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高職“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探索

2020-10-20 03:24李蘭嵐石琢王婧
商情 2020年42期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教學

李蘭嵐 石琢 王婧

【摘要】本文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基礎上,對高職類“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進行設計與改革,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

一、高職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現狀

高職類《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是食品檢測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食品檢驗技能與職業素養,推進學生與食品企業的相關檢驗崗位實現無縫對接。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側重于熟悉國家檢測標準,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理化檢驗方法,因此,實踐教學尤為重要。然而,該課程因檢測項目繁多,內容相對較枯燥,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傳統的教學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盡管老師極力增加實踐教學的力度,甚至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但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頸。加之,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差,實驗教學條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

超星學習通是一款輔組教學、服務師生的互動式移動學習平臺。該平臺可借助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等,具有自主學習、資源共享、播放視頻、發布及批改作業、學習情況統計等功能。按照“布魯姆認知層次分類”,學生主動在課前完成低階認識目標,通過有效的課堂組織,輔助學生完成高階分析、創造目標,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的應用與實踐。本文將該課程與超星學習通相結合,探索食品理化檢驗技術的教學改革,希能改進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基于超星課堂的教學設計與改革辦法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首先,完善實驗室的教學設備,配備投影儀、交互式白板等多媒體工具,以保證超星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順利使用。其次,教學內容主要采用項目化教學,以食品理化檢測項目作為載體,模擬企業食品檢測崗位群的工作任務,確定學習的目標及任務。最后,利用超星學習通及時統計學生出勤、學習情況等。

(一)構建課程資源庫

構建本課程的教師團隊,按照個人優勢進行分工合作,收集該課程的PPT,視頻、教學案例、習題等相關資源,并對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建立簡潔精煉、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學習資源庫。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可將相應的演示視頻上傳,設置為學習任務點,可直觀的將實驗操作展示在大家眼前,有利于促進學生理解。

(二)教學課堂的設計與改革辦法

將教學時間分為課前、課中及課后三個環節。

在超星課堂發布課前任務,要求學生預習本節課的知識點,主要采用導入、設疑、討論等方式,引導或啟發學生思考。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或觀看視頻、參與討論并完成相應的任務書。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景,如課堂搶答、動畫、視頻等,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學習意境中,產生思想共鳴。

以食品酸度的測定項目為例,創設情境:假設你是某乳制品企業的質量技術員,在進行原料乳的驗收時,對牛乳的酸度進行,判定原料乳的新鮮程度,其中GB 19301—2010《生乳》中要求其酸度在12°~18°T為新鮮乳。通過觀看牛乳驗收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牛乳的驗收需要檢驗哪些指標?如何檢測牛乳中的酸度?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乳制品的加工有初步的認識,進一步思考牛乳驗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導入課堂內容——酸度的測定,明確測定食品的酸度的意義。通過超星學習通發布“投票”、“討論”等活動,可快速的統計學生對牛乳中酸度測定相關知識點的了解、認知及思考。

課中,教師發布任務,進一步對檢測內容講解分析、現場演示操作,強調實操注意點。學生接受任務后,由課堂導入,逐步思考檢測方法,進一步結合注意項進行實踐操作。該過程貫穿了課前任務,明確了任務要求,并對任務進行分析、實施及考核評價。

以酸度的測定為例,首先發布食品中酸度的測定,國標查詢的任務。要求學生使用手機現場搜索,并下載酸度測定的國標。第二步,要求根據酸度測定國標中酚酞指示劑法、pH計法、電位滴定儀法的定義,區分其使用范圍,同時確定本課堂發布的任務,即牛乳的酸度測定應該使用國標中哪一個方法進行檢測?第三步,引導學生學習原料乳酸度測定方法——酚酞指示劑法的檢測。明確該方法的操作流程、實操注意事項以及結果分析。具體體現在酚酞指示劑法操作過程與無機化學中酸堿滴定的異同、參比溶液應該如何配置、如何判斷酚酞指示劑法在原料乳測定過程中的終點。例如,在分析實操過程的注意事項時,按照國標的要求,滴定終點的顏色為粉紅色。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從不同角度看到滴定溶液的顏色為粉紅色,結果往往也不相同。不少學生從錐形瓶的側面去看溶液的顏色,當看到的顏色為紅色時,往往滴定終點已經過了。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會要求學生,透過牛乳從錐形瓶的正上方往下看,溶液帶粉紅色即為終點。其次,一般酸堿滴定時要求30秒不褪色,而該實驗要求與參比溶液對照,5秒不褪色即可,整個過程在45秒內完成。

課后,利用超星學習通推送習題,以鞏固課堂中的各知識點。推動視頻,以強化了學生的操作能力。開展互動答疑,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后期課程的內容。

三、總結

將超星學習通應用于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的教學,把信息化教學的形式引入課堂,受到了當今學生的喜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視頻輔助實踐教學,有利于將該課程中抽象的理論知識點及繁瑣的實操步驟重現學生眼前,解決了該課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不易理解知識點、容易忘記操作要點的弊端。其次,通過課程團隊將課程資源整合,把學習內容合理碎片化,有利于該課程的教學老師統一教學目標,集思廣益,完善教學方法。同時,有利于老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增進師生感情,提高了作業批改、學生出勤、成績統計等效率。

參考文獻:

[1]丁紅,王萍.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114-115.

[2]許瑩霞,杭紅霞,王玲.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職數學翻轉課堂.設計與實踐嘗試[J].現代職業教育,2017(28):112.

[3]耿啟金,劉瑩,楊金美,等.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現代分析技術》課程改革探討[J].當代化工研究,2020(11):124-126.

猜你喜歡
超星學習通教學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的五年制高職數學SPOC課程教學初探
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應用與研究
淺論超星學習通輔助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的實現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索
超星學習通APP在高校推廣的可行性簡析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