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符號提取與地方文創產品開發

2020-10-20 03:24張清環李永晗王圣輝
商情 2020年42期
關鍵詞:民俗文創符號

張清環 李永晗 王圣輝

【摘要】近年來,伴隨文創產業發展,與非遺相結合打造地方特色文創產品,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和途徑。本文以山東省為例,立足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符號提取與地方文創產品開發必要性,從多個維度提出開發策略。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符號提取;地方文創產品;開發

在國家和政府的引導下,近年來各地方逐漸提高對非遺保護和文創開發的重視度,不斷豐富非遺保護和傳承形式,加大相關扶持力度。為進一步提高地方文創開發質量,形成良好品牌形象,探討非遺民俗符號提取與地方文創產品開發意義深遠。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符號提取與地方文創產品開發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均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非遺保護和傳承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并且政府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了領導帶頭作用,國家事業單位提供了有力的經費支撐。但是,我國非遺文化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種類,遺產數量十分龐大,以政府為主導的保護與傳承形式過于單一,且在經費和保護傳承方式上存在諸多弊端,不僅難以實現非遺的有效保護和傳承,同時還會為其迎來諸多新的挑戰和問題。當今時代背景下,應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的優勢,在進行保護和傳承過程中,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借鑒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現金技術手段,致力于我國非遺文化保護,并為其拓展市場發展方向,通過產業化開發實現轉型升級,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獲取更多利益,為非遺文化保護提供有力資金支持。非遺民俗符號提取和地方文創產品開發,則是一種有效的保護和傳承方式,不僅能夠在創意產品市場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群眾的任何,同時能夠提高群眾對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重視度,繼而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駕護航。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符號提取與地方文創產品開發策略

(一)結合市場挖掘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符號提取與地方文創產品開發,必然會體現出文化價值,這是從珍貴的非遺民俗符號中提取的,且在進行地方文創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對其文化價值展開深入的挖掘,真確認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符號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展開開發設計,形成種類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創產品。這樣才能夠保證地方文創產品開發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且有利于深化地方人民群眾對非遺的認識,并形成良好的非遺保護意識,加入到傳承的行列。文創開發人員需要結合具體的開發結構,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的優勢和價值,對文創產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保證其能夠凸顯創意和特色。除此之外,非遺文創產品開發的根本目的,是實現非遺文化傳承,但最重要的是促進文創產品的市場化發展,才能逐漸衍生更多的地方文創產品,促使非遺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因此,在進行開發策略探討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當前的市場情況,以多元化為指導思想,開發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創產品。

(二)根據非遺種類特色定制

山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頗豐、形式多樣,且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在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推動下,形成了特色的非遺文化產業。例如,山東省濰坊市的風箏,從其中提出民俗符號所開發的手工藝品、藝術品十分受歡迎,并且當前還借助風箏元素,著手于建筑施工設計、廣告媒體等領域發展,非遺文創產品備受關注。由此可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多樣化的非遺種類,以及其開發文創產品的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打造充分凸顯非遺特色的文創產品,才能獲得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

(三)打造本地文創產品品牌

非遺文創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形成非遺文創品牌,是助力其長期可持續發展關鍵,在品牌打造的過程中,需要從接受度和辨識度兩個維度入手。接受度指的是能夠被地方以及廣大公眾,從內心上真正表示認同和接受,辨識度則是凸顯地方非遺文化特色,進而實現與其他地區的區分。例如,山東省青州市,作為我國優秀的旅游城市,經歷了悠久的歷史發展,不僅地域文化具有鮮明特色,人文積累濃厚,同時還有十分豐富的非遺旅游資源。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青州地區借助非遺民俗符號提取,大力挖掘旅游資源,在保護與傳承原則的指導下,形成了文旅結合平臺,形成了自己的旅游模式和品牌。這一成功案例,不僅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讓更多人了解青州非遺文化,同時也為青州文化旅游產業鏈延長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拓寬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路徑。

(四)加強文創開發人才培養

文創產品開發人才匱乏,是當前我國各個地區非遺文創產品開發面臨最首要的問題,特別是高質量、高層次的設計和開發人員,引進的難度相對較大。但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地方文創產品開發,則可以采取柔性人才引進為輔的方式,促進人才整合為主。在山東省各大高校和企業,進行地方文創開發的宣傳,在省內成立山東地區文創研究機構,打造文創產品聯盟平臺,為山東省文創產業開發和發展拓寬路徑。除此之外,在打造文創平臺和組間團隊的過程中,應充分思考文創產品開發的各個部分,通過科研項目、成果獎勵等方式,鼓勵和引導更多高校專業設計人才、社會團隊、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其中,大力推動項目轉化,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向文創產品的轉型升級。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非遺文創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注重將地方非遺文化精髓和民俗符號真正融入其中,不僅要凸顯文創產品的人文關懷,同時還需對消費者形成感官刺激,使其真正認可文化消費。在進行山東省文創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注重結合市場和非遺種類,加強人才培養并打造品牌,使其文創產品具有趣味性、實用性、新穎性,加快文創產品的傳播,為山東省非遺保護傳承和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劉江,安勇.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紀念品現狀與創新設計[J].湖南包裝,2017,32(04):30-31+42.

[2]邢崇,韓凌雯.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創意產業互動發展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02):81-86.

[3]尹錢鋮,沈欣怡,周晶晶,等.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型傳播策略——以揚州、南京、徐州、蘇州為例[J].文教資料,2018(07):61-64.

作者簡介:

張清環(1998-),女,山東聊城人,本科,山東女子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

李永晗(1998-),女,山東青州人,本科,山東女子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

王圣輝(1998-),男,山東濟寧人,本科,山東女子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民俗文創符號
劉力萍文創作品
文創雪糕
讓閱讀更方便的小符號
《長沙茶館文創產品設計》
鏵芯文創
漫畫民俗
漫畫民俗
加減運算符號的由來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草繩和奇怪的符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