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A中職學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2020-10-20 03:24彭利榮
商情 2020年42期
關鍵詞:問題及對策中職學校校企合作

彭利榮

【摘要】職業學校承擔著培養技能人才的歷史責任,中央和各級政府為此類院校擬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并不斷的健全配套制度,以期推動職業院校的發展,使其能夠培養并輸出更多更優質的人才。本文以“發現問題-立足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分析A中職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校企合作;問題及對策

一、A中職學校校企合作存在問題

(一)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對A中職學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可知,當前最緊迫的問題在于合作不夠深入。具體來說,學校每年將學生送到企業進行實習,因此企業被當做了學校的訓練基地,雙方的人才共同培養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并未深入到培養目標擬定、課程設定等層面中。

(二)缺乏全面政策保障

目前,國內的校企合作已向更深、更廣泛的態勢在發展,合作的成果也在社會生產中逐漸顯露出來。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實施時,政府的引導者角色并未凸顯。政府給予校企合作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并未起到良好的中介作用,導致有些企業不太了解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因此對校企合作的態度并不積極。

(三)校企合作模式單一

為了輸出企業所需的技術人才,A中職學校持續的調整辦學方向,緊跟市場需求,進行課程的設置,但總體來看,該校的辦學模式不夠多樣化,跟風行為明顯,專業的設置不夠科學。

(四)軟硬件設施建設不足

大部分國內中職學校的通病在于:熱門專業在校生數量大,然而學校實訓能力不足,沒有本專業的實訓基地,更有甚者沒有建設實訓室,極少量的實訓設備隨意堆放,這樣的硬件水準,難以為社會輸出大量的新時代工匠。

同時,學校缺乏具有豐富實踐能力及較高專業水平的教師、中職學生自身基礎相對差及實習崗位變動大,高職院校的比較優勢造成的對中職學校合作資源的沖擊;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校企雙方合作的粘度、密切程度、合作的層次及深度。

二、原因分析

(一)學校層面

第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較多的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沒有真正進行市場調研,缺乏滿足企業需求的課程,缺乏企業的深層思考,企業的用人標準與學校的培養標準產生差距。

第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中職院校的課程設置與企業需求脫節,沒有培養出行業上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師資力量不夠充足。較多的中職院校面臨著教師整體素質亟待提高的問題,教師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專兼職結構存在不合理。

(二)政府層面

現階段,國內職業學校校企合作運行的主體有限,只有學校、企業兩大主體的參與,政府尚未建立起一個高效的管理機構為校企業合作運行提供必要的協調、監督與服務,這就使得企業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與學校教育的之間公益性之間的矛盾一直不能有效地協調。

(三)企業層面

企業在挑選時看重的是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人文素質、職業道德的培養。近幾年,企業招聘過程中學歷部分設置都是大專以上。而且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高等教育偏向實踐技能的改革,大專本科生動手能力不斷提升,比中職生有較好的就業優勢,企業更容易接受素質高大專生、本科生。

三、A中職學校校企合作優化方案

(一)強化校企合作深度

第開,強化校企協同。A中職學??煞e極聯系高校、專家、企業、行業等相關人士創建來組建專業指導委員會,對專業課程設置與課程教改提出切實的意見與建議,參與課程開發與項目教學,負責審議、批準學科建設、師生培養、制定教學計劃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加大力度做好校企互融式合作。A中職學校配合校企合作,通過企業真實項目驅動的教學改革,構建與企業對接的專業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實現“作品-產品-商品”過程,促使企業轉變經營者角色,擔當為學生講解社會市場需求,讓學生的作品更符合市場要求的教育者角色。

(二)健全全面政策保障

政府應該作為校企深度融合的推動者,積極發揮政府職能,搭建起校企深度融合的綜合平臺,政府在平臺中起著橋梁的作用,連接著學校和企業,一方面促進學校的人才教育培養模式的不斷深化發展,另一方面要讓企業享受到校企深度融合帶來的收益,對校、企雙方的合作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

(三)豐富校企合作模式

第一,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專業對接產業鏈,教育對接價值鏈”的人才培養理念,創新“分層式推進實踐教學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第二,師資建設實現“專任教師下工廠、能工巧匠上講堂”,多渠道消化不適應產業結構,積極調整教師隊伍結構,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第三,創新“崗位技能+職業發展”的教學模式與職業標準對接。針對本專業就業崗位能力構成要求為切入點,圍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創新“崗位技能+職業發展”的教學模式,實現精準對接,精準育人。

第四,創新“多元評教”的評價模式。引入企業和社會的評價,校企雙方共同制訂評價標準,實現校企共評。

(四)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

國家想要扶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就必需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資金扶持,而非單純地憑借學校一己之力或是依賴企業出資來發展職業教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必需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才有可能實現的,從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學校積極申請國家或地方資金的扶持,獲得當地政府大力支持,積極創建省部(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鎮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的,極大提升學校實踐技能水平和師資實踐水平,完善基礎設備設施建設。

四、結論

校企合作的質量直接決定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客觀上強調中職學校在校企合作中,與企業合作創新,打造育人特色,狠抓人才質量,只有不斷深入校企合作的寬度和深度,才有真正意義上促進就業。

參考文獻:

[1]洪錦燕.中職學校建筑專業校企合作的現狀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9(34):188-189.

[2]劉艷.中職學校校企合作教育現狀與發展研究[J].魅力中國,2019(24):67-68.

[3]杜燕輝.中職學校建筑專業校企合作的現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5(6):225.

[4]肖興政,肖凱,文洋.職業院校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及對策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4(6):52-73.

猜你喜歡
問題及對策中職學校校企合作
德育工作淺談
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淺議財務會計管理在工程企業中的問題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