西深東淺的不對稱狀態,這種不對稱的沉積盆地特點使盆地東北和西南地區成為該期的兩大供屑區,形成西南部陡坡帶的沖擊扇-濁積扇和東北緩坡帶的三角洲兩大沉積體系。

2.2 儲層特征

2.2.1巖石學特征:姬塬油田長9油藏整體具有長石含量略高于石英的特點,巖石碎屑成份以石英、長石為主,砂巖巖石類型為巖屑長石砂巖,填隙物主要以綠泥石膜、硅質、濁沸石為主,鐵方解石、水云母次之。其中黃3~黃39井區長91儲層巖石碎屑成份以石英、長石為主,含量分別為32.8%、37.1%,巖屑含量為15.78%,填隙物總量10.79%,以綠泥石含量最高,為3.04%;胡120井區長91儲層含量分別為28.9%、42.1%,巖屑含量為13.8%,填隙物總量10.79%,以綠泥石含量最高,為4.11%(表2-1)。

2.2.2孔隙特征:姬塬油田長9油藏儲層面孔率較高,平均6.09%,孔隙類型

以粒間孔為主,溶蝕孔次之,溶孔以長石溶孔為主,濁沸石溶孔次之。其中黃3~黃39井區長91儲層總面孔率高達6.29%,其中粒間孔含量4.7%,溶孔含量1.6%;胡120井區長91儲層總面孔率5.04%,略低于黃3~黃39井區,其中粒間孔含量3.46%,溶孔含量1.5%,晶間孔0.08%(表2-2 )。

3 勘探開發現狀

目前該區內共有137口探評井鉆穿長9層,試油16口,平均單井日產油10.7噸,日產水6.6方,投產5口,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液4.69方,日產油2.42噸,含水38.1%;目前平均單井日產液3.25方,日產油1.61噸,含水42.4%。圈定成藏有利區5個,油藏范圍均較小且零散分布。

4 勘探方向

儲集層物性在宏觀上是由沉積微相控制,本區河口壩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物性相對較好,砂層厚,滲透率較高,是有利的儲集相帶。而分流間灣相多為致密遮擋,物性較差,可作為遮擋層。其中河口砂壩砂體多為朵狀,砂體厚度大,覆蓋面積寬、連片好,是研究區已知油藏的主要分布區。

研究區有兩支分流河道,西部和東部砂帶向南延伸,延伸至中南部一帶,砂體開始交匯疊置。區內北部主要為分支河道沉積,厚度較大,沿分支河道向兩側減薄。南部主要為河口壩沉積,橫向疊置連片。所以姬塬油田東部三疊系長9油層的勘探,北部應以分流河道為主,中南部應以交匯處疊置砂體為主,尤其是中南部砂體疊置區域勘探條件最好。

5 結論

(1)姬塬油田東部三疊系長9油藏是一套多期河流沉積迭加而成的復合砂體,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交匯處為本區的主要儲集砂體,兩者的發育程度決定了含油性的好壞。

(2)姬塬油田東部三疊系長9儲層油氣富集來自于本地區較為有利的石油地質配置,生、儲、蓋、圈、運、保條件良好。

(3)姬塬油田東部三疊系長9油層的勘探,北部應以分流河道為主,中南部應以交匯處疊置砂體為主,尤其是中南部砂體疊置區域勘探條件最好。

參考文獻:

[1] 何自新等.鄂爾多斯盆地演化與油氣[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3-4

[2] 張明祿,王海紅,李亮等.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滾動勘探開發技術[J].低滲透油氣田.1999,4(4):26-27.

[3] 張文正等,鄂爾多斯盆地長_9_1湖相優質烴源巖成藏意義

[4] 段毅等,鄂爾多斯盆地長_9油層組石油運聚規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