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0-10-20 05:46劉林張鵬魏婷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機遇挑戰

劉林 張鵬 魏婷

摘要:十八大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高校思政工作,隨著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的召開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等一系列新思想的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期!近年來,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思政改革等方面成績斐然。當然,也面臨著學生抬頭率不高、教學時效性有待加強等新的挑戰,我們需梳理問題,在總書記關于思政工作重要論述的指導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三全育人”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更好地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奮斗。

關鍵詞:高校思政;機遇;挑戰

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隨著2016年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及2019年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的召開,高校思政工作迎來了重大機遇和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分別表現在:

一、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重大機遇方面

(一)各級黨委政府齊抓共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高校工作,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和指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也要求做到兩個提倡:提倡各黨委書記多去高校作報告;提倡多加強同高校知識分子的關系和多聽取意見等。

(二)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

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國務院及教育部陸續出臺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等重要的高校思政工作文件與制度,在領導保障、機構設置、師資隊伍保障、經費保障、教學要求、管理要求、體系構建等方方面面為思政工作更好地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高校黨委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2020年4月份國務院下發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文件中也明確要求:各高校黨委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面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加強隊伍建設、條件保障等方面的設計,定期研判和解決重大問題,同時責任劃分上為:黨委書記是思政工作第一責任人,校長和其他班子成員履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二、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重大成就方面

(一)機構單設,組織有力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已設置獨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二級機構,在專職教師師生比(不低于1:350)、輔導員員師生比(不低于1:200),心理健康教師師生比(不低于1:4000,每校不少于兩人)等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思政課教師晉升、進修等力度進一步加強,思政隊伍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三全育人”模式發展迅速

各高校緊緊圍繞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等的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展,如北京等五省市入圍首批“三全育人”試點?。▍^、市);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等十所高校入圍首批“三全育人”試點高校;北師大教育學部、西政新聞傳播學院等百余個二級院系入圍首批“三全育人”試點院系,這些標桿高校和院系的探索極大地豐富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方法與手段,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整體質量。

(三)思政課程見效明顯

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成績斐然: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項目化教學、問題式教學、網絡化教學、專題化教學等方式提高了學生對思政課的喜愛程度。思政課區域型、校校間、校內間集體備課制度也在各個高校間得到較好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課程思政全面推進

2020年5月以來,自上而下,各高校開始全面推動課程思政的建設,《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培養學生立志探索未知、不怕失敗精神,此類高職院校學生則側重于培養其大國工匠等方面的精神;農學類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三農”情懷;醫學類專業課程注重加強學生醫者仁心教育;藝術學類專業課程注重引導學生多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除此之外,旅游類專業與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全域旅游等的結合;法律類專業與全面依法治國,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宣傳等的結合也正在逐步地探索之中。

三、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一些挑戰

我們也不否認,實際工作中,高校思政工作離黨和政府及社會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面臨一些挑戰,具體表現為:

(一)思政課教師方面

高校思政教師中少部分存在自身理論認同度不高、親和力不佳,課堂教學創新度不夠等現象;部分民辦高校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思政教師隊伍高學歷、高職稱教師比較缺乏,部分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及知識儲備不足,科研能力相對偏弱, 由于教學效果、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原因,比較難得到學生的真心喜歡和認同。

(二)思政課效果方面

高校思政課在吸引學生的參與率,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就如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抬頭率不高,人到了心沒有到,什么原因呢?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么時尚。所以親和力就差了,抬頭率就低了。

(三)思政課實踐教學方面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對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內涵的界定還存在較大分歧;也對實踐教學基地的開拓、運營與質量把控等方面研究不深;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微觀方面(具體實踐教學目標等)的研究還比較薄弱;云計算、大數據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結合還不深入,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參與性還不是很足等等。

(四)課程思政方面

思政課之外的其他課程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還存在一些方面,一方面體現在一部分專業老師過于注重教學,而忽視了育人這一環節,或者認為把專業知識教好就可以了,其他的是思政教師及輔導員的職責;另一方面已實施的課程思政中部分存在評價體系缺失等問題,這就比較大的影響了全課程育人體系的構建和高校整體思政水平的提高。

(五)“三全育人”體系構建方面

“三全育人”內在地要求各學科、各專業知識體系與思政教育相結合,讓思政課程與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從而實現“面”“面”俱到和多“體”聯動,達到全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但實際落實過程中,部分高校的各個部門之間協同性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在思政工作方面還存在認識不到位,配合不到位,甚至是相互制約等問題,影響了“三全育人”育人體系的構建。

(六)思政工作方法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中提出要注重人關懷,加強心理疏導,但實踐中存在少部分思政工作者溝通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不太注意方式方法,缺乏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得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再如校園顯性活動精彩紛呈,亮點突出,但如校園文化體系構建、大學精神與氣質等隱性教育載體等方面的建設還需我們持續的探索與努力。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2018年度教改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協同創新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183297】

【參考文獻】

[1]國務院.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教思政(2020)1號[EB/OL].人民網,2020.

[2]教育部.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6號[EB/OL].教育部官網,2020.

[3]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Z].教育部官網,2020.

[4]習近平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新華社,2019.

[5]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新華社,2018.

[6]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2016.

[7]周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提升路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0).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機遇挑戰
再見,機遇號
指數再創新低 把握底部機遇
談高校思政課堂的文化建設
多媒體技術環境下高校思政教學系統的設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試論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的效能擴展
嘰咕樂挑戰
機遇
第52Q 邁向新挑戰
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