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飛播造林成效的關鍵措施

2020-10-20 05:56艾克莉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
關鍵詞:子長飛播成苗

艾克莉

本文針對飛播造林工作中的物種選擇、種子的處理、播種量確定、播期選擇、播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議。把握好這幾個方面,有助于提升飛播造林成效。

飛播林的形成改善了自然環境,在調節氣候、保護水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功能,促進了我國各地農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由于我國疆域遼闊,而飛播是在條件惡劣的地方進行的,飛播過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方式不當,在造林后就會產生植物不易生長的現象。

子長市地處陜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橫山南麓南臨永坪川,居延安地區北部清澗河上游,東端馬家砭、南溝岔鄉與清澗縣、子洲縣接壤,子長市屬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峁梁起伏,溝壑縱橫,峁梁溝谷地約占總面積的94.6%。因此選擇飛播造林,不僅能調整子長市退耕還林單一樹種結構,還可以增加迎川面綠化面積,為子長市生態文明建設增磚添瓦。

一、飛播物種選擇和種子處理

1、物種選擇

選擇適合當地生長和飛播種植的植物種類是飛播造林成功的基礎。受飛播方式的限制,不少原本能夠用于人工造林的植物種類并不適合在這種方式中適用。因而,飛播對植物種類的要求較高。我國飛播造林的覆蓋范圍廣、面積大,主要包括土石山區和黃土丘陵。而且,不同區域的氣候條件也各不相同。在采用飛播造林方式之后,我國各地因地制宜,選擇了適合本地區自然和氣候條件的飛播樹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陜西黃土丘陵溝壑區可以種植沙棘、錦雞兒、沙打旺等水土保持樹種。

2、種子的處理

飛播植物的種子處理是飛播工作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在飛播實踐中,時常發生種子難以及時萌發和生長的現象,從而受到鳥類和動物的危害,導致種子活力下降,損失較為嚴重。而且,在沙區還存在著地上種子分布不均、容易移位等現象,造成成苗面積率不高的問題,對飛播的成效造成不利影響。多年的飛播實踐表明,科學、合理地處理種子是提升飛播成效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機械處理、藥物浸種處理、涂層處理等。從實踐來看,植物種子的處理方法各有利弊。我們要按照不同的飛播區域,對各種類型的種子使用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而不能采用單一的手段。種子的機械處理主要是對種殼堅硬、帶蠟質、種子包在莢果內的種子進行機械處理。經機械處理后,種子更易吸水、發芽,改善播種成效。而浸種處理的作用在于促進種子的內在生長,減少萌發所需要的時間,提升種子的發芽勢。涂層處理則包括了吸水劑涂層和防護劑涂層兩種方式,有助于種子更好地獲得和保持水分,并減少鳥獸可能對種子產生的危害。

二、播種量和播期的選擇

1、確定播種量

播種量與造林密度、林分郁閉時間、林木產量以及質量存在密切的關聯??梢哉f,播種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飛播工作的成效。因而,科學、合理地選擇播種量有助于提升飛播成效,減少飛播成本。而且,播種量還影響到林木將來的經營管理。如果確定的播種量太小,苗木稀疏,就難以盡早郁閉成林,不得不進行補植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如果確定的播種量過大,就增加了飛播成本,林分過密,撫育工作難度上升。特別是在交通不便、撫育困難的邊遠地區,必然會造成生長量減少。在沙漠地區,如果播種量太小,受到風蝕、埋沙、鳥獸侵害的影響,單位面積苗木較少,不能抵抗苗木種群風蝕,固沙效果不好。如果播種量太大,播后成苗密度就過高。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蒸騰耗水量增加,沙粒含水量則呈現下降的趨勢,植物生長就無法獲得充分的水量,造成生長不良的現象,干枝枯梢的狀況增多,不但浪費了種子,提高了飛播的成本,而且不利于植被的穩定生長。適宜的播種量應在保證達到良好育苗效果的前提下,節省所使用的種子,同時保證達到一定的成苗株數。而且,要考慮到飛播植物的成苗密度和日照、鳥獸侵害等因素,綜合確定最佳播種量。

2、播期的選擇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區的情況各不相同。因而,應按照本地的自然氣候情況,綜合分析相關因素,才能確定最適宜的播期。在選擇播期時,要確保苗木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適當的溫度和足夠的生長期,使其得以充分木質化,提升越冬的比例,同時還要注意自然覆土和覆土后下雨的條件,讓種子能夠迅速發芽,防止各種鼠類、昆蟲可能造成的危害。若選擇的播期太早,種子可能就難以獲得充足的水分,發芽時間延后,更易受到鼠類、昆蟲的危害、風吹位移,甚至造成閃芽死亡的現象。若選擇的播期太晚,播種之后就進入雨季,覆土工作沒有做好,會由于降雨而出現閃芽,而且晚播苗的生長期不長,木質化程度不高,在冬季時成活率較低。因而,飛播比人工造林更強調季節性,確定最適宜的播期是提升飛播成效的重要環節環節。在子長市,播種時間應當放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的期間,而最佳播種期為5月中下旬,即使年降雨量沒有達到200毫米時,飛播造林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播后管理

播后管理是造林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特別是在播后的前兩年,若沒有加強對飛播林的管理,將對造林的成效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甚至造成造林最終失敗。目前,陜西省子長縣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播后實施封禁措施,這樣不但能夠有效預防人畜對飛播林進行破壞,而且有助于促進飛播區域中天然植被的恢復,使流沙能夠盡快固定。對于林齡長、生長衰退的飛播林而言,可以應用平茬、割草、林地放牧等多樣化的手段有效管理和利用。

建國以后,飛播造林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各地區開展綠化工作和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具有重要作用。物種選擇、種子的處理、播種量確定、播期選擇、播后管理是飛播造林中的關鍵環節,我們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提升飛播造林的成效。

(作者單位:717300陜西省子長市林業工作站)

猜你喜歡
子長飛播成苗
商洛市飛播造林歷史回顧與成效分析
林林
巴音溫都爾沙漠飛播造林主要技術措施
近3成苗企難以維持!規格越大越虧,2022如何讓泥鰍賺錢?
子長設市,延安初現“一主兩副”
邯鄲市太行山區飛播造林經驗
我國飛播造林技術研究概述
不同激素配比對馬鈴薯莖尖成苗率的影響
子長醫改定調“落實政府責任”
幾個葡萄砧木品種在吐魯番地區扦插成苗比較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