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10-20 03:24付楊雪
商情 2020年42期
關鍵詞:基礎會計課程思政高職

【摘要】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是以會計類專業課程為載體,以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塑造為手段,形成培育未來會計崗位人才的合力。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分析當前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加強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即注重教師跨界合作,加強課程思政培訓;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優化課程目標設計;把思政元素精心融入理論和實踐教學全環節,以此提升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關鍵詞】高職;會計類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思政;實踐路

當前,如何在高職會計類專業中有效推進“課程思政”?以會計類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基礎會計》為出發點,深入探索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挖掘其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有效銜接因子,實現知識傳遞與價值塑造有機融合,以增強課程思政實效,達到育人與育才相統一的目的。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的必要性

2020年5月8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課程思政”已成為當前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理念的實踐途徑。會計類專業課程作為文科專業背景為主的高職院校的重要課程群之一,不僅要培育學生具備社會認可的專業素質,還需培育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故承載著多元的育人功能。當前,把思政教育融入會計類專業課程教學中,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有機融合,成為其不斷推進教學改革,不斷對學生進行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尤其是價值塑造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當前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會計類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理解不深刻

高職會計類專業教師對于本專業領域知識研究較深,對于課程思政這一領域研究較少,存在對課程思政理解不深刻的問題。例如,在《基礎會計》課程中,部分會計類專業課教師混淆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內涵定義,陷入了無法準確區分兩者的誤區;部分會計類專業課教師沒有理解到課程思政是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的有機融合,陷入了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就是把思政元素簡單的套用在專業課程中的誤區;部分會計類專業課教師對于專業課程中蘊含的精神價值挖掘不足,誤以為推進課程思政就是在專業課程中完成填鴨式的道德輸出任務,這些都可能導致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推進工作陷入僵局。

(二)高職會計類專業學生對思政教育興趣不濃厚

高職會計類專業學生在學習中比較注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對于會計類專業課程中開展的思政教育認同感較低。例如,在《基礎會計》課程中,學生對教師重點強調的會計要素基本原理等顯性知識吸收較快、掌握效果較好。而會計類專業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所涉及的思政教育內容由于自身理解都不夠深刻,案例往往比較生硬,常常是把簡單的思政元素嵌入課程中,而無法實現精準的浸入式隱性教育,更沒有真正與學生需求點切合,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導致高職會計類專業學生對專業課教師開展的思政教育興趣不濃厚。

三、加強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注重教師跨界合作,加強課程思政培訓

加強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離不開教師主體發揮作用,故要在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能力上下功夫。具體的說,一方面教師需要避免陷入本專業的局限,積極擴大朋友圈溝通交流,注重不同專業屬性教師之間跨界合作。如通過積極開展會計類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的友好對接,由大家共同探討制定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方案,更好地發揮思政課教師和會計類專業課教師本領域專業特長,形成合力助推當前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會計類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課程思政相關理論培訓,可充分借鑒一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典型經驗,避免教師因對課程思政理解不夠深刻陷入的一系列認識誤區。

(二)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優化課程目標設計

加強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需要從根本上更新教學管理理念,不斷完善修改不適應課程思政改革要求的規章,進一步優化課程目標設計,以真正在高職實現會計類專業課程的思政功能。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在這門課課程目標設計上不僅要讓零基礎的學生掌握會計要素基本原理等會計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還要精心設立《基礎會計》的思政教學目標,在理論和實踐教學目標上均把握好思政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迫切需求,使學生具備愛崗、誠信、廉潔等職業操守。同時,在教學目標實現的考核評價上,要把客觀的量化打分和主觀的效果評分有效結合來精準反映學生學習成效。

(三)把思政元素精心融入理論和實踐教學全環節

加強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把思政元素精心融入這門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全環節,切合時代新人的學習訴求,激發時代新人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知識傳遞與價值塑造有機融合。

會計職業入門與人生觀的教育。在《基礎會計》課程開篇會計職業入門,對于零基礎的學生,第一步要理解會計是什么?對待會計工作需要怎樣的一種態度?教師可以結合這個問題啟發學生對人生態度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在所選擇的專業課入門時就培育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準確記錄、有效溝通與職業道德教育。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時,如何做到會計語言強調的準確完整的記錄、表達言簡意賅、實現有效溝通?由此教師可在《基礎會計》課程講解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等內容時,積極引導學生對新時代工匠精神展開討論,使學生由未來成為工具人到職業人的思想轉變,進一步實現會計專業領域要求的準確記錄、有效溝通的專業素養以及良好職業道德風尚。

編制會計報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在《基礎會計》課程最后環節學生要熟練掌握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流程,教師可在學生實操過程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通過探討為什么要規避財務造假行為?如何認識財務造假事關嚴重毀壞市場誠信、違背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引用瑞幸咖啡、康得新、康美藥業、獐子島等近年典型爆雷上市公司案例,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法治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胡婷婷.高職語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

[2]萬力.高?!罢n程思政”研究與實踐的四維綜述[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2).

[3]趙鳴歧.高校專業類課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原則、任務與標準[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5).

作者簡介:

付楊雪(1991-),女,漢族,重慶人,碩士,助教,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猜你喜歡
基礎會計課程思政高職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高?;A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